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讲座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黄丹
在知乎上,有这么一个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十分贴切绝妙的答案:“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成长为了现在的我。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 。”读书的意义,不在于我们看了什么,而在于它使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在气质上,在谈吐上,也许还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的人,都会记得那个叫武亦姝的才女。才16岁的她在比赛上表现沉稳自如,随口便能引出一句古诗词。我们惊叹她过人的才华,也要看到她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不断的积累。
书,记载着历史,反映着当下,思考着未来。一位先哲说过:“不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狭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上一辈子;多读书的人,天和地都是广阔的,他能活上三辈子——过去、现在和将来。”现在的我们总是步履匆匆,时不时焦虑。放慢脚步,在某个安静的下午或晚上,翻开书页,不知不觉,你的内心会暂时忘却烦躁与愁闷,留得充实与平静。你的气质里,藏着你看过的书和你走过的路。读书也许不能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太大的改变,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帮人成长自我。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你读过的书,已经藏在了你的灵魂里。
作为教师,更应该读书。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当今社会迅猛发展,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一个不读书的老师用陈旧的观念和知识来教学,很难教好一群要走向未来的孩子。关于教师读书的重要意义,许多专家有过深刻而精辟的论述。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捉襟见肘,多是因为读书太少。也有人说,教师应该是“职业读书人”。我们可以断言:读书与教师成长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教师读书具有其专业价值。
读书,能够使教师不断增长职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读郭思乐的《教育走向生本》让我了解到,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提问。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只有学生在充分自由的状态下,才能通过自己的思维或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安排,把资源发挥和利用到最合理。教师要把握一个原则,即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我们就不教。表面上学生不能自己学,我们也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能自己学。
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发现课程的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要求每一个学生,也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
读《不做教书匠》让我学会反思,并下定决心反思自己的工作,那个暑假我花了近20天的时间梳理自己一学年的工作,整理各类学习笔记及心得思考,撰写总结性教学论文。反思让我看到自己工作的问题,也看到前进的方向。用读书指导实践,用实践深化读书,这样的读书才是最有用的。尤其当读书、研究和自我反思成为一种习惯,也就达到了一种新境界。边读书边研究,边思考边总结,能够集教育者、学习者、研究者、思考者等多重角色于一身,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充实了,人生就更有意义了。
读《正面管教》让我相信和善与坚定的力量,让我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位学生,柔软的看待学生犯的错,和孩子一起商讨解决办法,他们也可能更爱这样的老师吧?读书,给人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彻底改变教师孤独、灰色的人生状态,消除“职业倦怠”,增强职业专业感、成就感、幸福感;读书是一件那么充满魅力的事情,让我们一起寻着书中最迷人的“风景”成为更好的自己吧。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区“研培员冯之刚工作室”于2015年4月经双流教育局批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