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双流区段旭名班主任工作室2019 姜蔚 论文——浅谈小学主题微班课的教学策略_段旭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双流区段旭名班主任工作室2019 姜蔚 论文——浅谈小学主题微班课的教学策略

文/黄虎  时间:2019-12-19  浏览数:592

浅谈小学主题微班课的教学策略

姜蔚  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  18382256103

【摘要】

主题微班课,简称“微班课”。它是一种在“微时代”背景下诞生,由师生共同参与,突出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个问题或者一个亟需强调的内容,设置一定情景,采用一定活动形式,短时间分钟内达成育人目标的微型主题班会活动课。它的时间短,教学教学内容聚焦,有以小见大、重实效的特点。但是一节好的主题微班课并不是四十分钟班会课的压缩版,也不意味着可以不管现场生成只跑流程。那么怎么上好主题微班课呢?本文就简要谈谈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一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

班会课教学  小学   班主任  微班课

【正文】

一、目标确定的策略:学生实际+时代创新

班会课的目的首先是要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是思想品德,也可以是人际交往,也可以是理想前途,还可以是技能方法和情感交流……无论是达到哪一种目标,在确定目标时一定要符合学生当时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同时目标要具有时代性、创新性、体验性、解决问题性等方面。

例如一节五年级的微班课《尊重的距离》的教学目标为:让孩子在体验和分享中认识并懂得尊重的距离;通过观察、体验、合作与分享懂得与人交往保持合适距离的重要性;通过学习让学生能理解并尊重他人,具有规则意识、他人意识,努力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

   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但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无知距离或不当距离而产生一些摩擦和矛盾(从学生的身边事情出发,符合五年级学生当下时代性)因此让孩子懂得在与人相交的过程中做到给对方留有一段尊重的距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观察、体验、合作与分享懂得与人交往保持合适距离的重要性。)

再如二年级微班课《专注——灵耳朵》的教学目标:运用听故事,情境创设等方式让学生认识会倾听是一个必须养成的好习惯;通过游戏体验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专注倾听的方法。

专注倾听对学习和生活非常重要,游戏时候孩子们需要听活动规则,上课时孩子们需要听老师的讲解,同学发言时孩子们需要听同学的不同思路(符合学生学习要求)。会听是学习的重要前提,然而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出现不会倾听,专注度不够的情况。运用听故事,情境创设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热情,让学生通过体验,感受和游戏的方式掌握专注倾听的方法符合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二、素材选择的策略:儿童视角+切合主题

“素材”,本是一个文学概念,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用到教育领域,素材指的就是来自于现实生活的、包含着教育能量的原始材料。它可以是一件具体的事,可以是一个视频,可以是一句名言,可以是一幅图片,只要能够起到教育效果,那就能够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素材。

素材的选择是上好微班课课的基础。恰当选择素材会提高微班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一句名言,一首诗,一个故事,一篇美文,一个图片,一个小视频,一个幻灯短片,社会上发生的热点问题,皆可成为微班课的素材。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简单的一句哲学名言,如果对学生有帮助,它就可以是素材。再比如电视上的一个纪录片,它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能够起到教育效果,它就可以成为班会课的素材。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皆可成为素材,关键看班主任是否有心去搜集,去分类整理,然后整合到自己的班会实践中去。

在选择时一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发展规律的材料,二是选择有说服力,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

其一:选择贴近学生实际,或者适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材料。

在微班课《我爱家乡——我是成都娃》中,老师通过学生介绍成都的美食美景为主,老师补充为辅,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家乡,在分享中感受家乡的美,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微班课《专注——我会听》则根据二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以三个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展开故事,在故事中教会孩子如何专注倾听。而微班课《坚持》则依据四年级学生想坚持却又常常做不到的特点,教师选用蜗牛向上爬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坚持,认知坚持,引发学生的思考。

所以,一堂能够走入学生内心的微班课,在选择材料时,必须遵循儿童视角,结合学生实际,这样才能让材料为我所用,发挥出真正的作用。

   其二,选择能够说明一定道理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向学生传递一种正能量。

例如萨德事件这样一个热门话题。萨德反导弹系统是当时的热门话题,并且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社会上逐渐出现了很多打砸抢韩国企业,对韩国企业搞破坏的不理智行为。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正是懵懵懂懂,受蛊惑性比较强的阶段,很多时候做事冲动,不理智,因此通过对这样一个热门社会话题的讨论,以此开展微班课,可以教会孩子如何理性爱国,传递一种正能量。

同样如以2017年九寨沟地震中网友随手拍下的一张照片——九寨沟逆行者牛玉奎为素材,从网友们不明真相辱骂他,到调查澄清事实称他为“最美逆行者”,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去观察发现照片背后的故事,学会明辨是非。微班课《手机,我能拥有吗?》《慧眼识网络》等都选取了与学生有关的热门话题为素材,向学生传递一些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或者行为上的共鸣。

三、素材使用策略: 深入挖掘+两难再现

同样的素材,不同老师在使用时可能关注的方向不同,挖掘的层次不同,使用的效果也有差异。对于素材使用,其实有两种很好的方法。

其一:对素材进行深入挖掘,洞悉背后的哲学思考。

例如《移山》这节微班课,开课老师和同学们聊天:“孩子们在学校遇到过让你特别苦恼的事吗?是的,每天我们和几十个同学在一个教室,几千个同学在一个学校学习生活,难免会遇到让我们不开心难受的事。前段时间,老师就收到了这样一封信。”

   (信的内容)最近我非常苦恼。我和同桌欣妍是朋友,她会给我讲题,我不舒服时,她也会陪我去医务室,照顾我。但是上课时她经常趁老师不注意时扯我的衣服,弄我的书,让我和她说话。前天数学课上,她又弄我,我实在忍不住,刚准备说她,就被老师看见了,结果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地批评了我,我又生气又委屈。下课时,我的作业还没做完,她就来拉着我一起去上厕所,一起玩,太烦了。我也和她说过,但是过不了多久,她又恢复原样。有一次我们都吵起来了,我哭了,她也很郁闷。老师,我该继续和她做朋友,还是远离她,再也不理睬她呢?

