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不同演绎的思考
2015年3月13日,开学第二周也是工作室的第二次活动,观课听评课。上午,在市教科院地理教研员徐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艺体中学学习了三节课,两节高三的课,上课内容一样《地形地势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听了一节高二的课蒋英老师的《中国的自然灾害》。我想对高三的那两节课谈谈我的感受。内容一致,学案统一,但上出来的感觉不同,班级有些小区别。
她们的学案是备课组统一编制的,学习目标是三点,第一是能从图文资料获取和解读信息;第二条是能根据图文信息描述地形特点;第三条是能分析地形地势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第一堂是汪瑜老师执教的高三六班,她在授课是基本上按照学案的设计思路来的。思路是先对地形地势的知识回顾,学生回答板书记忆。然后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每一要素展开复习和练习。最后以一道诊断试题练习结束。她非常强调对基础知识的复习,重视给学生留时间记忆消化,注重黑板的板书。对知识和模板的处理非常细致。回忆了地形特征、地势特征、地形分布特征(从方位加地形区的名称或者地形类型再加延伸来描述,或者从方向加地表特征加数据说明来描述)、还回顾了地形地势特征对农业的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即农业类型等知识。这些知识或者模板的呈现说明了老师的基本功扎实,老师也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务实。这些知识的再现对学生的回顾和应用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些学生在做题中也反馈出来了,效果较好。复习完基础知识,就是运用练习,首先练习的是以一道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学生基本上都能答对6分或者4分。学生在获取图中信息方面要弱化一些。最后两分山麓发展畜牧业是他们的瓶颈。然后是知识小结不同地形类型对应的地形特征和农业类型的总结。然后是两个选择题练习,最后是拓展延伸题2013届成都市一诊M地区地形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堂课是刘小华老师执教的高三十七班,学生基础要差点,学习主动性比六班要弱些,需要督促学生才会动。同样的学案但处理方式有些不一样。刘老师开始也复习了基础知识,如地理位置的特点。让学生背出来,纠正描述语言的准确性,注重规范表达。然后让学生读标题勾关键词,让学生理解这个标题应该要会哪些内容才能做来。然后让学生去找相关资料。找到后让学生自主记忆,并投影学生的笔记。齐读笔记,老师始终没有说具体内容,只问了学生是否掌握,学生答掌握了就开始练题。练习的题并不是学案上的顺序,二是选择了学案上最后一道题我国陕西某地区的地形地势对农业类型的影响。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问题逐渐产生,发现自己的问题,老师在不停的巡视发现学生的问题并提醒。学生做完后展示一个学生的答案,并且让那个学生自己评讲,问题暴露更多,如学生读图的答案和自己试卷上写的答案不一样等。老师在一旁及时强调和要求学生如何作答。最后师生一起修正答案。然后让学生去记刚学的内容。渐渐的学生的主动性在逐步变好。然后再次练习哪个一诊试题。老师一直在逼迫学生动,因为学生不动就什么都没有,老师不会去讲。老师一直在指引勾关键词和让学生看图,强调一些修饰语言的准确表达。最后总结地形类型和地势特点分别能推导出哪些农业影响。
两个老师都很优秀和敬业。都留时间给学生,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处理方式还是有些不一样。第一个是我们教学中的传统做法。分解标题逐个学习击破。重视知识的讲授和复习。先复习知识再练习,而学生在练习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和瓶颈,但是这些问题不是知识问题,而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联系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没有突破,最后老师代劳帮助解决,幸好学生的基础较好有部分能够消化。而第二个更加注重让学生的行为和思维动起来。对一个命题不破坏其整体性,通过抓关键词训练学生的主动思维,逼迫学生,让学生意识到我不动将什么问题都不能解决。冻得过程中步步修正学生的思路和语言描述。学生的主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强行锻炼。能够让基础较差的学生都能较准确的回答实属不易。从中反思我们教学中虽然也在提和做锻炼学生的能力,但我们仍然停留在锻炼学生的能力的形式上,实则是知识的讲解记忆练习。练习只是对知识模板的演练。而学生的四大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对四大能力的如何锻炼如何分解如何达到缺乏真正的认识。这是我们后期教学中应该多思考和践行的方向。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