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活动讲座讲稿1----王婷
专题讲座(一)
—歌唱的发声
歌唱的发声是由呼吸、发声、共鸣三个环节构成的,而且还必须由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有机地协调配合才能完成。歌唱的发声与说话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是平静的呼吸状态,不需要强有力的呼吸支持,说话的声音缺乏圆润的色彩,不是音乐化的声音。而歌唱的发声是有气息支持的、有充分共鸣的、高位置的、上下统一的声音,歌声能运用自如、能强能弱、圆润达远,音色柔美持久,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因此,就要讲究发声的方法。发声的方法主要是将变通的声带床磨练成能发出持久的、合乎科学的、有艺术感染力的、美妙动人的声音,使呼吸力量的大小、声带张力的强度与共鸣腔体的调节这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1)起音:起音一般分为硬起音、软起音、舒起音三种。硬起音是在发声时,气息尚未到达声门产生声音之前,声带先靠拢闭合,再用气息冲击声门,从而发出声音,就像汉语中发“波”字时的发声状态。软起音是在发声时,声带靠拢闭合与气息冲击声门晨同一时间进行,从而发出声音,如汉语中发“喂”字时的发声状态。舒起音是在发声时,声带靠拢闭合前,先一部分气息流出或流失,然后再闭合声门,拉紧声带,从而发出声音,如汉语发“发”字时的发声状态。由于人的声音表现情况及歌曲的具体要求千差万别,这三种起音划分只是大致的、粗略的,而不是绝对的、精确的。
(2)打开喉咙与口形:我们所要求的打开喉咙就是指在歌唱发声时,口咽腔都能充分张开,使声音的通道畅通无阻直达头腔,产生良好的头腔共鸣。打开喉咙与正确的口形有密切的关系。有人说:“口腔是铸音的模型”。口形要根据歌曲的风格和元音变化。一般原则上正确的口形以上下垂直张开为基础,在上下打开的基础上,根据音的高低强弱、感情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按字音和音高的不同要求,打开得恰如其分,才能使声音圆润贯通。即使是闭口音,如i、e等韵母,口腔内也必须放松,口中有空的感觉,而不能将字咬得太死、太紧。
(3)稳定喉头:当我们张口吸气时,喉头位置的状态是最自然的最适合歌唱需要的位置,喉头的位置一定要稳定。我们提倡打开喉咙是在喉头稳定的基础上放松打开。在歌唱的过程中,不应有任何抬上或压下的变动,喉结上下随时移动都是不正确的。稳定喉头,同时把不需要紧张的肌肉放松(如颈部肌肉、下腭、肩部肌肉等),以保证气息通畅,使声带正常工作。一般来说,唱歌时,喉结应稍下。
(4)舌的位置:舌的位置也是歌唱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舌头离开后咽壁朝前一些。舌根往前是个基本功,舌根要自然往上抬一点。舌应自然下平放在口腔,舌尖轻抵前下牙,舌根要放松,不能往后缩,更不能压舌根。如果舌根紧缩往下压,就会造成喉头、下腭的紧张,声音不通畅,咬字也不清晰,还会造成严重的喉音。正确的方法是舌头自然平放在口腔中,舌尖抵着下面的牙齿,这时候,喉头软骨垂直,有利于把声音自然地送出来,增加共鸣。松弛向前的舌头,把喉头软骨拉向直立,歌唱时声音和气息就会通达流畅。
文件下载:专题讲座1
工作室介绍
<p>双流区名教师(陈双)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是双流区首个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