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讲座《磨教案 研活动 助成长》——胜利幼儿园 郭净_巫小芳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讲座《磨教案 研活动 助成长》——胜利幼儿园 郭净

文/郭净  时间:2018-11-22  浏览数:492

磨教案 研活动  助成长

成都市双流区胜利幼儿园  郭净

    亲爱的姐妹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是大班诗歌《捉迷藏》的三次磨课过程。其中包括活动目标、活动材料、活动环节、活动反思四个方面:

(一)活动目标

在第一稿中,我设计的活动目标为:1.幼儿能用诗歌中的语言回答问题;2.幼儿在理解诗歌内容基础上用诗歌的结构仿编“X色躲在XX里”的句式;3.幼儿能感受到诗歌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这个目标中,明显可以看出此次活动的目标太大,取法具体性和针对性。在第二稿中,我进行了较大地调整:1.幼儿在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蒙”、“静悄悄”的趣味性;2.通过集体朗诵和分组朗诵的形式,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3.借助游戏幼儿能进一步感受诗歌捉迷藏的趣味性,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这个的目标总体来说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但是表达方式较生硬,缺乏生动性、亲切感。于是,我进行了第三稿修改:1.理解诗歌内容,感受理解词汇:蒙、静悄悄;2.借助图示及多种朗诵方式,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及记忆;3.通过游戏进一步感受诗歌的趣味性,感受游戏带来的快乐。此次的活动目标运用核心经验的知识,将活动目标进行细致的描述,让词汇更具体、更聚焦。

(二)活动材料

第一稿的材料,我准备了挂图、卡片(图加文)、颜色娃娃(每人一个),便于后面的游戏环节;第二稿我依旧选用了挂图、卡片(图加文),但是删掉了游戏环节,于是乎颜色娃娃就没有了;第三稿只采用了卡片(图加文) 、颜色娃娃(每人一个),舍去了挂图,节省了部分不必要的展示时间。

(三)活动环节

第一稿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分别是1.教师谈话引入;2.教师朗诵整首诗歌幼儿初步认识诗歌;3.教师出示挂图,幼儿进一步认识诗歌;4.集体朗诵诗歌(教师一句,幼儿一句);5.师幼玩捉迷藏。第二稿依旧五个环节,但是将诗歌的内容进行了调整:1.教师谈话引入;2.教师朗诵第一段诗歌,幼儿初步认识诗歌;3教师朗诵第二段诗歌,幼儿初步认识诗歌;4.教师出示挂图和图加文,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5.幼儿分组练习诗歌(男孩、女孩与左边孩子、右边孩子)。第二稿与第一稿相比,很显然,将诗歌进行了分段朗诵,降低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难度。第三稿在第二稿的基础上,增加了游戏环节,经过前几次的磨课,我发现,通过“捉迷藏”游戏可以增加幼儿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还能让幼儿再次亲身体验幼儿的快乐,所以,第三稿我增加了游戏环节。

(四)活动反思

每次磨课,我都进行反思。第一次活动我对诗歌不熟,不能准确记住诗歌的关键词汇,例如“手帕”,“手帕”在诗歌中一共出现了两次,第二次的出现,我就给孩子们说成了“布”,导致孩子们跟着我一起说“布”,结果就影响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其次,由于生活的年代不同,现在的孩子们对“手帕”这个词汇不熟悉,所以在整个活动中幼儿不能较快较好地掌握“手帕”这个词汇,因此在后期的一课多研中,老师要丰富幼儿对“手帕”的经验。并且诗歌中“趁着它还在数着”、“ 一下子就把它们全都找出来啦!”幼儿掌握的效果不好,因为生活中用趁着一下子这些词汇的机会比较少,所以幼儿理解起来有困难。另外,在分组朗诵诗歌时(先女后男——先男后女——集体朗诵),到第三次时,幼儿耐心不够了,因为集体朗诵的时间太久,形式又缺乏多样化、有趣性,孩子们在后面的集体朗诵阶段就不愿意了。最后的捉迷藏环节,幼儿当颜色宝宝,选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躲起来;老师当太阳,去找颜色宝宝时,孩子完全沉浸在游戏中,不愿意边游戏边朗诵诗歌,于是这个环节(利用游戏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效果就没有达到。所以,我进行了第二次试上,较第一次活动效果有了一些进步,但是依旧有许多问题存在:整个活动时间过长(40分钟)——花了较多时间处理“了”:有的诗句没有“了”,幼儿喜欢加上“了”,我就一直提醒幼儿不要给没有“了”的诗句加“了”。还有,趁着这个词汇平时接触的机会不多,对幼儿来说有难度,所以幼儿不太能够理解并掌握这个词汇。此外,这首诗歌的重点是引导幼儿体会“捉迷藏”的趣味性,但是在本次的磨课中,我没有设置游戏环节,整个活动从开始至结束,趣味性很少,幼儿就没有多大的兴趣,更没有达到活动预期的效果。在第二稿的基础上,我又进行了第三次活动,这个较前两次,活动环节对我来说,明显清晰了,可是新的问题又产生了:首先,幼儿在朗诵诗歌环节出现了前期都没出现过的情况——幼儿拉长声音朗诵诗歌,不好听,在我多次提醒(大家用干脆的、不拖拉的声音朗诵)下,依旧没奏效,这时的我开始慌乱了,没找到解决策略,干脆就放弃了,跟着孩子们一起用拖拉的声音朗诵诗歌,这是本次活动最大的败笔之一。其次,在最后的“捉迷藏环节”,老师当“黑夜”,男孩子当“太阳”,导致只有一个“太阳”的眼睛被蒙起来了,其他的“太阳”都是自己用手蒙住,这个环节没设置好;找“颜色”环节,大家都没用诗歌进行对话,导致冷场,跟前期预设的“运用游戏进一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理解”效果不符合。活动结束后,我也进行了反思,其实这个环节可以设置成教师和孩子们约定好,通过“暗号”的方式(当“太阳”找到“颜色”时,“太阳”要说出“X色躲在XX里”,“颜色”才能出来)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朗诵诗歌,加深他们对诗歌的理解。此外,本次我将诗歌中的部分较难的词汇进行了更换:“趁着”换成了“当”;“蒙起来了”改成“蒙起来”;“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改成“绿色躲在树叶里,绿色躲在小草里”。进行微调后,孩子们更容易理解诗歌内容,减小了学习的难度。

经过三次的磨课,我发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存在很大不足,需要狠下功夫仔细消化,对幼儿的年龄特征的把握也不够清楚,所以本次的诗歌活动效果不理想,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会努力研读《核心经验》,认真学习,努力钻研活动。

 

工作室介绍

巫小芳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5月,挂牌于成都市双流区胜利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