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为思维而教的数学课例分析_罗宗绪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为思维而教的数学课例分析

文/刘翠翠  时间:2019-12-17  浏览数:352

我是来自双流区罗宗绪名教师工作室的刘翠翠,现在我针对余老师的这节课进行课例分析。

我们工作室的教学主张是:为思维而教。为思维而教的课堂关注三个维度: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

一、理解数学:

首先是理解课型,整式及其加减复习课,余老师更想把它定义为一节“数学学习方法指导课”。我们工作室打造了概念课、技能课和思想方法课课型的教学环节,对于复习课,我有几下的几点思考。不成熟,和各位老师探讨:

1、从”画龙”到“点睛”,构建知识框架

复习课需要对章节所学零碎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整合,是对重难点知识的再认识,不是简单的知识重现,而是对知识的再挖掘。复习课的展开由点到线再到面,由知识的归纳总结到例习题训练提升,再到易错点分析归纳。知识体系的归纳目的是尝试利用该种知识体系重新认识或者解读某个知识点,而达到融会贯通。所以如果说新授课是“画龙”,复习课则是“点睛”。

2、以题点知,巩固双基。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数学能力形成的基础。基础知识的梳理应有载体、有落脚点,在题目中渗透概念、性质、公式的复习,以题带点,让学生将知识点灵活应用。

3、注重方法引领,实现技能提升

通过难度适中且有较强代表性的题目帮助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分析一道题进而掌握解决一类问题并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的目的。可以通过递进式问题、开放型问题等让学生在多思多变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形成解决这类问题的技能。

4、思维拓展 融会贯通

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实现学生思维进阶。

本节课的核心教学问题: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优越性,建立初步的符号意识。对整式的加减的运算法则的灵活应用。明晰本章知识间的联系,建构知识网络。

核心教学任务:理解用字母表示数是起点,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回顾与反思,建构知识网络。

二、理解学生:

思维基础:初一学生数学思维的形象性和发散性明显,而抽象性和深刻性不足,在问题解决中很大程度上还需要通过具体的经验材料来进行理解与判断,进而才能弄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

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阶段已初步接触过用字母表示数,如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数学公式等,但由于抽象思维水平有限,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认识还较浅显,对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接触较少,利用字母进行抽象运算的能力有限。

三、理解教学:

基于对数学和对学生的理解,本堂课三个分任务是:整式加减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本章知识网络的建构、对字母表示数的深入理解,符号意识的加强。教学采取四个环节进行:问题情景,复习回顾;基础训练,技能提升;方法引领,建构网络;深化理解,思维拓展。实现思维逐步进阶,认知水平逐步攀升。

余老师的第一个环节:问题引入感受字母表示数分析问题的方式。学生自主建构本章知识关系存在困难。点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指向:思维品质的批判性。


第二环节:导向:回顾本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思考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对知识的再认识。指向: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敏捷性。

第三环节:通过复习实现对本章知识技能的提升,形成知识结构网络,实现思维的进阶。指向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第四环节:理解“数”与“字母”的相对性,加深学生符号意识,深化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指向:思维品质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课例分析。

为数学思维而教是工作室的教育主张,也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教学努力的方向。

请师父和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文件下载:课例分析

工作室介绍

  罗宗绪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3月,挂牌于双成都双流中学实验校,以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