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
《构建小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_毛凤鸣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构建小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文献综述

文/林琳  时间:2018-12-27  浏览数:1694

早在2002年,《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就指出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2013年至2014年,教育部相继出台《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对中小学生及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指导。

2014年起,双流区实验小学就开始启用学生成长护照,从“开学第一课”、“自主发展”、“与人交往”、“实践体验”四个维度二十五项指标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2015年开始,大胆开创以“开心闯关游”和“动力加油站”为主要形式的学业质量评价改革,并在区域内推广。

为了建立更完善的学生评价体系,研究基于学校育人目标的小学生评价内容、评价策略等,2017年4月,双流区实验小学成功申报区级课题《构建小学生成长评价体系的实践研究》。

为了使研究更加科学,特开展文献研究。

通过对国家政策、文件的学习,以及在“中国知网”等学术文献网站,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关键词的搜索,在特整理出以下文献综述。

一、对国家、地方关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政策的学习

早在2002年12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出台,指出要“建立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其中,基础型发展目标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2013年6月,《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指出“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相关教育法律法规、国家课程标准等有关规定,突出重点,注重导向,把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方面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容,着力构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13年12月,成都市入选国家30个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方案》获得教育部认可,以《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为指导,整合成都市学生成长记录、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学生课业负担监测体系、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完善覆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14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出台,将评价内容定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五个方面。

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出台,评价内容包括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2016年8月,四川省教育厅印发《四川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沿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的五个评价内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及台湾地区中小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多元综合评价

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外开展了中小学生多元综合评价的理论研究。多元综合评价是指不单纯采用标准化测验,而是采用多种途径,在非结构化的情景中评价学生的一系列评价方法。其中主要是“另类评量”。另类评量是指,通过各种不同于传统标准测验的手段获得学生学习表现的方法与技术。它不是以单一的多项选择方法进行评价,而是以观察、记录、让学生完成作品或任务、团体合作计划、实验、表演、展示、口头演说、检核表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不是从单一的考试背景中收集信息,而是从广泛的背景(从教室到家庭到社会生活)中收集信息;收集到的信息也不是单一的对试题反应的信息,而是在多种智力活动中如

言语、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作、音乐、人际和自我等显示出来的各方面的信息。多元综合评价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多元综合评价常见的方式有:实作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变通性评价(Alternative Assessment)、档案袋评价(Portfolio Assessment)、真实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等。这样的评价方式,从行为主义转向认知主义;从纸笔测验到真实性评价;成长记录袋从一次性评价到定期取样;从单一归因到多维度评价;从近乎只强调个人评价到重视小组评价。[1]

(二)我国对小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成长记录袋

上世纪末开始,我国很多学校采用成长记录袋对小学生进行评价,有的发放统一设计、印刷、装订好的成长记录袋,如我区发放给学生的《成长的足迹》;有的让学生家长自行收集、整理能体现学生各门课程学习状况或学习过程的资料;有的应用于学科领域,如语文成长记录袋、科学成长记录袋等。

以上两种方式,都比较偏重于学科评价,忽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三)国家提倡的普通高中学生评价方式:综合素质评价

2014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出台,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2]

在此基础上,2015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定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确定记录与评价内容为“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记录方法与程序为“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导入系统”、“形成档案”;评价结果主要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发展”、“促进普通高中学校积极开展素质教育”、“作为高校人才选拔的重要参考”。[3]

(四)来自成都本土的实践

《龙泉驿区万兴小学2017年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4]中以“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科学性严重、激励性原则、民主性原则”等为基本原则;以“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内容;以“基于学校每学年对学生发展状况详实的记录与评价。包括日常表现、关键性材料、学生特长表现记录等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为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信息来源;以“能够表明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材料,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表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主要包括:①关键考试的成绩:一般指期末考试或统考成绩,能表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②关键的表现性作业:指学生在真实背景下所完成的任务,如探究报告、小论文写作、网页制作、实验操作、小科技发明等,主要表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③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社区服务):主要体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以及为他人、为社区服务的精神品质,包括学生参与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描述、活动成果、学生的感悟反思等;④特长与获奖情况:包括学生在参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和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得的奖励或能够证明自己特长与潜能的资料;⑤自我描述:即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包括个性描述、学习反思、感悟以及发展计划等;⑥他人的评语:指对学生有重要影响或对学生非常了解的人给学生的评价”为关键材料,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

在评价方法上,采用综合评语加等级评价的方式进行,每学年进行一次。

此外,还有西南大学靳玉乐等相关学者分析了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问题、方法及其改进意见等[5],对本课题的研究也很有启发。

三、述评

综观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关注偏向学科评价,评价方式以成长记录为主,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的体系构建(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

我国针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但是对小学生的成长评价还存在开放但不聚焦(评价内容开放,但未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多元但无体系(对高中学生的评价体系化、科学化,直接指向遴选,并存入系统,形成档案。而对小学生的评价方式多元,但与未来发展无关,且没有体系和具体指标)、重视学业忽视成长(无论是评价过程、评价方式还是评价结果,仍然侧重于学业评价,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评价)等问题。

综上,本课题应该在解读国家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聚焦学校育人目标,建立开放的评价观念,构建能够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运用适宜的评价方式,调动多元评价对象,对本校学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工作室介绍

<p> 毛凤鸣校长工作室于2014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