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个人优秀论文——肖靖_廖洪森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个人优秀论文——肖靖

文/肖靖  时间:2019-06-12  浏览数:581

初中《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探究

成都市双流区东升二中    肖靖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为此,教师要不断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和法治教使用较多。在具体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时,通常使用那些更加贴近生活和现实的案例,借此来给学生的思想道德以有效的引导。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案例教学法探讨:(一)、案例导入激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二)、案例教学激趣,提升学生的关注度(三)、案例的展示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四)、课堂点评和总结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教学效率    点评总结   内化延伸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关键途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为此,教师要不断转变自身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注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案例教学法初中道德和法治教使用较多。在具体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时,通常使用那些更加贴近生活和现实的案例,借此来给学生的思想道德以有效的引导。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案例法开展教学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

一、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价值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主要体现实践性、综合性以及思想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比较典型的案例分析,能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也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使用这种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例如: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涉及的信息与内容比较多,因此采用传统的方式讲授不利于学生的吸收,如果利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就使得整个教学的故事性比较强,让学生有种置身于其中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的整体质量。帮助学生理解事情道理。学生的生活基本上是学校与家庭两个部分,他们没有社会阅历对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无法真正的体会,如果利用案例的方式就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共鸣,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还要多引导学生去思考,看看讲到的知识点学生能不能很好的吸收,教师也可以多给学生一些提示,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在每一个案例的背后有怎样的含义,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锻炼。

  1. 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一)、案例导入激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先导,是乐学的前提。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巧设导人,如同演出一场戏,帷幕一打开就来个先声夺人,往往能把观众牢牢吸引住一样,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开端有情、提起兴趣,起到引人人胜的作用。因此,教师恰当地、艺术地运用好课堂导人,不仅能迅速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道德与法治课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这也是展现教师教学智,提高课堂效能的重要环节

    每一节课的教学关键是起始课,开始若是讲得平淡,学生自然就不会往下听了,使有限的教学时间白白浪费,学生无所收获。所以,教师应带着浓厚的情感去设计导入案例,要起到开门红的作用。学生开始有学习热情,后面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就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们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课堂教学效率也就会迅速提高上来。

    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首先应对教学中所涉及的案例进行精挑细选。这些教学案例通常是教师在以往的实践活动中或备课时收集的,通常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存在密切的联系,大多都是一些典型的人物、事件和热点之类的时政问题,所选择的这些案例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导人有法。

    (二)、案例教学激趣,提升学生的关注度

    发掘生活的素材,升华学生思想情感现在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可读性、趣味性已大大增强,但教材是刻板的,生活是鲜活的,五光十色的。授课时,我们除了要善于好好利用教材中的情感素材外,更要善于从生活中撷取鲜活的素材,才能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让学生充满激情,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统一。常言道,若是没有了人的情感这一关键,也就不会有人们去对真理的追求了。教师每每讲起道德与法治概念、原理等问题都应于情于理,把它的抽象性转化为生动形象之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本身要注重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把握案例信息的能力。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运用各种科技手段进行交流、沟通、收集信息热点已成为现代潮流趋势,教师如果不及时地更新教学案例,或是不主动积极地增加新的知识,那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就很难富有时代气息,对学生的课堂吸引力将会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就会降低。因此,道德与法治课教师需要掌握新技术,应能熟练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学会运用视听设备,掌握接收、筛选网络资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此外,还需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把课上好上活,把握上课节奏。例如,在教授《为什么要尊敬老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互联网资源中有关广西河池市都安中学莫振高老师的先进事迹,从而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内化。

     教师授课所选取的案例要尽可能地反映学校生活特色。只要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联系,教师就要及时地挖掘、整理并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内容当中。如果教师使用的这些事例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学生会感到很新鲜从而充满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教授《少年的权利》内容时,讲解有关“保护隐私权”的知识时,可以引入学生在学校常遇到的情况,如有些学生偷听别人对话、偷看他人手机短信、偷拆别人信件等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不良现象;在学习“维护人格尊严”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校园里普遍存在的给同学安花名、起外号、倚强凌弱欺负人等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现象。学生通过讨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这样收到的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只要选取的案例得当,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案例的展示和理论知识的学习。

        选好案例之后,教师还应将这些精选的案例用正确的方式适时地展示给学生。在具体展示时,应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应有效激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深入探究的热情,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带着对案例情境的感知去探讨课本的理论知识,并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拓展思路。

    学生在对案例有基本的认识后,就开始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这一环节其实是联系案例实际去探索理论知识的过程,带着案例去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理论依据。通常,教师可采取列提纲的方式将理论知识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自学解决简单知识点,并掌握学习中的疑难点,当然,也可以采取让学生之间讨论的方式来学习理论知识,如果在自学时或讨论时遇到了疑难点都可以记录下来然后反馈给老师。教师掌握这些方面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指导,再给全体学生精讲讨论时的疑难点和重点的理论知识,这样就能为学生扫清理论知识的障碍。

    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思维也会跟随着老师的想法进行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还可以在课堂内开展一次辩论比赛,让学生们可以自由的选择观点,讲道理并摆明事实,例如让学生开展一次“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辩论赛,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提出问题之后,就要开始分析问题了,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案例,自主的思考提出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当学生们讨论完毕之后就要在学生分析案例的基础上,选择出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走上讲台,提出自己的看法,接着由不同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多方的讨论与研究。教师要对整个讨论的过程进行记录与评价,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给出不同的回答与解释,让学生认识到如果父母做出了不道德的事情,我们也是要进行批评与阻止的,只要是为了父母好才是真正的孝敬父母,如果父母触犯了法律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课堂点评和总结

    历经前几环节的学习之后,教师还应进行及时的点评和总结,针对此次案例讨论和教学中的优缺点以及问题的疑难点等,教师应做好客观的总结和分析。同时,对于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所凸显的问题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以实现让学生能够真正运用所学的道德和法治的理论知识解决时政焦点、社会热点以及其自身实际问题,这样就很好地实现了对所学知识的内化、拓展和延伸。

    教无定法,利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人学习探索活动中,让他们去实践、去感悟和理解社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达到道德与法治课的知、情、意、行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各种有趣活动配合案例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把活动情境引人道德与法治课堂,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真正达到形真、情切、理富,让学生真切地体验,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更精彩。

     

     

文件下载:双流区名教师廖洪森工作室个人优秀论文——肖靖

工作室介绍

<p> &nbsp;&nbsp;&nbsp;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