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还校园一方净土
传承传统文化,还校园一方净土
吉白 棠湖中学外语学校
四川,成都610225
摘要:校园本是一方净土,承载着莘莘学子的未来,是知识的殿堂,是梦想的沃土。但遗憾的是近年来不少中小学被校园暴力的阴影所笼罩。许多孩子在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中成为了浮躁社会的牺牲品。花季如何远离暴力,校园如何远离欺凌成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由于中小学生年龄尚小并不具备完全民事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完全的民事、刑事责任。从法律层面讲,他们几乎是不被惩[1]罚的,因此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道德的作用,积极应对校园暴力,对中小学校具有普适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校园暴力;成因;解决方法
校园是让人充满着无数美好的回忆,是希望的沃土,是人生的开始;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是学生接受教育、增长知识和才干的地方。本应远离暴力事件,但我们遗憾地看到不少中小学被暴力的阴影所笼罩,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有老师打学生的,有学生打老师的,有学生打学生的,也有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行凶闹事的,给宁静的校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联系在一起,似乎学校不再是读书求知的场所,而变成了一个暴力横行的角斗场。校园暴力,最近又成了此间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现在,摆在教育者、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学生走上了违纪甚至犯罪的道路?花季如何远离暴力,校园如何远离欺凌?
面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暴力和软暴力事件,除了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之外,应该加大道德的“内律”作用。由于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并不具备完全民事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完全的民事、刑事责任。从法律层面讲,他们几乎是不被惩罚的,因此充分发挥传统文化道德的作用,积极应对校园软暴力,对中小学校具有普适性。
一:校园暴力成因分析
1、个性张扬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
独生子女日益成为学校的多数,单亲子女、隔代教育儿童在学生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很多学生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因没有得到恰当的教育,而在人格上出现争强好胜、自我中心、报复心强或怯懦、逃避、承受能力差等不良倾向,这成为他们施暴或被施暴的重要原因。由于放纵,孩子个性中的很多弱点被淡化忽视,许多违反行为规范的举动被认可甚至纵容。这些小错的点滴积累,慢慢地养成了孩子个性中的偏狭自私与冷酷,从小到大,在相当多的孩子的脑海中,就没有贮存过关爱他人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这种极端的个人中心思想,养成了孩子惟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偏狭性格。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立刻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的愤怒的残忍的“江湖仇杀”行为。
2、学生的道德观念淡薄 ,不能明辨是非。
未成年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想法幼稚单纯,心理认识水平低下,无理想追求,无成熟的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严重缺乏,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性质,而且行为具有盲目性,情绪易于激动,性格急躁,重友谊,讲义气,好感情用事,容易因冲动而使用暴力手段,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教育惩戒功能丧失后的放纵
当教育民主被哄抬到一个不切实际的高度之后,教育就成了一个什么人都可以指手画脚的行业所以,绝大多数学校再不敢轻易地处分一个学生,哪怕这个学生已经无恶不作。更有的省份干脆由决策机构下文来统一规定,彻底废除中小学校沿袭多年的最高处分——开除。然而,失去了必要的惩戒功能后的校园,因为没有了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里斯利剑”,一些原先收敛的恶行便都敢于公开表现出来。
4 、教师权威地位颠覆后问题归属的误判
与教育惩戒功能的丧失同步的,是“师道”的尊严扫地。在以往的社会中,教师拥有社会所赋予的绝对权威,能够行使包括体罚学生在内的各种权力。学生则被要求尊师重道,不折不扣地听从教导。不难发现,权威时代是极度漠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个体权益的。正因为如此,随后的教育改革便提出了师生关系等、要给学生尊严的主张“,学生主体”思想也开始被广泛倡导。
5、对强权政治、黑恶势力、暴力游戏与灰色文文学的认同与膜拜
相对于书本的说教,游戏和影视文学以其鲜明生动的形象特征,在更宽广的思想空间上影响甚至左右了青少年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暴力游戏的快意杀戮,港台影视的黑社会英雄,在青少年心底播种的就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对邪恶的认同和膜拜。这种建立在非理性基础上的认同和膜拜,内化后又成为了部分“问题少年”处世的准则,使得他们在待人接物等多方面都体现出一种对主流社会的反叛和仇视。因为反叛,他们便只想依照自己的规矩行事;因为仇视,他们便采用极端的手段来对待他人。
二:如何让校园远离暴力与欺凌?
