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张志勇工作室——学员刘永宏2019年论文合集_张志勇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张志勇工作室——学员刘永宏2019年论文合集

文/刘永宏  时间:2019-12-23  浏览数:611

关于高中美术专业训练中人物速写教学的一点思考

棠湖中学 刘永宏

速写是当今各大高校中美术专业的必修课,因此,它也就成为了报考考生的必考科目之一,它作为高中美术专业训练中造型训练的必要手段和起着同样作用的素描既有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说它们有联系是因为速写本就是属于素描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其区别就在于它们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相对于素描,速写它具有表现时间段,表现方法多样灵活,表现手法高度概括,可以任凭个人感受大胆地对对象进行取舍,可以敏锐的反应对象的本质特征等。

以写生为基础的速写训练,把人物作为写生的对象又是体现一个画者速写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因为,人物是我们每一个人最熟悉、最了解的,但是又是最具变化和多样的,各种不同的相貌、不同的肢体语言、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性格等等,于此,人物速写训练在培养学生们的敏锐观察能力,绘画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探索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绘画风格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速写中以人物作为主体进行训练是绘画训练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段,也因此,在高校美术专业的招生考试中速写科目的主要方式几乎都为人物速写。

那作为以人物为主要写生对象的速写要如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效进行呢?笔者认为首要要的就是要让学生正确地认识速写,了解其在我们绘画学习中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们对人物速写的重视程度得到提高,而不仅仅是一门考试科目,为以后的学习训练做出基本的保障。其次再让学生进行人物速写的具体的实践绘画。而在实践中,教师应当用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让学生们找到正确地学习方法。

首先,笔者认为应当从人物造型的基础知识入手。在初学阶段记住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形体结构、肌肉解剖等是很重要的。初学人物速写的学生,常见的问题是找不准对象的形体,被动地抄写,画的困难不说还没有好的效果,越画越没有信心。相反,如果学生们在描绘对象前,对人物造型的一些基础知识有所认识,比如从比例上来说的“站七座五盘三半”、“肩宽两头”、“上身三头”等等,从结构和解剖方面了解到胸腔盆腔是方体的,脖子和四肢是圆柱的,影响外形的肌肉有哪些,其形状和位置又是怎么样的,人体各部分的基本运动规律又是什么样的等等。学生们对这些知识都有所了解的话,他们在对对象进行描绘的时候就会减少一些盲目性而多一些自觉性和主动性。诚然,学生在面对这些基础知识时,对它们的掌握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从一开始到以后的练习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尤其是其中对于人体结构解剖和人体运动规律的熟悉更需要学生们坚持不懈地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所以,对于人物造型基础知识的教学,它是一个综合的教学过程,需要从开始到考前都应贯穿于始终。

其次是要知道学生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用整体的比较的观察习惯。对于初学者,在面对对象时总是看一点画一点,对对象没有整体的把握和计划,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局部看似差之毫厘,而整体就谬以千里。整体观察是基础,比较地观察是画准的关键,它指引着整个作品的绘画过程。在面对对象时应主动地对其整体形象进行主动的概括,不必拘泥于一些小细节,做到“极致简约”的效果,如对于外形所利用的“剪影”观察法,描绘时在头脑中抛弃“人物”这个概念,所面对的就是一个二维平面的形状而已,这个形状有正形和负形,这些形状都可概括成一些简单的几何形,对于一些关键位置,如:头、颈、肩、肘、腕、髋、裆、膝、脚这几个重要的关节点,注意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时,在头脑中要有一个无形的“十”字坐标,利用比较的方法确定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同样利用比较的方法检查对象的正形和负形之间的关系是否正确,这样确定好概括的整体形状之后开始局部的推画时要注意“减法”的运用,对于有利表现对象和画面关系的部分要保留(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对其进行再添加创造),而那些无助于对象表现对形体结构不利的就要毫不保留地减去,如关键的关节点之间的一些小细节。

再次,就是要注意对线条的运用,尤其是在线性速写中。线条除了可以表现对象的形体以外,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对于增强画面的效果和传达学生在画面中的独特个性风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画线条时要注意快慢缓急的结合,突出速写中“写”的特点切忌一个速度的勾描,要犹如一位有造诣的书者写字一样,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地进行。该快的地方(如髋部到膝盖之间的长轮廓线)运笔迅速连贯,如飞驰的高铁,一气呵成;该慢的地方(如关节处)慢下来,如潺潺流水徐徐道来。除此,在线条的特点上还有中峰、侧峰、方线、圆线、虚线、实线等的区别。如:衣纹轮廓多用中锋,衣纹的穿插多用侧峰,受光面的线条和贴住皮肤的轮廓线多用实线,关节转折处多用方线,体现出内在骨骼的硬度等等。因此,一幅速写作品的丰富性和深入性,线条的变化和多样是其重要的体现。

最后,就是要让学生多临摹优秀的作品。对于初学者,临摹是快速入门的方法,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在之后的学习训练中也可以给学生不断地提供成长的帮助。

