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绕口令《风吹松》教案对比分析稿——双流区胜利幼儿园 郭净
中班绕口令 风吹松
成都市双流区胜利幼儿园 郭净
第一稿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是由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字、词、句组成的练习学前儿童发音的游戏儿歌。2-7岁幼儿的认知水平处于直觉思维阶段,他们能将语言在头脑中转化为表象,又能将头脑中的表象“外化”为图形,使思维具体形象化。教师通过图片展示、有效追问,引导幼儿进行回答,能加快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增强幼儿的感悟力和记忆力,便于后期较快速、准确的念绕口令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二、活动目标
1.在初步了解绕口令内容的基础上,发准“松、弓”的读音。
2.通过问答和小组竞赛等形式,调动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3.感受绕口令的有趣性和韵律感。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类型的松树和弓,幼儿对“ong”的发音较为准确。
物质准备:图片(每句绕口令一幅图,共四幅)、背景音乐、黑板。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和押韵感。
难点:在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并熟练的基础上能较快、较准的念绕口令。
五、活动过程
(一)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幼儿初步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师:这里有一张图片,请你们说说里面有什么?
幼儿:有很多山,有一棵树。
2.师:是的,山上有一棵松树。可不可以把这句话变短一点,谁来试一试?
幼儿:山上有棵松。
3.教师出示第二幅图。
师:树上有什么?
幼儿:弓。
师:用完整的短一点的句子可以怎么表达?
幼儿:树上有张弓。
4.教师出示第三幅图。
师:这是什么时候?
幼儿:晚上。
师:对的,晚上还可以用一个成语表示——半夜三更。我们一起来学学。
教师和幼儿一起再次重复学习成语“半夜三更”。
师:半夜三更,谁出现了?
幼儿:风。
师:对的,半夜三更起了风。
5.教师出示第四幅图。
师:“半夜三更起了风”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幼儿:松树倒了,弓掉了。
师:对的,吹倒松树吹走弓。
(二)呈现全部图片,幼儿再次熟悉绕口令内容。
师:这四幅图其实是一首完整的绕口令,名字叫《风吹松》,她里面有很多字的读音相似,读起来有点绕口但非常有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风吹松》
山上一棵松,
树上一张弓。
半夜三更起了风,
吹倒松树吹走弓。
师:谁愿意来试试第一句?
幼儿A:山上有棵松。
幼儿B:树上有张弓
幼儿C:半夜三更起了风。
幼儿D:吹倒松树吹走弓。
(三)小组竞赛,幼儿在熟悉的基础上较为准确的念绕口令。
幼儿男女组分组竞赛,一组一句绕口令,看哪组念的更准确。
师:不错哦,你们每个字都读的很准确。我们来试试男女比赛,看看哪组念的字音最准确,好不好?
师:大家都念的很好。待会我们把刚学的绕口令《风吹松》送给班上的其他伙伴,好不好?
六、活动反思
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学习较多的是儿歌和诗歌,绕口令接触的较少,并且绕口本身具有的押韵感和趣味性使得幼儿在本次学习中非常积极和认真。
在活动中,我朗诵了三遍绕口令,每次念的速度、语调、目的均不同。第一遍较慢念绕口令,是为了让幼儿能最大限度的记住绕口令中的内容有哪些;第二遍较快的念绕口令,既是进一步理解绕口令内容,也是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中的难点——“半夜三更”、“吹倒”、“吹走”;第三遍是有意识的加入节奏感,让幼儿潜意识里感知绕口令可以有不同的节奏感。从本次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学习的还不错。
图谱展示环节,我先告诉了幼儿“半夜三更”的意思,并邀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半夜三更”用符号表示出来,便于大家理解和记忆绕口令内容。这个方法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绕口令更加认真了。
在“想办法让绕口令念的又快又准确”环节,通过同伴讨论后,幼儿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的方法——边拍手边念绕口令,边拍肩膀、头等部位边念儿歌,既再次熟悉了绕口令内容,又激发了幼儿动脑筋让绕口令念起来更有趣的兴趣。
第二稿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是由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字、词、句组成的练习学前儿童发音的游戏儿歌,它本身具有的韵律性和节奏感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幼儿字、词、句的发音更加准确。本首绕口令《风吹松》共四句,每句字数适中(5-7个字),既要求幼儿发准“夜、弓、松”三字的发音,还要在熟悉绕口令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方法将绕口令念的又快又准确。这样能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1.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发准“松、弓、夜”的读音。
2.喜欢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感。
3.愿意和同伴分享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利用身体部位打节奏)使绕口令念起来又快又准确、有趣。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类型的松树和弓。
物质准备:图加文、黑板。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和押韵感。
难点:在理解并熟练绕口令的内容的基础上,能较为准确、快速的念出绕口令。
五、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绕口令。
1.教师念绕口令(第一遍,念的速度慢一点)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有点拗口但是又很意思的绕口令,想不想听一听?
