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文名师工作室2018年9月简报集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活动简报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活动简报
2018年9月
主 管: 双流区教育局
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工作管理办
主 办: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主 编: 刘光文
编 委: 陈 文 郝碧娅 孟海军 曾兆熙 杨 漪
蒋 瑛 罗 昊 孙晓玉 刘玉婷 黄 强
工作室: QQ交流群:66459484
本 期: 策划、编辑:蒋瑛
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
是什么风
把这金色的稻穗,吹拂
到谷粒饱满的校园
知识翻滚
是什么样的雨
把追赶了远距离的叮咛
滴落成打结的绳索
不绝于耳
九月,注定是收获的
序:
九月…………………………………………………………………………2
本月概况………………………………………………………………………4
主题活动:
1.科学规划引领奋斗方向,拾级而上勇攀研修高峰
——记研培中心研讨活动(9月7日)…………5
2.立足课堂,深研课程,助推教师成长
——记研培中心研讨活动(9月14日)…………7
3.写作交流促成长,论文评比论英雄
——记艺体中学研讨活动(9月21日)…………12
文章推荐:
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14
研修时间研修地点课程内容研修人员9月7日双流研培中心1.班长陈文公布本学期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2.工作室学员汇报个人学期研修计划
3.导师刘光文就个人学期研修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研修要求
工作室全体成员9月14日双流研培中心1.名师工作室各位学员就暑期阅读布鲁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2.刘光文导师就PPT的呈现方式、评价表述的结构化等方面对各位学员的读书分享做评价和指导
3.研培中心高老师就工作室的读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工
作室的后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工作室全体成员9月21日双流艺体中学1.工作室成员蒋瑛老师和曾兆熙老师展示高三复习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后对自己的本堂课进行了说课
2.工作室成员分别从集体备课、学案情景化教学、学生活动等不同教学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探讨
3.导师刘光文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指导,并提出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应注重尺度问题、学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工作室全体成员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科学规划引领奋斗方向,拾级而上勇攀研修高峰
活动时间:2018年9月7日
活动地点:双流研培中心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陈文、孙晓玉、罗昊、刘玉婷、孟海军、杨漪、蒋瑛、曾兆熙、黄强等名师工作室成员。
活动形式:学期研修计划探讨
阔别一个暑假,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活动在这金秋九月如期举办。导师和学员们齐聚双流研培中心,共同探讨本学期的研修计划。本次活动由三部分构成:①班长陈文公布本学期工作室的研修计划。②工作室学员汇报个人学期研修计划。③导师刘光文就个人学期研修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研修要求。
本着使刘光文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享受教育的家园”的宗旨,本学期工作室的工作目标拟定为:把工作室建设成为“研究的基地、成长的平台、辐射的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学员们将从:①细化个人计划,确定发展方向;②重视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③强化实践指导,塑造风格特色;④加强学习交流,实现共享发展;⑤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学术素养等五个方面去努力。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使工作室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工作室成员基于导师对本学期的规划和畅想,各自阐述了本学期个人规划和研修活动建议。陈文老师结合上一届高三的教学实践,将优化学科看课程设计、研究高考题和命题、提升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曾兆熙老师认为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应该将自身擅长的地理教育技术与地理日常教学充分融合,突出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杨漪老师提出从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试题的甄选和改编能力等方面入手“细化”教学工作的观点。孟海军老师对过去的研修活动形式,提出了建议,认为可以从现实优秀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课堂实录、读书交流、电影等多种方式开展日常研修活动。刘玉婷老师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了以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的个人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课堂技能训练和教学反思的实施路径。孙晓玉老师从听课评课、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期预期达成的具体目标。黄强老师认为必须加强对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罗昊老师则结合自身教学和带班的情况,总结了上学期工作的得失,将每天进行教学反思、深入研究高考题和研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刘光文导师指出,研修计划应上升到研修课程计划德邦高度,使个人计划可检测,可达成。研修计划的内容划分要注重逻辑,大致可划分为教育教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教学策略、班主任研修等方面。针对每位学员的新学期规划,刘老师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帮助解决学员困惑,使各自新学期的规划更加明确、可操作。刘老师还强调,在平常的教学中,要逐步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课堂中应注重可视化思维的呈现,要有个人的学术追求和学术坚持。活动最后,刘光文导师对全体工作室成员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首先,站位要高,换位思考,跳出自己的圈子看问题。其次,要对自己高要求,珍惜和重视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研修要有规划,不盲目,学员之间相互引领,共同进步。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阅读,让自己更美好;分享,让我们更美好
活动时间:2018年9月14日
活动地点:双流区研培中心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研培中心高老师、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
活动主题: 暑期读书经验交流
活动内容:
在这平分秋色,大雁南飞之际,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齐聚双流区研培中心,参加2018暑期读书经验交流研修活动。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读书交流活动
今天的研修活动:首先,由名师工作室各位学员就暑期阅读布鲁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孙晓玉老师利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原理,通过设计《热力环流》教学案例的形式给我们分享了结合自己对于本书的理解;
孙晓玉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黄强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习目标的设计,对比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前后的变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罗昊老师通过对第十二章《“火山在哪里?”教学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估等教学环节的评析来为我们大家呈现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刘玉婷老师则从课程标准出发,展示了自己对于“运用地图说出窝工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这一课程标准在目标分类中的应用;
