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班级德育新途径 姜蔚
微电影——班级德育新途径
成都市双流区 棠湖小学 姜蔚 18382256103
初识庐山真面目
微电影,大家如此喜欢,一定有它独特的魅力。作为一名班主任,职业本能让我去了解它,看它是否对工作有帮助。
利用休息时间,我观看了几部微电影:《三克的梦想》《流浪33天》《七色花》……真是越看越爱看,越看越放不下。细品微电影,发现其显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微时间。微电影的时间大多不超过三十分钟,相对于普通电影来说,观看的时间短得多。这对于看电视、电影,上网时间严重受限制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个福音。
二是微话题。微电影的题材很广,相对于普通电影来说,其话题也更贴近真实生活。而德育的根本途径就是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三是微道理。很多微电影都是不着痕迹却又深刻地把生活的酸甜苦辣一点点抖出,展现在观众眼前。故事中藏着淡淡的人生哲理,让人回味无穷。那些小小道理的意会,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言传来得更加生动形象、深刻传神。
识得微电影的庐山真面目后,我发现它的这些特点完全可以与班级德育相契合,以一种别样的方式给班级德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改变传统班级德育沉闷无趣、不能真正触动学生心灵的局限。
初试便相见恨晚
我精心挑选了几部微电影,在班会课时间播放,孩子们对于这样的班会课形式简直欣喜若狂。
以《三克的梦想》为例。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叫小本的小男孩,家境贫困,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电视上播放的乒乓球比赛,从此产生了打乒乓球的梦想,可他却买不起二毛钱的乒乓球,更不用说球拍和球桌。但是,他还是开始为这个梦想去努力。他捡起别人扔的铅笔头,只为省下买铅笔的一毛钱;他割了很多柴草,只为能卖一毛钱。终于,他凑齐了两毛钱,买了一个乒乓球,然后又找来小块木板削球拍,并把家里当桌子用的大块木板搬来当球桌,总算实现了打乒乓球的梦想。不久,汶川地震爆发了,他又带着万分的不舍捐出了自己仅有的乒乓球……小小的人儿、小小的故事,传达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电影看完了,孩子们沉默了,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他们心灵深处的激烈碰撞。等大家的心情趋于平静后,我引导他们围绕三个话题展开讨论:
关于人物:你最喜欢这部微电影中的哪个人物?他的哪些方面让你喜欢?
关于主题:这部微电影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地方?说说你的感受和想法。
关于手法:这部电影中还有什么让你喜欢呢?比如音乐、风景、对白……
三个话题没有标准答案,没有说教成分,只是随性聊天,但聊着聊着,却有些不一样的温暖开始在每个人的心底荡漾:小本的小小理想让人心疼,小本趴在地上捡到铅笔头的快乐让人忍不住为他开心,小本看着捐出去的乒乓球越来越远时的眼神让人心酸……一部小小的微电影,打动着孩子们的心,也叩问着孩子们的心,更警醒着孩子们的心,这不就是德育需要直达的地方吗?
这样的班会课,触及真实生活,又延伸到更远的地方。这样的收获让我对微电影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引领德性的生活
如何更好地利用微电影教育学生,让这种触动心灵的力量留在孩子们的心里更久些,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生活,学习生活,享受生活呢?在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一些方法和路径。
首先要甄别内容。不是所有微电影都适合小学生观看,更不能让学生把时间浪费在大浪淘沙的甄选过程中,所以第一步必须由班主任把关:一种方式是由内容决定德育主题。选出适合学生看的微电影,根据电影内容,挖掘值得讨论又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如快乐生活、执著梦想、珍惜拥有等。这些话题虽然看起来很大,但经过微电影的演绎都变得可触、可感、可聊。这就把班级德育的视角从课堂学习转向现实生活,指向儿童的当下生活和未来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儿童人生观、世界观的建构。另一种方式是根据班级德育或学校德育主题去选择一部微电影或一系列微电影,围绕德育主题讨论微电影的各个方面,以实现主题德育的深入和深刻。这样的把关和定向,使观看微电影的过程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了无序、零散、放任自流的状态,真正达到班级德育应有的效果。
其次要确定时间。班会课是观看和评论微电影的最佳时间,偶尔也可在集体表现出色时,利用午餐后或其他活动时间,播放一部微电影作为对学生的奖励。学生特别喜欢这样的意外惊喜,积极地投入其中是自然而然的事。
再次是活动延展。一部部微电影,就像一个个微生活场境,每次围绕电影、契合生活实际的讨论内容就像一粒粒种子,帮助学生把视线从眼前的知识学习放宽到生活的学习。但是,如何进一步使微电影以一种更立体的形态存在于学生的德育生活中呢?我继续进行了活动的系列延展,使得微电影这种德育途径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活动一:真实表达。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视角写微电影影评是第一项延伸活动。影评的形式不拘一格,对内容、人物、主题、呈现方式的各个元素都可以写感受,比如有的孩子就其中某一段音乐或是某一个场景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只要真实地表达自己,我认为就足够了。在学生纷纷上交自己写的影评后,班级适时组织了“微电影之我见”影评展。
活动二:剧本创编。当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上微电影,关注到微电影的细节后,有学生开始悄悄地尝试着创编微电影剧本,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生活中处处有微电影的素材,处处有他们想表达的话题。不为获得一个怎样的结果,只要学生享受这样的创编过程,就足够了。
活动三:生活微显。也有学生拿起手机、摄像机去拍摄自己的微电影,演绎自己的微生活。他们通过微电影显示自己的生活状态,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思考生活中的假丑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
这样的系列活动被越来越多的孩子发现和享受,微电影以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感染着孩子们,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欣赏与感恩,引导着学生走向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德性的生活。
工作室介绍
“双流区段旭名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于2015年3月,是双流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