幼儿:想。
师:那你们可要仔细听听这首绕口令一共有几句?都说了些什么?这首绕口令名字叫《风吹松》。
《风吹松》
山上一棵松,
树上一张弓。
半夜三更起了风,
吹倒松树吹走弓。
(二)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
师:这首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风吹松》。
师:绕口令中,都说到了哪些?
幼儿:山上一棵松,还有弓,松树吹倒了。
师:你们听得好仔细。山上一棵松,树上一张弓。
(幼儿幼儿自由回答,教师一边根据幼儿的答案进行补充和引导,一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
1.教师念绕口令(第二遍,语速稍快,节奏和第一遍不同)
师:什么时候起了风?
幼儿:半夜三更。
师:是的。半夜山更就是在晚上的11点到凌晨1点,也就是很黑、很安静的时候。这个怎么表示?
幼儿:用黑色的笔涂黑就知道了。
师:你们同意吗?
幼儿:同意。
师:半夜山更起了风,松树怎么样了?弓又怎么了?
幼儿:松树吹倒了,弓吹走了。
师:对的。半夜三更起了风,吹倒松树吹走弓。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补充和完善较难的绕口令内容的图谱。)
2.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尝试完整念出绕口令的内容。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图谱念出每一句绕口令?敢不敢试一试?
幼儿:敢。
教师根据黑板上的四张图谱,引导幼儿熟悉绕口令内容。
3.通过多种形式(个人和男女组)帮助幼儿进一步记住并较准确地念出绕口令。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完整的念出《风吹松》这首绕口令?
幼儿:我。
师:咱们男女生来比赛一次怎么样?看哪组能完整念出绕口令?
幼儿:好。
(三)幼儿用自己的方法(例如借助身体的各个部位)又快又准确地念好绕口令。
师:现在你们都能完整的念出绕口令了,可是能不能想个办法,既快速又准确地念好绕口令呢?
幼:能。
师:现在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和你身边的同伴商量怎么能把绕口令念的又快又准确呢?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想出办法把绕口令念得又快又好)
(四)幼儿分享自己的方法,师幼共同学习又快又准确地念出绕口令的方法。
师:大家都念的很好。待会我们把刚学的绕口令《风吹松》送给班上的其他伙伴,好不好?