曾兆熙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曾兆熙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对《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的分享,在分享中曾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和理解;孟海军老师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综合题设问方式中,梳理出常见的设问动词,从认知过程维度出发,阐释了常见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如分析(区分、组织、归属)、理解(解释、说明);陈文老师首先从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角度阐释了分类学的意义、方法、重点、运用等,然后从实践分类学的角度体现了自己对于教学实践的思考,最后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疑惑和反思。
陈文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然后,刘光文导师就各位学员的读书分享做评价和指导:如高度赞扬了陈文老师的分享结构化程度高,逻辑关系清晰,案例分享恰当,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黄强老师和曾兆熙老师的分享都给大家呈现了自己的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还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观点和位置;孙晓玉老师分享的《热力环流》案例利用进阶的思维设计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值得大家借鉴;同时导师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些问题,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做的更好,如:PPT的呈现方式、评价表述的结构化、表述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碎片化等等。
刘光文导师就读书活动进行评价和指导
最后,研培中心高老师就工作室的读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高老师认为我们的读书活动:阅读有难度,分享有层次,反思有深度,特别是对于陈文老师的高度结构化的分享、思考的条理性;同时也对我们工作室的研修活动提供了一些建议:如积极参加教师阅读活动、更好的读书方法的分享等;对工作室的后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精彩课堂展师生风采,深入评课促有效教学
活动时间:2018年9月21日
活动地点:艺体中学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陈文、罗昊、刘玉婷、孟海军、杨漪、蒋瑛、曾兆熙、黄强等名师工作室成员、艺体中学地理教师。
活动形式:课例研讨
金秋九月,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刘光文导师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艺体中学进行有效问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室成员蒋瑛老师和曾兆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
蒋老师从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出发,围绕海上的冰川移动轨迹,让学生动手画,张嘴说,根据实际情景分析洋流对人们的影响。曾兆熙老师和蒋老师就同一个问题,同一张学案,但是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完整的围绕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理清了暖流寒流的分布特点。
课后,两位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工作室成员分别从不同的教学纬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探讨。
两节课的优点都很明显: 1.备课组集体备课,统一学案。 2.学案情景化教学,围绕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3.课堂上学生活动充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但两节课也存在一些缺点:1.刘光文导师指出了尺度的问题,洋流作为一种地理现象,被抽象到地理课堂中,失去了原本的空间尺度。洋流多长,多宽。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尺度。2.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基于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角度去思考。能量包括动能与热能,洋流的动能影响船只航行,热能影响高低纬热量平衡。物质迁移改变水量分配,影响污染物。整份学案立意不高,所以停留于表面现象的分析,没有探究根本。3.学生活动中关注度不高,学生动手画洋流示意图,先动笔画哪一个,怎么把洋流图画出来,都代表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课堂上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画图的结果,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状况。
本次的活动扎实有效的举行,不仅使工作室成员在专业上收获颇丰,也为两位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一份前行的力量。
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一一以气旋和反气旋的学习为例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王晨光
探究式学习是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文本或资料,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自主建构意义或理解、自主寻求所需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问题解决式探究式学习、文本解读式探究式学习、材料分析式探究式学习。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目标和重点。目前,探究式学习已从理论思辨层面,逐步深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就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来说,课堂是实施探究式学习的主阵地,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有效组织探究式学习,既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目标,顺利应对升学与考试,同时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地说,地理课堂上实施探究式学习,怎样确定探究主题?如何开展探究?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发挥什么作用?本文试以气旋反气旋的学习为例,探讨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 一、依据课标确定探究学习的目标和过程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准确解读课程标准,遵循课程标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该部分内容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特点”。“高压、低压的特点”是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气压分布形势、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以及相应的天气状况。“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则指出所要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探究学习的目标和基本过程需要与课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即探究的知识目标是“高压、低压的特点”,学生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相应的天气图,通过系列问题的引导,从气压结构、气流运动、天气状况诸方面分别考察高压、低压的特点。
二、创设能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情境
相比于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地位,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来推动学习进程的,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需要精心设置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有吸引力的探究活动主题。
