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教学(论文) 杨应芝
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教学
双流区双华小学 杨应芝
摘要:音乐和舞蹈就像人的血脉和骨架,相偎相依,不可分割。都是对艺术美的传递,音乐陶冶人的情感给人听觉享受,舞蹈美化人的体态给人视觉盛宴。小学是树立人格气质,学习美育的重要基础时期,选择适合他们学习的艺术教育方式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分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音舞结合的原因、优势及促进小学低年级学生音乐学习所需的能力、方法方面阐述音乐舞蹈结合的优越性。并总结实践教学过程中运用音舞结合教学的结果。综上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运用音舞结合教学能使学生学得更快、更轻松。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教学
引言
在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影响下,音乐和舞蹈的关系研究现已进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从探索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关系、相互作用过渡到了实践运用探究阶段,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在艺术教育的质量水平。然而要正确科学有效的将音乐与舞蹈结合并运用于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得到二者结合的果实需要教师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综合且灵活地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加上学校教育设施的完善,家庭与社会的辅助教育。但其关键还是教师的专业技能主导作用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本文重点研究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对音乐课堂的作用。需要的教学能力、方法。在小学低年级运用音舞结合教学符合音乐课程标准下的学段目标即:义务教育分为3个学段,1-2年级、3-6年级、7-9年级。对于小学1-2年级学段目标是采用舞蹈、短小歌曲、图画、活动与游戏结合的多种手段,培养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1] 小学生个性特点:活泼,易动,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模仿能力强,注意集中时间短。音乐课堂上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教学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就像达尔克罗兹说的: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人类的情感是音乐的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 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2] 舞蹈和音乐是树与根的关系相互作用、表现、成长。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诠释。教师将小学低年级音乐教育“你教我唱”的教学方法改变成音舞结合的综合动态教学模式,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实效。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调查法、教学实践法、分析法、观察法。
一、小学低年级需要音舞结合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乡土性内容为辅,游戏活动形式为中心,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但要真正的实现它是漫长的,还是避免不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学习成为考大学的工具,从小开始学习舞蹈、钢琴、古筝、绘画等考级内容,为的是能在高考加分。初高中学习是为了帮助文化成绩差的学生考上大学。大多数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几乎是对音乐乐理知识的讲授,背景的解读,歌词朗诵,然后是你叫我唱,复习巩固,总结。完全是固定模式的教学,小学生的个性被束缚,难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学生更不会用音乐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情感。
受社会环境影响,现在的小学生都非常喜欢流行音乐,说起徐良、许嵩、蔡依林他们都津津乐道。而对于学校里面民族、传统的内容不感兴趣。这个现象在小学中高年级已经非常普遍。研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小学低年级基础阶段的教学中形式呆板、内容无趣、加上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对音乐课堂缺乏兴趣。所以要达到音乐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必须从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开始。
因为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中的主导者,所以教师的音乐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运用相关艺术的能力,对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由于一些学校对音乐课重要性的忽视让其他主科老师代替专业老师教两科,导致一些教师专业知识不好,似懂非懂。还有些音乐老师专业知识好但是不知道怎样将自己有的和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还有教师对姊妹艺术美术、舞蹈不懂导致音乐教学缺乏活力,学生难以领会音乐的价值与魅力。