实践证明,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主要不是青少年本身的问题,而是他们成长环境中的不当教育、不良文化影响所造成的。因此,要让校园远离暴力与欺凌,彻底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题,不仅需要做好学生矛盾的化解工作,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警校共建齐抓共管;更需要进行教育改革和社会文化的净化,我们必须要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文化品位,为青少年撑起一片文化"艳阳天"。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腐蚀人的思想,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甚至会使人丧失健全人格,误入歧途。笔者根据本校特色,班级情况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
1、倾力打造书香校园,用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青少年的心灵
我校开设从小学到高中的国学经典课程,全面开展“书香校园,愉快学习”的读书活动,。采用自编特色教材:《国学经典读本》(十二年制),《国学经典集萃(小学)》,《国学经典读本(初中)》和《中华国学课堂(高中)》。课程设置为每周一节,并在每天早晚固定时段进行“经典诵读”活动。要同学们理解“读书的厚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大力倡导在校园读书活动,让同学们更多地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用传统文化中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克己、修身、慎独的思想,关于平等、友爱、博爱的思想,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经典名言来教育、引导学生,使之拥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浓厚的道德观念,改变偏狭、自私、冷酷的性格,使他们借助广泛深入的读书来了解社会了解人生,在读书中养成理性思辨的能力,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和性格养成,生成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之情,提高个人修养,自觉抵制暴力文化。
2、百学须先立志,用目标引领人生
现在的孩子生于小康社会,物质生活充裕,从而缺乏奋斗目标,精神生活空乏。我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对物质和名誉追求热衷,把有多少钱和多少房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学校也因此侵染上了功利性的读书目标,这样的成长环境培养出来的便是蝇营狗苟之辈,心无崇高目标,心无为社会贡献之责任,导向出了问题,行为也会发生偏差。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本”对于一个人可以是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班级中,给每个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分担一个班级“担当”,在集体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体现自己的价值。创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班级氛围,不给校园暴力滋养的环境。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培养同学间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
对他人的残忍,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缺乏集体关爱的原因。集体是个消解矛盾的最好容器。学校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集体活动中,通过同学间的友爱互助,可以把很多小的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中。多参加集体活动的孩子,就能够养成一种关注他人的良好品行,其心理的也会得以加强。具有了这样的品行和容纳性、承受力的人,就能够比同年龄段孩子多很多的包容,就可以忍受得下一些委屈。
4、以修身班会课为载体,实现学生知行合一
大多数孩子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也会有很强的从众心理。一个班级的氛围对学生会有很大的影响。如果班级里有校园暴力的苗头,教师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情况会很快在班级蔓延。教师面对的是几十个学生,无法时时刻刻监督到位,怎么样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相互监督,充满正能量,不给校园暴力有扩散的机会呢?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修身的具体行为表现日常生活中就是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修身班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跟踪学生成长过程,以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教师故事法(德育叙事)引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综合性活动课程。每周开展两到三次修身课,学生人人有担当,班级处处有责任,学生之间同辈互评,树立榜样,主动做事,鼓励互助。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按照不同学段的教育共性和不同班级的教育个性对中学生进行既具系统性,又具针对性和及时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遵循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注他们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和生命体验,用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精神去怡情动心陶冶学生心灵,让学生在体验中,在同辈群体的感召影响下修正或强化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校园安全任重道远,责任重于泰山,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借助传统文化的魅力,建设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学生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健康成长,使中学生的这种"很黄很暴力"的事件在校园中失去生存的土壤。
参考文献
[期刊] [1]刘月琴.浅谈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的开展[J].现代教育,2013(9)
[期刊] [2]王小美.借助传统文化,抵制校园暴力[J].教育与文化,2017年3月第4卷
[期刊] [3]腾飞校园暴力成因溯源[J].法治,2015年11月刊
[1]吉白(1985-),女,彝族,四川西昌人,中学二级,法学学士
文件下载:论文 (2)
工作室介绍
<p>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