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课题: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课时:1教学对象:初一课型:新授授课人:刘玉婷一:课标分析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里没有对“某大洲”做具体规定,显然,本条标准重在方法要求。一是要使学生明确,认识大洲的位置主要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角度研究;二是让学生掌握描述大洲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具体方法。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认识区域位置的基础,学生掌握了认识大洲位置的一般方法,再去认识大区、国家、国内的跨省区域、省级区域以及省内区域等各种其他尺度的区域位置时,就是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巩固和拓展,不需要教师再重复教。同时,认识大洲位置也是认识大洲地形、气候、河流等其它自然要素的基础,如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以及地形起伏状况等,对大洲的气候特点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条标准主要关注了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这是因为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是研究区域其它自然要素的基础。但实际上,研究任何一个区域位置首先都是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确定了大洲的绝对位置,也就同时确定了大洲的半球位置以及大洲的范围。大洲的范围对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范围广的大洲,地形类型和气候类型可能更加复杂多样。而大洲的半球位置对大洲的气候以及时间差异等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所以,大洲的半球位置和范围同样也应该作为研究内容。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认识亚洲的位置和范围,是区域地理的第一节内容。包括两个框题:雄踞东方的大洲和世界第一大洲。
雄踞东方的大洲主要是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三个方面认识亚洲的位置,濒临的海洋,相邻的大洲以及分界线。世界第一大洲主要是强调亚洲的范围和地理分区。三、学情分析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了相关的基础知识,具备相应的知识背景,其思维能力发展迅速,求知欲旺盛,接受信息能力较强。思维具有形象性特点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且自控能力较弱,很难长时间单一学习。所以学习一个地区的位置和范围,不能太抽象,要用直观的景观和图片帮助学生认识,加强理解。
这是新学期第一节课,预想学生对上学期学过的知识已经有所遗忘,但仍需要借助形象直观的手段教学。考虑到学生接受能力不强,通过引导教会学生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再通过填写各洲的地理位置的表格让学生学会如何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最后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四、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等资料,分析并叙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亚洲位置和范围的学习,探究发现简述某一大洲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展示不同类型地图和探究活动,享受思维美和发现美,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识记亚洲的位置、濒临的大洋、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
难点: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方法。五、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和知识特点,科学制定目标,准确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资料搜集等活动积累感性知识,逐步达到分析、比较、归纳的学习目的,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对地图和相关资料的分析,明确归纳亚洲作为世界第一大洲的地理特征的方法,并能举一反三,学会描述大洲位置和范围的一般方法,从而开拓思路。形成区域地理的学习策略。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师:请大家猜一猜片中展现的景观在哪儿?(展示有关亚洲的图片资料,如长城、泰国景观、蒙古人摔跤、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马拉雅山脉等或读一段文字材料)
师:这些景观都位于亚洲。我们中国也是亚洲大家庭中的一员。亚洲在许多方面值得我们亚洲人自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认识亚洲。亚洲,全称亚细亚洲,指东方日出之地,在古人看来,亚洲雄踞东方。那么亚洲在哪?它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板书本节课题】(课件同时显示)。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同时显示)。生:(发言积极)中国、亚洲、日本……导入新课,点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环节师:对于一个大洲,我们如何来说明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呢?一般来说,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等方面来描述。
1.半球位置
师:读图6.1,找出东西半球及分界线,亚洲在哪个半球?找出南北半球及分界线。亚洲在哪个半球?
【板书小结】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
师: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又如何?研究经度位置,找到经过亚洲最西、最东的经线。
师:亚洲的经度位置约在6°E-170°W之间。
师:找出亚洲最北端和最南端所在的纬线。
师:亚洲北部约达81°N,南部达11°S。
师:从五带看,亚洲在热带、北温带、北寒带。说出划分的依据。
3. 海陆位置
师:在地图上先找到亚洲,找出亚洲周围的大洲和大洋,说出它们分别在亚洲的方位。
小结: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师:请大家找出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线在哪里?