大多数音乐教师还是意识到了音乐与舞蹈游戏的融合作用,但是放出去了收不回来,就像马儿需要出去吃草,如果训练不好飞奔出去就很难驾驭了,或者放的太小学生还是体会不到就收了回去,这样的教学也不能获得知识。所以把握好放出去,放多大与收回来这之间的度是个难点。
(二) 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1、音乐与舞蹈的历史起源
从音乐和舞蹈的起源看,舞蹈的舞姿和音乐的节奏是劳动所赋予的。在古代社会中音乐最早萌芽应该是在集体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节奏的呼喊声。最初的舞蹈动作是由身体移动的简单节奏与旋律组合而成。我国在古代文献常常称的“乐舞”就是舞蹈、音乐结合在一起简称。[3]
2、音乐与舞蹈的共同点
舞蹈和音乐结合的基点是节奏。在原始社会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感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舞蹈随着生产劳动的产生而出现。无论哪一种劳动都与节奏动作联系紧密。肢体都是要活动的,拍手、踩踏,在不断的重复连接中有规律的节奏就孕育而生。再加上木棍和敲打石块或呼喊,最早的舞蹈音乐就产生了。在现代训练残疾人的舞蹈节奏时就是通过敲打地板产生的振动让残疾人体会音乐的强弱。所以舞蹈需要适合的节奏来配合。音乐和舞蹈有相同的节奏特性,与舞蹈结合才最轻松、最契合。
3、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发展
被音乐界和舞蹈界称颂的音乐舞蹈结合佳作《中国革命之歌》、《天鹅湖》、《红色娘子军》、《复兴之路》、《东方红》。他们将舞蹈的内涵与适宜的音乐完美结合,传递着美与希望。观众情绪高涨,相传久远。可见音乐与舞蹈在对美的追求上是有着共同点,他们和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血脉关系,是艺术能力培养的左膀右臂,音乐是一种听觉感官艺术形式,而舞蹈带给人们的是视觉上的欣赏。[4] 音乐与舞蹈的结合使艺术世界变得五彩缤纷。
(三)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思维发展方面具有模仿能力强,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小学生天生好动,具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所以舞蹈的动律节奏和音乐的趣味教学结合符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四)新课程标准
小学阶段1-2年级的学段目标是采用舞蹈、短小歌曲、图片、活动、游戏结合的综合手段来培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5] 将音乐节奏、旋律在身体运动中伴以活动的形式表现,并运用与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形式与在教室里面规规矩矩学习相比,学生会学的更轻松,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其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二、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教学的优势
(一)音乐感知能力的提升
21世纪经济高速发展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音乐课程改革必须改变呆板的“你教我唱”模式。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提出“让孩子在愉悦轻松的游戏中即兴地、主动地,歌唱、舞蹈、演奏”。[6] 将柯达伊手势(见附录一)运用实践中发现,用手势音阶来表演歌曲的旋律,比单纯的你教我唱模式会获得更多的情绪体验,在孩子心理形成音的高低位置映像,帮助孩子歌唱音准的把握。歌曲不拘泥于形式,可以站着可以坐着,甚至在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可以一边比划一边走动。边歌唱边舞蹈,积极参与,同学教师共同快乐学习。通过身体的律动去感受表现音乐,可以平复紧张胆怯的心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际能力,树立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舞蹈动作的协调利于智力的开发,有利于思维、认知、记忆的发展、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二)音乐舞蹈结合与各种教学法吻合利于教学
被大家传颂的手语舞蹈“感恩的心”和“相信自己”是通过手指的律动来传递音乐情感的典范。以不同的手势来表达不同的音名。柯达伊就是用不同的手势(基本音阶)来绘制旋律的高低起伏(附录一)。音乐是通过舞蹈动作的流动表现的,都是用视觉艺术传递音乐旋律。所以音乐舞蹈的结合与科尔文手势教学法在形式上是一致的。
所谓体态律动是指一种有音乐伴随的身体运动教学法,受音乐启发,使音乐和运动之间相互补充。音乐用身体的动作来加以解释,身体的动作带有乐感,目的是更有效地利用听觉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发展其生而有之的音乐感。[7] 音乐与舞蹈历史悠久,包括了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人文、风貌。所以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了解一个民族、国家,风土人情的重要途径。将舞蹈融入音乐教学课堂。把有代表性的各个民族舞蹈动作、国家地区舞蹈动作用一种简单、精炼、即兴、容易掌握、富于变化的方式展现。边唱边舞,形式多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也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了解各种音乐元素,体会民族特色文化。这与体态律动的形式相吻合。