这封信作为本节课的主要素材,值得深入挖掘:

第一步,谈感受——看了这封信,孩子们,你觉得此时明丽心情怎样?

师总结:是的,和同学、朋友、家人相处,我们难免会遇到这样让我们难受、伤心、苦恼的事,这些负面情绪就像一座座山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板书:山)

第二步,说态度——如果你是明丽,你是选择继续和小红做朋友还是不理睬?(随机采访两个学生,只问态度)

第三步,说看法——那明丽到底应该继续和她做朋友,还是不理睬她?为什么?小组内说说自己的看法。(讨论2分钟)

师总结:其实无论选择继续做朋友还是不再理睬,只要我们思虑周到,就是合理的。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承受力也不同,适合于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第四步,说做法——那如果选择继续和欣妍做朋友,该怎么做?不理睬,又该怎么做?(板书总结 语言得当  行为公正)

师总结:相信明丽有了你们的这些办法,一定可以解开心里的疙瘩。

其二:在素材中呈现两难的情景,升华背后的道德主题。

例如在《小味大道》这几微班课中老师进行这样一个两难呈现:“2009年,陈波带着双流味道来到北京,准备开店。兔头作为的店里的招牌,必须保证味道,为了完美再现在双流做出来的味道,底料,配料都是在成都炒好空运过去的,兔头也是同样的供货渠道,制作工序也是陈波亲自把关。可是奇怪的是,尽管尝试了多次做出来的味道却总觉得比在双流做的差一点。这一边是味道不能达到陈波的要求,而另一边装修,人员培训已经到位,再不开业租金压力和人力成本可不是小数目。这时,有人劝陈波先开业再慢慢调整味道。”

教师询问孩子们:“做生意盈利是主要目的,在不开业可能血本无归,,如果你是老板,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在怎么做?”无论孩子做何选择都不预评价对错,因为这就是一个两难的情景。

然而,在各抒己见中,孩子们走进了这位创业者的内心,走进了老妈兔头从一家店到一个品牌背后的故事,理解了创造一个品牌要不忘初心,坚守品质。

四、情景营造的策略:全程贯穿+愉悦气氛

情境教学是我们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之一,可以存在于课堂的伊始,也可以遍布整个课堂时空,只要是学生学习的课堂中就会有相应的情境。教学情境的形式很多:故事情境、实验情境、问题情境、活动情境等。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首先:情境开篇,荡起涟漪。

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轻松愉快、心平气和、耳目一新,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活动的展开和深入进行。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会感受到: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高效教学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的调动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引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点燃了智慧的火花,做到了动情晓理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设置适当的情境,会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次:情境贯中,气氛活跃

情境教学贯穿于教师的讲授之中。教师设计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尝试等。它架起了一座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教材到生活的桥梁。解决的是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情景教学更适合师生亲身体验到生活中。有了亲身的经历会比看到的、听到的影像更真切。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教育论著《爱弥尔》中就记载了情境教学的实例:爱弥尔不会辨别方向,有一次教师把他带到大森林里,由他自己辨别方向,在森林里,爱弥尔又累又饿,找不到回家的路,这时,老师教育他:“中午的树影朝北,应根据树影辨别方向,寻找回家的路。”这是利用大自然的情境,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学生感受到知识、学到知识,并且能在以后的实际生活中得到验证。

教学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影像放映、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赛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五、活动体验策略:自主参与+总结感悟

在以前的班会课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班主任滔滔不绝地宣讲,学生却一脸木然,一方面内容枯燥,实在无聊,不想听,另一方面,班主任具有相对的权威,又不敢不听。于是一个个目光呆滞,表情茫然。这样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教育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而不是班主任或者德育领导的外力强加于他们身上的。如果一种教育不能够打动学生的内心,不能够引起学生的自我教育,这样的教育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既然是发自内心的需求,我们首先要去思考:他们不喜欢哪种教育?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说,不知我都说了多少遍了,可他就是不听啊!我们经常感到,我们告诉学生的道理,其实他们都懂,可他们就是不做,为什么我们讲的道理他们不接受?我们讲话属讲授式的“告诉式”德育,只是一种浅层的信息“流经”。学生的品德形成若只停留在知识性的构建,而缺乏情感体验和认知感悟,那是一定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而精心设计的体验活动,则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必然就会有直接的体验,有深刻的感悟。

在《团结协作》这节微班课中,孩子们的课堂就是游戏,没有桌椅,没有固定的模式,以一个游戏贯穿这节课的始终,孩子们一参与游戏,总结经验,积极参与体验,认真感悟情感。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团结的力量,大家相信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杨梅.“微”言大义——利用微班课提升班级德育实效的探索[J].名师在线,2019(25):43-44.

[2]郭勇,朱福贤.巧用魅力微班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2):120-121.

[3]张志强.初中“微班课”的设计与开展——以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幸福六班”微班课活动为例[J].江苏教育,2017(55):11-12.



工作室介绍

“双流区段旭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3月,是双流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