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婕工作室学员阳会琴论文(一)
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我们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去年接了一个一年级新班,孩子们的英语都是零基础。学期初,孩子们见了我都会主动说“Good morning”“see you ”,有的孩子老远跑过来,只为说一句“老师好”。可二年级了,孩子们不再积极主动地说英语课堂上也比较被动。回顾近期面临的教学困境,努力思考,寻找原因,总结几点与大家商讨:
一、 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学科面对新鲜事物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爱因斯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英语以其陌生的面孔,异样地走进学生当中,他带给学生全身的好奇感。学生为自己吐出的每词,每句而兴奋,激动。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
新标准英语教材以其丰富的色彩,富于变化的节奏,悦耳的英式音吸引学生,说说唱唱玩玩中通过角色表演,游戏活动等形式习得大量言语。而教师因初次接触教材,对大纲认识的浅薄,教学上不能很好把握等,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闹着玩”。初次接触教材,教师对教材的灵活性,意图不能领悟到位。他们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设计各种活动丰富课堂。如:动手做贺卡。教师往往在还没讲完步骤,学生早自愉自乐地通过自己对图示的理解动手又动口。课堂成了一典型的美术小制作。组织上存在的缺陷外,这样的动手是否值得要用大部分宝贵的课堂时间来完成?
2、“光练嘴皮子,不看书”。为了提高口语,教师化了大量时间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讲干喉咙,耗完学生精力,铃声一响,大伙齐松了一口气,教师这才记得需打开课本问学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从他们捧着课本迷惑的眼神,委屈的神情中不难得出:我刚才明明会讲得,怎忘了?书上哪有?我怎不认识他呀?教学目标有听说认读,但大多数教师都没注意认读目标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放任这种现象持续?作为学习的载体我们还可以熟视无睹吗
3、“动中乱”。教师不遗余力的采用各种组织方法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游戏采取自由结对就是其中一例。于是我们常可以看到有几个围在一起,有好几个单干的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的,甚是热闹。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流于形式”频频在课堂上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现象。若不是学期回头评价,我们很难发现和掌握学生学得的状况。现状表明:这样的循环教学很糟。很不扎实。起初师生还是感觉轻松,随教学内容深入,就出现大量难题。学好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能读懂课本。针对如此情形,我们在学生入门时必须落实好这几点。
1、让学生了解现代语言的重要性。明了学习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引入课中教师要尽量丰富生动讲一些有趣味性的故事来说明英语的重要性。
2、注重学生在开始阶段对基本发音,书写,朗读等习惯的培养。不求速度,但求精,准。
3、给予学生明确的期望值,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学习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需要不断付出劳动的工程。要相信学生,肯定他们是一定能不断成功的。
教学,开头容易,过程难。经过引入我们发现:原有的最初的学习高温已急剧下降。原始的兴趣随着学生对他的熟悉渐渐地不复存在。我们体会到:语言知识本身具有的魅力,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驱动力,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能源。
二、 持久兴趣
1、 进入了二年级,由于一年级认读不抓实,课堂出现可各种时尚病:
1)“喧宾夺主”。教师尽量用简易语言组织课堂时,学生却听得悬乎,有自个儿画画的,有低头写东西的,有做小动作的等等。教师迫不得已,改成演“独角戏”。
2) 有问“逼”答。教师在教学深入过程中,发现抓实知识的重要性。为了改变教学现状,从现在抓起。于是课堂上出现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站起来,穷问不舍,最终还是自己“摊牌”。这些问题的根本在于设计的太玄,教学过程没能让学生可以拾级而上。
3)问而“避”答。为培养学生质疑,教师很难把握得了“度”。学生举手追问,教师穷于应付,留个台阶给自己:大家自个找答案,看谁厉害。结果是学生无所适从。这种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不透,依赖现代教具,却只能“顺流而下”。
4)“照本死用”。课本知识还没掌握,我们还怎样拓展?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抓课本语言时,练了又练,教学辅助手段少之有少。“教具少,做教具繁”成了我们的理由。在调查中笔者发现51、6%学生说,从没见过老师在黑板上画过简笔画;67、2%学生说,老师在课堂上常见的只是几张卡片和一台录音机。45%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提供实物和设置情景。我们的学生在沉闷贫乏的气氛中,学得如何?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 思考与对策
1) 立足课堂,向课堂要实效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兴趣。学科分配的时间都较紧。我们教师只能向课堂主战场取成效。采用“目标性”的任务型课堂教学,便是我正努力摸索,改变现状的教学模式。教学的“任务”,就是做做事,它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如何沟通信息,着重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它贴近生活经历,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欲望。任务的执行注意任务完成,即在交际中解决问题。他的结果是评价任务成败的标志。有了明确的师生角色,任务目标,必要的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创设的任务执行环境等组成的部分就能进行有意义,自由的练说性目标。现四年级课本游个话题。在教学中我采用任务为主体,其他活动辅助的教学形式。除此之外,有学生爱好调查表,服装设计表,展示会,购物节等。无论是个人独立操作,小组合作,个人研究或集体讨论等。我先分层让学生掌握所用语言,所需道具,慎择任务主题,尽量贴近实际生活社会。布置具体要求安排好活动形式,随时提供援助,总结全面评价他们的成绩,在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中,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无形中调动学生的言语资料库。在实践中他们学会自我评价,由此产生的成就感又转化为无穷尽的学习后继力。
