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of 0
^ 32
王兵园内讲座 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_叶美蓉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王兵园内讲座 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文/谭平  时间:2018-12-25  浏览数:832

 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一起走进科学主题活动,聊一聊科学主题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ppt4)说起科学主题活动,这里有几个关键的地方需要我们去关注。科学教育的要素、科学课程发展、科学主题探究活动。我们大家都是科学教育特色为主的幼儿园,刚才又看了一个科学集体教学活动的现场,想必大家对科学也有一定的认识和见解,那大家觉得科学是什么?

先一起来看看我们幼儿园的孩子、老师、家长是怎么解释科学的。(因为这里涉及到孩子和家长的肖像权问题,所以请大家接下来的时间不要录像)

ppt5)确实,科学就是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可能,它存在于孩子们所能接触的日常生活中。从刚才视频的孩子、老师、家长口中,我们可以找出这样的一些关键词:玩、兴趣、动手做、科学实验、观察发现、认识世界……仔细对照指南,我们不能发现,探究、解决问题、尝试发现这些词汇构成了幼儿园科学所应具备的要素。探究什么?探究物体、材料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怎么探究?也就是指南中提到的幼儿科学学习的方式: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通过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一定的动手制作;最终激发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形成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而这些,就构成了目前我国幼儿园阶段科学教育的核心。

  ppt6)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个关键词:科学课程发展,先来回顾下其他国家的科学教育,看看他们在科学教育中都探究些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首先,日本:主要是探究大自然与幼儿生活的周围环境,解决幼儿在其环境生活的能力问题;而英国:强调科学教育的系统性,他们的科学活动侧重科学调查和探索,解决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法国:推崇“动手做”的科学活动,探究的主要问题是:物体、自然物质、现象,目前我国很多幼儿园的科学活动大多借鉴的就是动手做的课程模式,强调幼儿在现实中(不是在虚拟构建中)通过直接的观察和实验来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而美国的STEM教育目前已经风靡全球,它强调将科学与技术、工程、数学进行融合,解决实际的问题。以问题为起点去设计 ,以探究为核心,体验为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 ,以自我调节为重要手段,课堂教学实际为基准

看的出来这些国家的科学教育都强调幼儿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科学与其他领域的融合。

  ppt7)而领域的融合,也是主题活动的重要特质。大家比较熟悉的瑞吉欧课程、方案教学其实都是主题活动的典型代表。他们都强调……那我们幼儿园之前所做的科学主题探究活动也是以此为参考的,同时又结合了幼儿园的科学特色和办园方向。主要是指:在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以科学领域的某一个探究点为教育核心主题而开展的,幼儿围绕着主题自主观察、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教师适时、适度地予以支持与引导,幼儿、教师、家长三方深度参与一系列活动。

ppt8)那科学主题探究活动是如何实施的呢?

ppt9)接下来,我们主要从科学主题的确立与实施、指导策略、评价方式这几方面做进一步的交流。

第一部分: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确立及实施方式

ppt10)首先,科学主题的确立及活动实施

科学活动该怎么开展呢?确实,这是个大问题。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搞科学活动,所以从中国老师最擅长的集体教学活动开展。集体教学活动,不用多说了吧:以获取科学主题的核心经验为主,目标性强的集体科学教育教学活动形式进行,有预设、有准备、有操作材料。现在不是提倡把课程的主动权还给教师和孩子吗,所以,我们每天抓着老师们上公开课、展示课、同课异构,如《风》的主题,好大家都上风,看谁的教案设计最有创意、谁最能上出花样来,我们就把优秀设计等颁给谁,但是时间久了,老师们是真的叫苦连天啊,这一个主题哪里那么多的花样啊,而且落实到班上,每天那样准备材料也不现实啊,怎么办?

  在这样的情形下,我们开始思考,这个科学活动到底该怎么上才能落到实处,真正地发展孩子的科学能力又不给老师们带来巨大的负担?

ppt1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科学探究目标三提到了幼儿所要探究的具体内容,比如:动植物、物质材料的属性结构功能、天气季节变化、科技产品等,看的出来:这些内容具体的指向了四个大方向:生命、物质、地球空间、科技。其实在张俊的科学教育精要里提到更加细致一些,他把科学核心经验分成了几大类,我们一起回顾一下:(超链接,word播放)

 ppt12)那么这么多的核心经验,我们怎样把他们细化到具体的科学课程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科学主题进一步分解。比如:以物质科学中——光为例,面对光这么大的一个主题时,大家可能会觉得很难,不知道怎么下手,这个时候就需要大家坐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对光有关的内容进行分解——比如:光有关的内容有——光源、光的作用、光的传播、光的性质;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比如:……

这样的思维导图,让我们一层层的挖出光下面具体可以切入哪些内容,做到开展主题时心中有数,也就是说教师做一些主题的预设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

ppt13)有的老师可能觉得,我分解了,还是觉得主题大,不知道怎么开展,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对主题再聚焦:比如:光与影是一个很大的概念,那么就需要我们聚焦到具体的活动上去:比如:影子的秘密、光源和影子的关系光能穿透哪些物质等,这样的小主题其实就是一个个的科学活动了。所以,科学主题确立的第一步,教师首先明确主题下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当然,这就需要老师有一定的科学知识,需要不断修炼自己的内功。

ppt14)当然,也并不是主题预设之后就不变了,主题预设只是给老师们一个思路,但是真正如何去实施主题,还是得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而定。比如,在

上面预设的活动里面,有一个《光能穿透哪些物质》的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寻找收集了各种材料做实验,比如:矿泉水瓶子、各种各样的布等,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红色纱布上能显示出影子,刚好那段时间刚组织大班的孩子们去参观小学,其中有一个环节就是观看小学哥哥姐姐们表演的皮影戏。好,这样一来,孩子们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前预设的探究光与影的主题,就被取代了。

ppt15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个主题活动是如何实施的。这个就涉及到了科学活动开展的形式。最开始我们不是以集体教学活动为主嘛,但一方面太单调,又一方面也不现实啊,那我们就聚在一起开会讨论啦: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一合计,好,取消集体教学活动,一切从幼儿的角度出发,看看孩子们在科学活动中都干了啥,我们要开展适合幼儿的科学主题活动(喊口号,我们最擅长的就是喊口号)于是,我们又开始了一个新的活动:自由探究活动,什么是自由探究活动呢?