临摹,不是一味地照抄别人的好画,而是要从优秀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学习别人的构图、、细节的刻画、线条的运用、画面的虚实、疏密、节奏的变化等,对其进行借鉴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临摹,作为专业教师可以要求按照两方面来进行,1、对临,就是对着范画进行临摹,通过反复的对临可以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的用线方法,2、背临,就是在对临的基础上不看范画,就凭记忆进行默画,背临不但可以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也可以为以后考试中的命题创作乃至以后的绘画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要想让学生在人物速写方面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除去以上提到教学训练方法之外,还离不开专业教师适时的针对性的正确示范和学生孜孜不倦、日积月累地刻苦练习。还有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专业教师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第一指导者,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人格魅力非常重要,需要自觉地利用教学之余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地学习、吸取营养,努力优化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佩服,吸引住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前进的动力。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鉴赏人体艺术

——关于美术赏课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棠湖中学 刘永宏

“人体”,这在中学生当中好像都是不能随便提及的,否则可能会被扣上“低俗”的帽子,然而在美术课本里经常会有一些美术作品,尤其是一些外国美术作品中的雕塑、油画里面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裸体的,或者是半裸的,每当看到这些,学生们的反映都很怪异,有些胆子大的男同学就发出怪叫;有些女同学就赶紧低头或保持沉默;有些同学甚至会在书本插图上显示的特殊部位画上符号等。每每碰到这样的情况,用何种更贴切的言语去引导学生呢?让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健康的审美情趣欣赏人体艺术呢?

在去年秋天开学时的第一节美术欣赏课叫《培养审美的眼睛》,课上,我让学生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美的东西时,学生们都在积极的讨论着,突然有一个男生大声的叫道:老师,书上第14页的那副画很美。其他的学生于是都翻到了那一页,于是怪异的反映出来了,引发了好一阵怪笑。。。。。。原来那是一幅安格尔的油画《泉》,上面是一个裸体女性形象。面对学生的反映,我很被动,也很生气。但是我又不能回避这个话题,回避将意味着什么?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健康的审美情趣欣赏人体,以此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呢?

看着同学们好奇但是又似懂非懂的样子,我严肃地说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审美差异,介绍了国外绘画大师以及米开朗基罗、罗丹等雕塑艺术大师及他们的艺术作品,强调了人体艺术的运动、健康和自然美,顺便我打开了我的的网络文件夹,里面有一些国内外人体艺术作品,正好又放了几张给同学们看。这时有的同学又在忍不住偷偷地笑,还有还乘机大声怪叫,而更多的同学(女同学为主)保持沉默。

这时一个调皮的同学开始插嘴:“老师,不是我无知,是我们怕羞。”全体同学都笑了,诡秘地望着我,看我怎样回答。这确实又给我出了个难题,不过我不愿意被他们牵着走。我对同学们说:“我们为什么会害羞呢,是因为觉得不好或很丑,不好意思面对,那你们觉得人体丑吗?”没有人站起来反对,都神秘的笑了。于是我又举了一些生活中被人为损坏的景观,公共设施,学生们的乱涂乱画等例子,我说:“这里面有一些都是你们的杰作,想一想它们美吗?”

“谁来谈感受?究竟怎样来判断美与丑?”学生什么也没有说,刚才的神秘笑容已经基本消失了。

我严肃的对同学们说:“对作品的尊重和认同是你的文化修养问题,你甚至可以批评可以辩论,但是对于公共设施和艺术作品进行随意地涂划毁坏,这种作法是不可取的。”

我继续翻到书本中间的裸体画,问学生这怎么样?画家为什么画不穿衣服的人?赤裸的人体美吗?"学生们抬起头看着我却答不出。我把文件夹里其他的人体艺术又展示给学生们看,告诉学生人是万物之灵,不仅人的思想和才智是万物之首,人体也是动物中最美的。我们可以拿人体与任何一种动物躯体进行比较,无论哪种动物躯体从形态到比例都不及人体美。比如男性发达的肌肉,倒三角的躯体,有力的四肢。又如女性人体柔美的曲线,正三角形的躯体,丰满的乳房。人体的这些特征是经历了几万年劳动锻炼而自身进化的结果。作者画这些是对生命力和美的歌颂。

我注意到,学生们听得挺认真,脸上的红晕渐渐退去,羞涩也不见了,似乎听懂了我的话。我拿出几幅极具动态美的裸画,又谈到了一些人体绘画的基础理论,如头像的"三停五眼",人体画的"立七、坐五、盘三半"等等。 我接着上课,也没有继续展开关于人体的话题,这是一个很中国国情的话题,只有慢慢渗透,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怎么可能在一节课把它阐释清晰?只有在接触和了解的同时,接受和认同。当然重要的是,我欣喜地看到学生的态度正在慢慢地发生变化,这才是我希望看到的。

《心理学》不是告诉我们:“学生们天生就有一颗好奇心,一切未知的领域都会成为他们探求的目标,关注人体也是无可非议的正常心理。”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和老师一旦发现孩子有关注异性的行为,便采取不是训斥、挖苦,就是回避的教育方法。训斥、挖苦只能伤害他们的自尊,毫无益处;回避也不是办法,学生们还小,难以辨别是非,放任自流对他们的成长是有害的,如果正面引导,用美去抢占他们的精神阵地,那些不健康的思想也就退避三舍了。

 

 


文件下载:刘永宏2019论文合集

工作室介绍

<p>   </p> <p> 致力于普通高中美术高考专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