2) 分层教学,减缩差距。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
A、 分组编排,因材施教
教师通过几句最基本的交际语言,观察个人口语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以求最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学生不断上进。
B、同一情景,各说其能。设计情景考虑每人差异,使他们都能言其所能言,言其所爱言。
C、各种评价要求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自然有多有少,放置不同要求。如:期末来临时,为鼓励学生查漏补缺,主动复习以此作为总结性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取手拉手一对一帮扶活动,好的同学帮助后进生有效果,就可奖小贴画纸。这么一来,优秀的学生更起劲,后进生生也来劲了。“跳一跳摘到”的效果出来了。教学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通过他们体现知识。
3)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完成英语教学和培养兴趣的根本保证。情感是打动人的心灵秘诀,是打开人的心灵的一把金钥匙,是人行为的内在力,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师生间接触,看法,需要无不包含情感因素。没有师爱生,生尊师,就不可能有良好的学习氛围,顺利进入角色。而乡村学生回答:我不喜欢英语,太难了,可我喜欢见到英语教师,她让我快乐,这不正说明师生关系的可利用性。无论是对语音的兴趣还是对教育者的喜爱。我们没有理有错过任何一个有潜力可挖的机会。教师爱学生,从自己的人格影响和发展学生,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 英语课堂的延伸,拓宽 可给孩子们讲讲英语绘本,播放英语动画片,拓宽孩子们的眼界。
出现教学危险信号,我们不能任其发展。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回头看,找症结。只有在把握准理论下,不断学习新标准,摸索教法学法,用理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感悟真理,真正地为学生培养英语持久兴趣。相信在不断克服探究实践后我们一定能为成绩而兴奋。
参考文献:
刘显国主编 中小学教研手册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2018年谯婕工作室学员阳会琴论文(二)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并发症”
小学,作为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承担着如何“启蒙”,如何带领学生“入门”的重任。我在近16年的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结合同组教师的建议,把打好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初步交际能力,教给学生最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作为本阶段的英语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课程改革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学生优势互补,增加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求语言,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特点,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要真正地使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起来,绝非易事.导致折中抵消的原因并不在于小组合作学习本身,而在于一些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下面就英语课堂教学中一些合作学习的“并发症”作些剖析,提出商榷之言,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不科学----优等生与学困生分配不均。
我在教《新标准英语》(一年级下册)M4时,教师说:“work in groups(前后两桌同学),分别对黑板上单复数词语提问,分别用:‘What are these?’和‘What’s this?’句型进行表达。”合作开始了,有的小组由于都是优等生(或中等生),讨论积极,气氛热烈;而有的小组由于基本为学困生,“静悄悄,轻无言”;有的小组学习基础差别较大,参差不齐,课堂成了优秀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学困生则成了旁听生。
应该说,在教学中,采用前后桌同学组合成为一个学习小组的形式,简单、省时,但却忽略了这个问题:这四个学生的整体基础如何?小组合作学习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活动,它除了有“小组合作交流”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小组优化组合。”学习基础不一,水平参差不齐,势必会使学习基础较弱的学生丧失自信心,从而在交流中出现无话可说或人云亦云,这就失去了小组合作的意义。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兴趣、性格、背景、教学内容的特点等方面出发,对全班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组。尤其小学英语是一门活动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合作小组的建立应该是学生英语能力资源的一种整合。这里的英语能力绝不单指口语能力,更多的包括学生在语言、逻辑、空间、身体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智能特长。只有把这些因素综合加以优化组合,才能使每一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中一展身手,看到彼此的特长,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和互助合作意识,进而实现小组成员互助交流,彼此尊重,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二、小组合作学习分工不到位----各扫自家门前雪。
