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如何评课
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如何评课
温文勤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根基和土壤。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国家课程的最优化实施,而国家课程最优化实施的唯一途径就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就是上好每一堂课。2000年课程改革初见端倪,2001年新《课程标准》正式出台,课程改革迈出了坚定的步伐,行走到今天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双流区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了“聚焦课程课堂 提升卓越品质”课程建设专项活动,在精细实施的过程中再度聚焦,推出了“4+X”课程建设项目。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始终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要把80%的精力投放在课堂上。课堂是教学改革最顽固的地方,只有抓住课堂,才抓住了课程改革关键点、生长点。在深入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们缺乏的不是课程改革的理念,缺乏的是从课程理念到教学实践的落地,要突破这一瓶颈问题,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是有力的抓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目标就是通过切实的评价与诊断,帮助教师积极地构建和应用新的教学策略,转变教与学的方式,通过评价从反向倒逼走向正面引导。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有效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用什么样的目光去审视课堂,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教学是推进课程建设、重构课堂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线教师评课,评什么?怎么评?我来之前对在座的一些老师做了一个评课问卷,我们来看看问卷的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我们了解到教师对评课的理解认识还存在方向性的问题,方向有时比努力更重要。如何评课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教学的家在何处——我们的教学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
完整的课堂教学至少要回答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只有这四个问题具有逻辑上和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说教学活动是完整的、专业的。如果只有“教什么”“怎么教”,而没有“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那么,“教什么”“怎么教”是没有方向的,就像一个人行走在没有目的的路上……走得太远,就忘记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显然,这不是教师的专业活动。我们来厘清这四个核心问题的关系——“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是目的,“教什么”“怎么教”是手段。教师只有明白了“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才能明白“教什么”“怎么教”。从刚才的问卷调查数据可以看出,80%多老师还认为“怎么教”是课堂的重点,而忽略了“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这两个目标性的核心问题。
那么,怎样明确“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呢?从学校课程的专业角度来看,目标系列可以分三个层次来探讨,我们要厘清三层目标关系才能清楚地阐明“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国家的教育目的或方针是最高一级的目标,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描述的是一个国家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大问题,它的表述是超越学科的、抽象的、总括性的表述。当下语文教材可谓百花齐放,“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版本教材将逐步被取代,国家为什么要用统编教材,就是要统一培养人的问题。学科课程标准代表着第二级目标,它是用比较笼统的语言描述一门学科的育人价值、学科素养或关键能力。教师确定的目标(单元或课时目标)代表着第三级目标,它是解读课标、教材、学情之后产生的具体化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因此更能用于课堂观察和课堂评价。将目标系列分成国家制定的目的、专家制定的目标、教师制定的目标三个层次,这不仅是为了学理上的清晰,更重要的是让人们认识到教学的确是一种专业,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活动从何而来又将走向何方。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也就清楚了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宿其实都是目标,没有清晰的目标意味着不知道“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也就意味着难以把握“教什么”“怎么教”的方向。而清晰的目标源于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标准是从学科的角度回应国家教育目的的落实情况,即学科的育人价值问题。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由此可见,教学的“家”是国家课程标准,教师理所当然要基于课程标准开展教学。我们的评课也是基于课程标准而展开的,也就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的一致性而展开。
目标是行动的方向,评价是目标的诊断。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是指我们的教学要遵循三级目标:即回应国家目标,解读学科课程目标,制定单元或者课时目标。在目标清晰的基础上,抓住教学的四个核心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表达自己课堂的价值诉求;脚踏实地就是指上好每堂课,而上好每节课就得不断追问自己:我为什么教?我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我怎么教,学生怎么学?我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通过这些的追问,教师就会自觉去研读课标、教材,学情,明晰课堂教学的目标,合理地取舍教学内容,思考教学方法,投放有效的作业去检测课堂学习效益,做到清清楚楚上课,明明白白教学。
基于课程标准和课堂的价值诉求,对接学科核心素养,结合我校“多元发展,人人成功”的办学理念,我们制定出棠湖小学成功体验课堂评价指标。(超链接评价指标)
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评价内容:
为什么教——“为什么教”源于课程标准,它要求三维目标有机融合,这个目标镶嵌在教师的全部教学过程中,隐藏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中。教什么指向于,怎么教指向于它,教到什么程度也指向于它。自始至终把目标当作一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指向目标的达成。
教什么(学什么)——这是指教师通过课标、教材解读确定的目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很多一线教师对于“怎么教”往往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而对于“教什么”往往重视得不够,研究得不深。(从刚才统计到的问卷数据可以看到只有40%左右的教师认为教什么很重要。)教什么、学什么取决于教师教学目标的定位、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整合,所以单元目标或者课时目标一定要定位准确,要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课堂目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指语文课程独有的,反映课程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语文知识、语文技能、语文技能。知识维度包括:字词、句子、语段、文章、作文;技能维度包括:认知、理解、信息提取、综合概括、推理、应用、分析、表达;能力维度包括:词汇辨析、语言理解、逻辑分析。而知识是技能和能力的基础,如果知识目标定位发生偏颇直接会影响技能和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怎么教(怎么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这是要解决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这个维度直指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的目标达成度,就语文学科而言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我们以帅老师这节课为例来谈谈如何评课。这节课首先看她“为什么教”“教什么”是否清楚,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8条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感受。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总目标是对四个学段的学生提出的总要求,是呈螺旋上升的要求。学段目标第二学段习作要求第2条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今天帅老师的课通过自己的课标、对教材的解读把课时目标确定为四点:
1.引导学生审题,会选择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进行习作。
2.学会抓六要素把事情写清楚、写完整。
3.对照习作要求自评和互评。
4、引导学生发现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出来,并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
帅老师的这节课“为什么教”和“教什么”是准确的,学生也清楚自己在学什么。她既遵循了总目标的要求,又落实了第二学段的要求,没有拔高要求。从这两个维度评价帅老师的课是成功的。帅老师是怎么教的呢?前导课20分钟,她首先通过任务驱动创设了写作的情景,然后提供思考版帮助学生打开思路选材,紧接着指导学生构思,学会写一件事要抓住六要素写清楚;接下来是提出习作要求,让学生自主习作;后导课20分钟,先让学生回顾要求,自评互评;再指导学生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她的教体现了教师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也充分体现了自主性。从怎么教、怎么学这两个维度去评价这节课也是成功的。
我们最后再从教得怎么样和学得怎么样去评价这节课:这节课反应了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因为她紧扣课标第二学段要求,没有超越课标;这节课也反映了教师的教材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调控能力;学生也在这节课中发展了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当然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对学情把握不准,教学基本功还需修炼等。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我们永远都在教学的道路上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评课的真正目的是要将我们的课堂价值追求转变为真正真实的行为,所以关键还得把评课结果反馈于我们的课堂实践。我们学校通过“四课”(新入教师亮相课、骨干教师竞赛课、名优教师示范课、中老教师经验课)活动,强化运用指标,评价课堂行为,倒逼教师课堂教学转型。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我们已经走上了一个光滑的冰面,冰面是理想的、没有摩擦力的。但是,没有摩擦力就不能往前行走。要前进,还是回到粗糙的地面上来吧。”我们评价也是如此,应该回归到课堂不断实践不断前行,让评价做我们的GPS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
文件下载:校本培训2——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如何评课
工作室介绍
<p> 毛凤鸣校长工作室于2014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