节奏是舞蹈与音乐结合的桥梁,音乐代表的节奏、旋律加上肢体的配合组合而成舞蹈。正因为有节奏的强弱、快慢对比舞蹈才如此动人。将音乐中的节奏旋律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身体的参与,柯达伊的手势配合来丰富课堂,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
(三)综合课程的体现
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包括艺术课程。它是一种兼融、广域、融合的教学形式包括了看、听、说、画。它综合了舞蹈、音乐、绘画的内容,通过在艺术生活、文化情感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形成完整、多样、直观的艺术能力,使艺术课程有新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能很好的发挥艺术课程提高学生感知、体验美的能力。由于小低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限制在音乐课堂上综合运用舞蹈、音乐,让他们手、眼忙碌起来就没有时间去玩其他的,积极参与学习,体现了综合课程的价值。
三、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需要教师的能力及方法
每个人都有着个体发展的阶段性、顺序性。小学低年级是刚刚从幼儿园进入的,对教学的要求是要符合学生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活泼好动、爱表现、向师性、更倾向与用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喜爱与不喜欢的心理特点。改变高压,单一的教学模式,使舞蹈与音乐融合。让音乐课堂轻松愉快,使学生动起来参与进来是很必要的。下面就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中音舞结合教学所需的能力及方法进行谈论。
(一)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需要教师的能力
1、小学音乐教师的舞蹈能力
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决定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引路人。学生音乐学习的引路人是音乐教师。所有音乐教师的音乐能力决定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程度。将音舞结合的重要路径是音乐教师舞蹈能力的增强。同时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知识的牢固,能将音乐与舞蹈自由、灵活、完美的结合。可以选择律动感强、节奏明显、短小适合小学低年级学习的音乐,再配上简单的舞蹈肢体动作。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平时的训练学习,领悟舞蹈与音乐的契合点。掌握几个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节奏特点、音乐特点。对儿童舞蹈特点规律的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
2、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能力
音乐与舞蹈用各自特有的方式表现艺术。音乐让人感受情感和意境主要是通过“听”。舞蹈抒发情感主要是通过人体在空间位置的运动来表现。信息社会的到来,使教学手段得到改善,多媒体教学在音乐和舞蹈中被运用。在音乐与舞蹈教学中播放视频,通过具体形象的画面,让视觉来理解分析内容和含义,比通过声音感知信息迅速的多。所以采用看、听、肢体动作相结合,效果肯定与平时不同。因此需要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设计好课件使舞蹈的视觉动画与音乐更好的结合。
-
即兴能力
在小学1-2年级学生上音乐课时,让他们把听到的、想到的用即兴动作大胆的表现出来。比如在教《动物说话》《小蜻蜓》歌曲时,即兴的编创几个贴近生活的动作让孩子们跟着音乐学习。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乐。在学会歌曲的同时锻炼了身体的协调能力。对于学习的即兴动作及时给与鼓励表扬,微笑,拍一拍肩,摸一摸头,孩子都会觉得在夸奖他。教师在课堂中的即兴发挥有利于教学机智的提高。
(二)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需要教师的方法
1、有意识性的由舞蹈引出音乐
优美的肢体语言传达音乐内涵,能够使音舞结合表现的淋漓尽致。用肢体的律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快乐元素,培养他们体会快乐,表现音乐的欲望。边歌边舞可以帮助活泼好动,以形象直观的孩子传达情感表达情意。一首歌曲老师要仔细分析它蕴含的舞蹈内容。由舞蹈动作辅助孩子歌词的记忆,同时在学习音乐时让学生直观感知歌曲的美妙。比如上《我爱雪莲花》一课时深入理解歌曲意境,将曲调的热情与奔放、清新优美、明快活泼以及借物抒情表达小朋友赞美边防战士,热爱边防战士的真挚情感。通过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垫步、踏点步、进退步、一步一点。基本动作:柔腕、翻腕、托帽手、绕腕、点肩式、移颈[8] 动作表现出豪迈中的细腻韵味。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活泼优美、步伐轻巧、婀娜多姿的舞蹈中想象新疆的风土人情,边防战士的英勇潇洒,感受音乐的韵味。不仅可以让学生切实的体会音乐,而且可以勾画出他们心中的新疆图景。不仅学习了歌曲,也培养了孩子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2、利用舞蹈动作帮助歌词记忆 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用生动、形象、有趣的舞蹈动作来设计表现歌词,能很好的克服小学低年级学生记忆歌唱的困难。例如在教授一年级歌曲《其多列》时,歌词复杂繁多难以记住。老师可以根据歌词设计舞蹈动作,充分利用体态的律动来辅助歌词记忆,比如我设计了“上山坡”与“捡竹叶”[9] 两个动作。学生很快的记住并理解了歌词,学习时兴趣很浓,还能够用非常可爱的肢体表现这两个动作。在学生们轻松愉悦的活动中记住了歌词,而且不容易忘记。所以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编排创新的肢体动作与音乐完美融合,使课堂完美进行。