主要针对主题下的探究问题开展,引导幼儿自由自主探索,能在探索中观察记录、不断发现、提出新问题,并尝试在自由探究中解决问题。自由探究形式如:自主观察记录、集体(小组)讨论、资料收集分享、社会实践观摩、科学区个别探索等。在自由探究活动中,我们关注幼儿自由探究过程中的行为、探究能力、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等,并通过教育叙事故事、探究案例等形式予以呈现,形成了若干经典的生成性探究课程

诶,老师们一听,这个形式不错啊,起码领导不用整天揪着我备集体教学活动啦,也不会抠破脑袋想创意的教案啦,大家都举双手赞同。就这样,老师们开始了自由探究活动之旅。一开始都觉得,啊,好轻松,不用备课了,看着孩子们玩就行了,但是时间一长,问题又出来了,我怎么去引导孩子形成新的主题活动?怎么孩子们一直在原地打转,甚至不知道该探究什么?每次自由探究的时候又开始犯愁了,不知道自由探究活动的时候该组织什么活动,领导也犯愁啊,这个自由探究活动没有教案,我该怎么去检查老师的工作,怎么知道她有没有计划?是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吗?不行,还得改。于是,一群老师们又凑在一起开会啦!这次老师们可精明啦,中国讲究中庸之道,既要有集体教学活动又要有自由探究活动,自由探究活动是对集体教学活动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的延伸。好,大致一致决定就这么干了。于是我们改这两种形式的活动起了好听的名字,叫班级探究活动。

 那光有班级探究活动不行啊,所以我们将科学主题延伸出去,组建了这样一个探究整体,班级探究活动主要目的建构与科学主题有关的核心经验,园级探究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幼儿视野、拓展幼儿科学思维,各种探究形式是平行关系。就这样,我们形成了适合我们幼儿园开展科学活动的方式:

 ppt16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们以刚才提到的《走进皮影戏》来说一说我们到底是如何开展科学活动的。

ppt17)首先,组织孩子们回顾他们上次去小学参观时看到的皮影戏,讨论表演皮影戏需要做什么准备?

寻找材料?——搭建皮影戏架子的材料、幕布的材料;

  表演什么?——投票选择表演的内容、制作道具

  怎么表演?——角色分工、对节目的熟悉、上场顺序

对皮影戏大小的调整——表演节目——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光源与影子之间的关系——并引发了新的探究点:如何制作彩色的影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引导孩子们把探过程中自己的发现和思考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图画书。

    在园级探究活动中,我们将光影游戏作为科技节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光影有关的科技游园游戏等,丰富拓展了孩子们的经验。

    ppt19 综合以上,我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有几点这样的思考:

     1. 科学活动一定是基于孩子的原有经验、兴趣基础上,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教师可以提前预设一定的主题,但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支持课程的创生。   

    2. 科学主题活动的实施一定是多形式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园所共同推进的,不能拘泥于单一类型活动。

第二部分: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指导策略

 如何推进科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呢?我们可以有哪些指导策略呢?

ppt20)随着儿童本位观念的逐渐落实,老师们也渐渐转变了自己的角色,

经验支持垫基础: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回忆已有关于主题经验的认识,积极调动幼儿的原有经验,促进经验迁移,有助于探究活动进一步开展。如:皮影戏活动之前回顾已有观看皮影戏的经验。

问题激发添兴趣:善于发现、提炼幼儿的问题,以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并对幼儿的问题进行聚焦,深入追问,引导幼儿的持续性、聚焦性探究,在主题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先收集孩子们的问题:关于影子你想知道什么?,在孩子们自由表达的问题中,收集有教育价值的核心探究问题,如:‘为什么影子会变大变小呢?’‘怎么知道影子的长短呢?’等引发思考。

认知思考引冲突:举例:在嗨豌豆中新旧经验之间的矛盾冲突。

渗透支持促探究:提供情感支持、材料支持、活动支持,认真对待幼儿的问题,捕捉孩子兴趣点;提供多样化的材料,鼓励幼儿拆装或动手自制;通过各类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启发评价促提升:

ppt23)家长指导策略:建立家长资源库,将有条件的家长资源引入到科学主题活动中;开展家长学校、家长进课堂等,最大化的与主题相结合,家园并肩推进科学主题活动的开展。最后,评价的时候听听家长是怎么说的,对科学主题活动提供及时的反馈与建议。

第三部分: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

PPT24)最后,简单说一下对于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评价,评价好像是一个比较难的话题,也是经常困扰着我我们的话题。那么,作为教师,我们最擅长的就是过程性评价,比如观察记录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动手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专注力等,还可以通过学习故事、成长档案等对孩子们的科学活动进行分析;在这里想强调的是,我们可以借助一定的定量评价,如制定行为核检量表,可以借鉴学习鄢超云老师的《学前教育评价》里面就有很多评价的方式和量表。通过观察量表,关注孩子们1.能否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大胆提出问题;2.是否掌握初步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动手操作等;3.能否运用常见的材料和物品,进行重新组合等;对孩子的科学能力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和量化。

 

工作室介绍

<p>      名园长叶美蓉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6月,是双流区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