师:分界线包围的地方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亚洲。
过渡:依照这个分析方法,同学们可以说出其他大洲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
师:按照学习亚洲的方法,下面我们来分析北美洲的地理位置。
1.读图6.3,说出北美洲的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位于(西)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2.读图6.3,找出北美洲的纬度位置。
先找到经过北美洲最北、最南的纬线,判断北美洲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3.读图6.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北美洲西北邻亚洲,东北邻欧洲,南邻南美洲;北美洲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
师: 读亚洲的范围图、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师:读图,七大洲的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简称“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师: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也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值得注意的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师:亚洲很大,为了方便认识,按照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西亚、东亚、北亚、南亚、中亚和东南亚6个地区。
过渡:由于亚洲面积广大,不同地区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各地文化各具特色。
小组活动:读P5图6.6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结合P4图6.5亚洲的地理分区图和以前学过的地理知识。
从自然环境方面解释为什么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的生活有差异。
规则:发言前,要观察图片有什么特点,注意每幅图展示的自然环境,判断所处的位置应该是在哪里,当地自然环境如何,同时思考每个地区人们的生活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沙特阿拉伯的贝都因人,居住帐篷,身着宽大袍子,过着游牧生活。
生活在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生活在南亚恒河三角洲的孟加拉人,以捕鱼为生,交通工具是船。
生活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人,聚居在长屋里。有的长屋长达200米。
读图,说出亚洲的半球的位置。
画出经过亚洲最东、最西的经线,大致说出经线的度数。
找出亚洲最南、最北的纬线,
找出亚洲所在的五带。并说出五带划分的依据。
找到邻近的亚洲、欧洲、南美洲和临近的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
找出亚洲和其他大洲的分界线
读图找到北美洲,指出北美洲所在的半球。
画出经过北美洲最北、最南的纬线。
读图,发现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读图,了解亚洲地理分区。结合名称和所在亚洲的方位。
从住、衣等方面判断自然环境。
各小组选择一个地理分区和大家分享。试猜想那的自然环境如何?说明判断理由。发言时先说出看到的人或事物,再简单分析为什么会这样。
(热带沙漠气候)
(寒冷)
水多(降水丰富,河流多)
炎热潮湿的气候(炎热潮湿)运用地图,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这是第一次系统学习区域的地理位置,关键是方法指导。给学生一个知识框架。
归纳区域纬度位置的方法。
经度位置略讲,把握亚洲跨经度范围和跨东西距离的区别。
由位置过渡到范围。
明确亚洲的范围。
按照读图查找亚洲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方法,设计活动——查找北美洲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某一地区位置特点的方法。
从面积突出亚洲是第一大洲。
通过分析亚洲不同地区居民生活的差异,体会区域差异,并与当地自然环境精密联系起来,强调人地关系和谐。
尝试分析人类活动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的关系。总结课堂小结,显示本节知识网络,教师及时给予点评。选代表发言回答,其他小组给予补充,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训练课堂练习(见课件)通过反馈练习了解学生对本节的掌握情况迁移能力作业1.完成地理填充图册同步练习。
2.实践活动:对照着地图册,在白纸上画出七个大洲的简单轮廓图:①在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交界处用文字写出它们的分界线名称;②注明包围着亚洲的大洋名称。在班内交流展示,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能力。七、板书设计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一节 位置和范围
半球位置
位置 海陆位置
纬度位置
范围:世界第一大洲八、教学反思本堂课的主题是亚洲的地理位置,但最终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认识亚洲的地理位置,更是要让学生通过认识亚洲地理位置来掌握描述大洲地理位置的方法,注重学法的指导,不是追求孤立的知识点的传授与记忆,而是学会认知的方法与思路,通过方法的掌握与能力的形成,达到体会和应用知识的目的。设计学生活动。通过迅速阅读地图搜索所需地理信息,把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灵敏的思维能力,体现了地理学科的课程理念和学科特点。
文件下载:第一节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