六、活动反思
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学习较多的是儿歌和诗歌,绕口令接触的较少,并且绕口本身具有的押韵感和趣味性使得幼儿在本次学习中非常积极和认真。
在活动中,我朗诵了三遍绕口令,每次念的速度、语调、目的均不同。第一遍较慢念绕口令,是为了让幼儿能最大限度的记住绕口令中的内容有哪些;第二遍较快的念绕口令,既是进一步理解绕口令内容,也是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中的难点——“半夜三更”、“吹倒”、“吹走”;第三遍是有意识的加入节奏感,让幼儿潜意识里感知绕口令可以有不同的节奏感。从本次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学习的还不错。
图谱展示环节,我先告诉了幼儿“半夜三更”的意思,并邀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半夜三更”用符号表示出来,便于大家理解和记忆绕口令内容。这个方法调动了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学习绕口令更加认真了。
在“想办法让绕口令念的又快又准确”环节,通过同伴讨论后,幼儿迫不及待的展示自己的方法——边拍手边念绕口令,边拍肩膀、头等部位边念儿歌,既再次熟悉了绕口令内容,又激发了幼儿动脑筋让绕口令念起来更有趣的兴趣。
第三稿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是由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字、词、句组成的练习学前儿童发音的游戏儿歌,它本身具有的韵律性和节奏感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幼儿字、词、句的发音更加准确。本首绕口令《风吹松》共四句,每句字数适中(5-7个字),既要求幼儿发准“夜、弓、松”三字的发音,还要在熟悉绕口令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将绕口令朗诵的又快又准确,这样能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1.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发准“松、弓、夜”的读音。
2.喜欢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感。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准确地朗诵绕口令。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类型的松树和弓。
物质准备:图片(松树、弓、风)黑板。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和押韵感。
难点:在理解并熟练绕口令的内容的基础上,能较为准确、快速的念出绕口令。
五、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绕口令,幼儿感受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快速朗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绕口令,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好。
师:这首绕口令名字叫《风吹松》。
《风吹松》
山上一棵松,
树上一张弓。
半夜三更起了风,
吹倒松树吹走弓。
师:听了这首绕口令,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老师念的好快,好厉害。(幼儿自由回答)
师:对呀,绕口令朗诵的又快又准确的人组厉害,想不想跟老师一样厉害?
幼儿:想。
师:那这次老师朗诵慢一点,仔细听绕口令里都说了什么?
(二)教师朗诵绕口令(第二遍,速度放慢),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
1.幼儿根据听到的内容自由回答,教师一边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引导,一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
师: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风吹松》。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绕口令的名字(图夹文)贴出来。
师:里面都说到了什么?
幼儿:山,松,弓。。。。
师:几棵松?
幼:一棵松。
师:哪里一棵松?
幼儿:山上。
师:是的,山上一棵松。(把“山”、“松”图示贴在第一张纸。)还听到了什么?
幼儿:弓。
师:几张弓?
幼儿:一张弓。
师:哪里一张弓?
幼儿:树上一张弓。
师:“半夜三更起了风”,你们知道“半夜三更”是什么意思吗?(此处重音读“半夜三更”)
幼儿:晚上,很晚了。(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回应)
师:对呀,“半夜三更”表示时间,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半夜三更”?(教师说道“半夜三更”这个词语时,都要重音,以此加深幼儿对这个词的记忆。)
幼儿:用黑色,用月亮。
师:嗯。不错。那我们就用“月亮”表示“半夜三更”。(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第三章纸上画出“月亮”)半夜三更起了风,发生什么事了?
幼儿:松树吹倒了,弓吹走了。
师:是的。半夜三更起了风,吹倒松树吹走弓。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尝试完整念出绕口令的内容。
1.师幼共同朗诵绕口令。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图谱朗诵出绕口令?这一次老师大声点你们小声点,我们一起朗诵绕口令,好不好?
幼儿:好。
师:你们真棒,都能朗诵出来了。我们这次试试老师小声点你们大声点的朗诵绕口令,可以吗?
幼儿:可以。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准确地朗诵绕口令。
师:悄悄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绕口令朗诵的又快又准确,才最有趣。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绕口令朗诵的又快又准确?
幼:。。。。
师:给你们三分钟的时间,和你身边的同伴商量怎样才能让绕口令朗诵的又快有准确?
教师巡视幼儿讨论情况,给出及时指导。
请个别(2个左右)幼儿分享自己的方法,师幼共同学习,一起感受不同节奏和语速朗诵的绕口令带来的趣味。
师:你们今天表现的很棒,学习绕口令认真。待会我们把刚学的绕口令《风吹松》送给班上的其他伙伴,好不好?