四、小学低年级音舞结合教学的实践结果
我在教学期间教的是一年级四个班。由于本身喜爱舞蹈,所以我对一年级一班、一年级二班进行的是音舞结合教学模式。一年级三班、四班是按照传统的“教唱”模式。学期结束后对两种模式进行了总结对比。
小学一年级都是从幼儿园刚刚进来的,四个班级音乐基础都差不多。第一学期的第一个周我对他们进行摸底教学,都是以游戏,视频动画音乐为主。第二周进行了音舞班(一班、二班主要采用音舞结合游戏为主教学模式),教唱班(三班、四班以教唱为主活动为辅教学模式)授课。
在音舞班每首歌曲我都会加上简单的舞蹈动作或律动以活跃课堂气氛,辅助学生记忆歌词。在每节课开始和结束时都会让学生跟着视频跳《身体音阶歌》比如:在教授《多么快乐,多么幸福》这一课时,首先示范几个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踢踏步并让学生跟着音乐模仿。同时介绍藏族舞中踏步的来源。这样不仅使学生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而且有了音乐学习的兴趣并拓展了她们的音乐文化知识。受到音乐的熏陶和感染更浓。还进行大量的音乐游戏如:小猴子爬树,课前准备小猴子的贴片,上课时发给表演的同学。老师先弹奏1-6小节,在弹奏16-18小节,19-20小节并提出问题注意分辨音乐的旋律那句越来越低,那句越来越高,那句像猴子从树上溜下来。老师启发学生用双手在身上左右手交替一拍一次绕到头顶,来表现爬树。相反的动作至上而下表示下树。在7-15小节引导学生想象猴子生活中的动作并表现出来,最后把音乐串联连起来,让学生根据节奏的变换来动作。[10]
在教唱班主要是按复习-导入新课-教唱新歌-活动-总结的模式进行。经过一个月的教学音舞班的学生对上音乐课有种期待的感觉。而教唱班的学生对音乐课是很平淡的反应。为了实践证实我的音舞结合教学法我在以后的几个月还是继续按照这样的模式进行。
为了验证我的音乐结合模式我对两组模式班级进行了复习。音舞班不仅能以饱满的情绪演唱歌词,而且还能把所教的歌曲全部完整演唱。大部分学习还边唱边跳,到了下课时间还意犹未尽。但是教唱班的大部分学生不能背唱歌词,少部分不知道怎样唱。经过复习我选择了二班作为实习验收课堂展示的班级。在这堂试讲课上我运用音舞结合教学。学生不仅轻松愉快的学到了知识,而且充满了对音乐的喜爱。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对比充分展示了在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上音乐与舞蹈结合是有益的、成功的。
五、结语
奥尔夫说:“原始的音乐是和舞蹈、动作、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单独的音乐。”[11]舞蹈是音乐的骨架,音乐是舞蹈的血液。舞蹈与音乐是一对亲密有爱的姐妹,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新课程标准下要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12] 舞蹈是最能代表民族文化的东西,加上刚从幼儿园进入正规学校教育的孩子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所以音乐的美妙结合舞蹈的灵动,会使活泼好动的学生轻松愉悦的了解多元民族音乐。教师运用音舞结合教学的能力是丰富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还能改善一年级音乐教学困难现象。
本文对小学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音舞结合教学的原因、优势以及在基础阶段的作用,并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总结了音乐舞蹈结合所需要的能力、方法。由于笔者的学识和能力有限,该研究也是在短期调查中完成,本文呈现的音乐课堂教学现状,音舞结合的优势分析尚有不少疏漏。所给出的能力及方法建议也还有许多需要斟酌的地方,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继续关注这个课题,坚持总结创新,走进教师与学生,走进课堂,更真实的把握影响音乐教学有效实施的因素,将音乐与舞蹈更完美的融合,来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5] 蔡梦,金亚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指导音乐[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15页.
[2][7] 伊爱青.当代优秀音乐教育体系与教学法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72页.
[3] 谢如晶.解析音乐节奏与舞蹈之间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1(14).
[4] 王晓英.浅谈音乐与舞蹈的关系[J].大众文艺,2011(14).
[6] 周佳谞.浅谈在低年级唱游教学中引入民族舞蹈[J].儿童音乐,2010.
[8] 孙娟.新疆舞教案[J/OL].http://res.hersp.a785b/content/1118416,2006-03-9.
[9] 人民音乐出版社教育编辑室,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M].四川: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10页.
[10] 袁善琦.儿童趣味音乐教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18-19页.
[11] 王永利.如何上好五年制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大课——以临沧师专为例[J].大众文艺,2012.
[12] 章连启,谭天静,张亚红.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页.
文件下载:小学低段音舞教学论文 杨应芝
工作室介绍
<p>双流区名教师(陈双)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是双流区首个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