本期新标准英语二下,我发给每个学生一张表格,请同学们开展小组讨论。两个同学以“What food do you like?”的句型开展询问,其余两个人,一个人记录,一个人统计,最后让学生从表格上发现了什么。合作开始了,学生出现或争当角色,或相互推委,好不容易分工完后,“问”的只管问,“写”的只管写,“统计”的无所事事。轮到汇报说说发现的结果时,小组又是一片寂静。
这里虽然出现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但由于教师分工不明,只是布置学生询问,记自己的任务,询问完了,记录完了,小组合作也完了。这样的合作学习,没有体现出互助合作,没有发挥好集体的智慧,没有思维共振和创造性的碰撞,从而使小组合作学习没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对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明确分工,“因生而宜,力所能及”,在每个小组中设立组织者、联络者、记录者、汇报者、激励者等角色。当然,折中成员分工是不固定的,可根据小组人数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增设和合并。实践表明,只有分工明确,职责到位,学生才能借助集体智慧。寻求最佳效果,真正做到合作中学习,学习中合作。
三、小组合作学习时机不恰当----无的放失,无所事事。
在一次英语课中,我让学生读完milk ,juice ,water这几个词语后,叫学生开展小组讨论,看能找出什么规律,分组学习开始了,学生并没有交流的激情,大家面面相觑,无话可说.
呈现问题后,教师并没有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便立即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脑子里没有任何思考,没形成任何发现,因此也没有任何东西交流.合作学习之前,我们必须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尤其是涉及到语言现象,语言规律的,更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独立观察,思考.只有当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合作,这样交流起来才有实质内容.否则,就如水平浮萍,落不到实处.长此以往,学生由于只有小组合作学习而缺乏独立学习,自主能力丧失,得不偿失.
四、小组合作学习时间不充余----蜻蜓点水,草草收场。
视听学习是我惯有的一种方法。每周四早读课,我都给孩子们上绘本。上周四学习《lots of nuts》。我请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扮演角色,配上声音。就在学生积极参与时,由于时间关系,教师只能匆匆中断了合作,听任老师的摆布。
众所周知,合作学习的内容是具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的合作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势必成为一种走过场,这个教学案例设计别具匠心,正是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发挥学生表演特长,拓宽学生思维空间的绝佳机会。但由于时间不足,学生的合作或不深入,或一半而止,白白的浪费了这一极好的口语练习时机。要真正实现小组有效合作,确实使学生以合作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必须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否则这样的合作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作为教师,不必担心由于过多的讨论时间而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进度,事实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锻炼的空间更大,发言的积极性更高,能让学生实在地多获得一点知识,实在地多提高一点水平,这点“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
五、评价不全面----东边日出,西边雨.
汇报时,小组成员站起来,一开口便“I think…”或“我觉得……”是“I”而不是“We”,是“我”而不是“我们”.而教师的评价也常常是“Very good! Let’s clap for him/her!”
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就是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个人成绩为标准,以学生个人为奖励对象,以成员个人竞争为主的评价方式,从而促进组内成员的互助与合作,实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最终目标。如果合作归合作,评价归评价,合作时是集体智慧,评价时却是个人才能,这样顾此失彼,势必会打消小组内其他成员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小组合作的意义。当然,并非说合作学习就不能表扬个人,对于那些在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我们也不能吝啬自己真诚的表扬,赞许的眼光。只有兼顾到个人,同时又更多地照顾到小组整体,才能确实调动起每个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使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期望和定向,增强“利益共同体”的集体荣誉感,最终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
小组合作还有很多值得探讨、思考的地方,要实现有效的合作学习,还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积累,一尺一寸的努力。正如医生诊断病情一样,只有对症下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才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同样教师只有时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一定能够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使合作学习焕发出新生命力。
工作室介绍
<p> <br /> </p> <p> 双流县名教师谯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