六、活动反思
调整了教具后,幼儿比之前更快速的理解了绕口令内容,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了。只是在后面的小组讨论如何让绕口令朗诵的更快的方法时,孩子们平时的合作意识较弱,讨论出来的方法并不多,只有两三个孩子愿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个方面在后期我要再努力引导孩子加强小组合作的意识。
第四稿
一、设计意图
绕口令是由相近而容易混淆的字、词、句组成的练习学前儿童发音的游戏儿歌,它本身具有的韵律性和节奏感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幼儿字、词、句的发音更加准确。本首绕口令《风吹松》共四句,每句字数适中(5-7个字),既要求幼儿发准“夜、弓、松”三字的发音,还要在熟悉绕口令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法将绕口令朗诵的又快又准确,这样能大大提高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活动目标
1.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发准“松、弓、张”的读音。
2.喜欢绕口令,感受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感。
3.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准确地朗诵绕口令。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认识各种类型的松树和弓。
物质准备:图片(松树、弓、风)黑板。
四、活动重难点
重点:激发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感受绕口令的趣味性和押韵感。
难点:在理解并熟练绕口令的内容的基础上,能较为准确、快速的念出绕口令。
五、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绕口令,幼儿感受绕口令。
1.教师朗诵绕口令(快速朗诵)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绕口令,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幼儿:好。
师:这首绕口令名字叫《风吹松》。
《风吹松》
山上一棵松,
树上一张弓。
半夜三更起了风,
吹倒松树吹走弓。
师:听了这首绕口令,你有什么感觉?
幼儿:好快。(幼儿自由回答)
师:你说的很正确,绕口令速度很快。知道吗?绕口令朗诵速度快的小窍门前提是要先把每句绕口令的内容读准确。这次老师朗诵慢一点,小耳朵仔细听绕口令里都说了什么?
幼儿:好
(二)教师朗诵绕口令(第二遍,速度放慢),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
1.幼儿根据听到的内容自由回答,教师一边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补充和引导,一边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内容。
师: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风吹松》。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绕口令的名字(图夹文)贴出来。
师:里面都说到了什么?
幼儿:山,松,弓。。。。
师:几棵松?
幼:一棵松。
师:哪里一棵松?
幼儿:山上。
师:是的,山上一棵松。(把“山”、“松”图示贴在第一张纸。)还听到了什么?
幼儿:弓。
师:几张弓?
幼儿:一张弓。
师:哪里一张弓?
幼儿:树上一张弓。
师:“半夜三更起了风”,你们知道“半夜三更”是什么意思吗?(此处重音读“半夜三更”)
幼儿:晚上,很晚了。(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作回应)
师:对呀,“半夜三更”表示时间,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半夜三更”?(教师说道“半夜三更”这个词语时,都要重音,以此加深幼儿对这个词的记忆。)
幼儿:用黑色,用月亮。
(此处幼儿要是不能讲出可以用符号代替“半夜三更”,教师直接出示提前准备好的图片来表示。)
师:嗯。不错。那我们就用“月亮”表示“半夜三更”。(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第三章纸上画出“月亮”)半夜三更起了风,发生什么事了?
幼儿:松树吹倒了,弓吹走了。
师:是的。半夜三更起了风,吹倒松树吹走弓。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尝试完整念出绕口令的内容。
1.师幼共同朗诵绕口令。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图谱朗诵出绕口令?这一次老师大声点你们小声点,我们一起朗诵绕口令,好不好?
幼儿:好。
师:你们真棒,都能朗诵出来了。我们这次试试老师小声点你们大声点的朗诵绕口令,可以吗?
幼儿:可以。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快速、准确地朗诵绕口令。
(1)师幼边拍手边朗诵绕口令(速度慢一点)
师:这次我们加大难度,边拍手边朗诵绕口令,看看谁厉害?
幼:好。
(2)师幼边拍腿边朗诵绕口令(速度快一点)
师:现在我们试试加快速度,边拍腿边朗诵绕口令好不好?
幼儿:好。
(3)幼儿想出其他办法又快又准确的朗诵绕口令。
师:你们今天表现的很棒,学习绕口令认真。待会我们把刚学的绕口令《风吹松》送给班上的其他伙伴或者爸爸妈妈,好不好?
六、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们学会这首绕口令比较快速,活动中非常积极,想出了很多种方法帮助自己打节奏,让绕口令朗诵的又快又准确,小组合作意识也非常高。
附:中班绕口令
《风吹松》
山上一棵松,
树上一张弓。
半夜三更起了风,
吹倒松树吹走弓。
工作室介绍
巫小芳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5月,挂牌于成都市双流区胜利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