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2
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 教学设计
四川省双流县永安中学 尚敏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四章第三节,在这之前学生学习了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工业区位的因素及工业地域。这些内容的学习为本节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三章农业及其区位因素的学习也为本节内容工业的区位因素的分析奠定了方法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鲁尔区为例,根据图文材料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2.以鲁尔区为例,根据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分析传统工业衰落原因和整治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治理措施,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2.通过学习鲁尔区,培养学生的迁移及触类旁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鲁尔区区位条件的优势与不足,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分析鲁尔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难点:以鲁尔区为例,分析其它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原因及治理措施。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工业区位因素,它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不同工业的需求不同,有的工业集聚形成了工业地域。它分为自发形成的和规划建设形成的。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如:钢铁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制造工业、电子工业等,这些工业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传统工业区。首先我们一起来学校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地区。(多媒体出示PPT:世界传统工业区的分布。)
(主要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新课教学:出示PPT五张图片, 请同学们观察这五张图片,总结传统工业区的特点。(观察图片后,学生口头描述,合理即可。)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5第一段文字,说出传统工业的特点、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主要的工业部门。
(传统工业的特点: 历史悠久、规模大、市场需求大。
发展中遇到问题:运输量大、污染严重、资源能源需求大。
主要的工业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汽车制造工业、电子工业等。
过渡:传统工业区的生产对资源及能源的需求量如此之大,污染也如此严重,中国也分布的有传统工业区。我们可否借鉴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经验?首先我们一起欣赏视频:我国山西煤炭工业的转型。思考:视频中的国家和地区是怎么改进传统工业的?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
(欣赏视频:我国山西煤炭工业的转型)
师:鲁尔区的面积约4109平方公里,双流的面积约为1109平方公里。但鲁尔区的煤炭储量却为2190亿吨,产值占德国总产值的40%,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是什么?这是我们接下来分析的重点。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材料,分析下列问题。
(先独立思考两分钟,之后小组交流展示。)
材料一: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英国的纺织业开始的。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大陆迅速扩展。鲁尔区的煤炭储量为2190亿吨,占全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开采量约220亿吨,占全国的90%。工业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煤炭开采和钢铁工业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主要以重工业为主。钢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导致钢铁工业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材料二:
德国鲁尔工业区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煤炭资源丰富;距铁矿区近;水陆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根据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推测其发展的主要工业部门。
(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
(待同学们完成问题后,投影展示学生的思考、交流结果,并请其它同学补充完善。)
师:如此繁荣的鲁尔区却终究没有长盛不衰,二战结束后,面临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鲁尔区的经济开始走向衰落。我们一起来分析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先独立思考,两分钟后小组交流展示。)
材料一:
材料二:2 0世纪50年代以后,二战基本结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钢铁替代产品广泛的应用,使世界钢铁市场需求急剧减少。再加上生产和出口钢铁的国家增多,钢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而鲁尔区以煤铁为主的生产结构,在竞争中处于不占优势,煤炭钢铁联合企业纷纷关闭,工人失业。工业发展带来了的环境污染、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等问题,日益严峻,迫使企业外迁。历经了一个世纪的繁荣之后,鲁尔区经济开始衰落。
材料三:
钢铁工业
机械
制造
化学工业
煤炭工业
鲁尔区工业结构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工业结构单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钢铁的替代品广泛;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市场需求量减少;环境污染、交通拥挤等。)
(待学生完成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余同学补充完善。请同学对发言人的观点做评价。)
师:针对鲁尔区经济衰落的原因,我们一起总结鲁尔区经济的治理措施。请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先独立思考,两分钟后小组交流展示。)
材料四:20世纪60年代后,鲁尔区开始对工业、其它产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整治,经过30年的努力,鲁尔区经济结构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荣,改变了重工业环境污染的局面,成为环境优美的地区。
海边建厂
2.结合鲁尔区经济衰退的原因,总结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工业结构多样化;寻求国际市场;发展第三产业和新兴技术产业;植树种草,消除污染;改善交通网络。)
师:请同学将措施板书在黑板上。其余同学对照原因与措施,进行连线。
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写出本节课的知识梳理,并在投影上展示。
作业布置:
阅读教材P67图及P68文字,完成以下问题。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2.辽中南工业区经历了建国后的辉煌,进入21世纪后也走向了衰落,请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并提出振兴的措施。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 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
以鲁尔区为例
区位条件
衰落原因
治理措施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发展第三产业
市场广阔
工业结构单一
工业结构多样化
水陆交通便利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钢铁的替代品广泛
寻求国际市场
距铁矿区近
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
发展新兴技术产业
煤炭资源丰富
环境污染
植树种草,消除污染。
交通拥挤等
改善交通网络。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缺乏对学情的充分认识,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节奏把握不当。对于成绩优秀的同学,基本会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条件、衰落的原因及治理措施。但本节课的系统性不强,没有将知识的前后联系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有效的结合起来,也没有很好的培养学生分析事物的辩证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口工业区位因素,将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与本节课的知识紧密结合,逐渐培养学生学会以“主线式”和“整体式”的方式看待事物。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