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只有当学习镶嵌在该知识的运用情境中,才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遵循“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把学习活动抛锚在真实应用的情境中,给予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会吸引剧烈的天气变化,对生产生活有巨大影响。苏州地区几乎每年都经历强台风影响,学生对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恶劣天气有深刻印象。笔者选择以不久前苏州经历的台风“海葵”和美国刚刚经历的超强咫风“桑迪”为例学习气旋。首先展示台风边旋转边移动的卫星云图,引起学生注意力。请学生说说对暑假军训期间袭击苏州的台风“海葵”的印象,再借助图片和视频展示咫风“桑迪”给美国带来的巨大破坏,进而提出要认识台风实质、了解防御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范的学习任务,将地理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身心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探究如何应对台风的环节,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分享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从认知角度看,探究学习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作为支持性条件。此前通过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大气环流、气候的形成与分布、锋面知识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运动,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近地面风还受到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斜穿等压线;降水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较丰富的水汽,二是空气有上升运动,水汽达到过饱和而凝结。这样,学生依据卫星云图上台风形成的漩涡状云系、带来的狂风暴雨现象,可以认识到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气压形势,以及中心区域空气强烈上升的气流运动状况。也能在学习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基础上,利用风与等压线关系等知识,自主绘制出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
四、提供适时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适时、必要、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是学生探究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支架”。“支架”原意为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心理学家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或有成就的人对某人的学习过程所施予的有效支持。在探究学习中提供支架,犹如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扶梯。
1.图表支架
地理图表直观形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和地理学习的特色工具,也是地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支架。对于气旋、反气旋这类宏观抽象的地理事物,课标明确指出要“运用简易天气图”进行学习。笔者将不同时刻的卫星云图按顺序连续播放,做成台风边旋转边移动的动画,学生可以观察到台风的漩涡云系,直观认识从四周向中心辅合的气流。并对台风的空间尺度、台风移动造成各地天气变化有形象认识。考虑到城市学生日常生活中缺乏对气旋、水漩涡的感知,笔者在学生探究完成气旋的气压结构和水平、垂直气流状况后,还播放龙
卷风的视频,帮助学生感知空气在近地面向中心辅合,中心空气强烈上升的运动机制(要指出龙卷风与台风在空间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有巨大差异)。再让学生参考形象立体的气旋示意图,如人教版图2.22“气旋与天气(北半球)”,自己动手绘制出北半球的气旋,从而让大脑意象系统和言语系统紧密合作加工信息,从气压结构到气流状况,全面把握气旋的“特点”。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气旋的有关知识,以教材图2.23“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为支架,认识反气旋(见探究四)。最后通过举一反三绘制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的活动,再次落实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2.间题支架
问题是探究学习中最为常见的支架。当教师预期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时,可在最近发展区内设置系列问题作为支架,引导学生小坡度、分步骤地解决问题,问题的数量与密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
探究活动一
【准备知识】(观察教材图2.21)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闭合,且中心气压四周称为高气压;中心气压____四周____,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伸出的_____,叫做高压脊;从低气压伸出的狭长区域,叫做____。
【探究台风的气压结构】
(1)从卫星云图中可以看到,台风控制下空气从四周向中心运动,形成_____时针方向旋转的漩涡状云系,这说明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分布状况是_____
(2)台风带来有巨大破坏力的狂风,说明什么情况?
探究活动二
【准备知识】降水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较丰富的_____;二是空气有_____运动。
【探究台风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情况】
(1)由于__________,台风中水汽非常丰富。
(2)台风过境带来暴雨,说明台风中心附近空气有强烈的运动。
(3)参照教材图2.22,画出北半球气旋与天气的立体示意图。
探究活动三
【如何应对台风】
台风来临时,一个人在家里要注意什么?外出如何注意安全?结合你从电视、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说说人类应该如何防御台风灾害?
探究活动四
【认识反气旋】
根据气旋的有关知识,结合图2.23“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分析反气旋的特点并完成表格1
探究活动五
【绘制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
依据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图,小组合作绘制南半球气旋、反气旋图。
探究活动六
【判断下列天气现象与何种天气系统有关】
(1)我国北方的秋高气爽。
(2)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的伏旱天气。
五、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式学习中知识的组织和呈现顺序发生了变化。教材按照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来组织,先介绍气旋的气压结构,再说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空气运动情况以及相应的天气,最后举例台风。传统的教学也循此顺序,首先用等压线图说明气旋的气压结构,再依据风形成的原理“画”出水平气流状况,“推理”出气旋中心气流的垂直运动及其带来的阴雨天气。上述组织方式更关注知识而非学生本身,探究学习中教学内容组织不仅要重视内容结构,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认知过程,要将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笔者安排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首先获知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天气,再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有关天气图,从现象到本质认识气旋的特点,进而利用自主建构的知识完成对反气旋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降低了难度,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相比于传统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探究学习围绕着学生的经验、认知规律而展开,更关心课堂上每一位学生是否喜欢学?会不会学?能否自我纠错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是一种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人的生存之本,贯穿人的一生。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有重要意义。
课堂上的探究式学习不同于儿童自发的探究,也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关键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探究学习中教师的任务是探究前设置好情境,提出真实、有意义,学生能探究、愿意探究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引导、质疑、提醒等各种帮助、支持和服务。
2018年9月
主 管: 双流区教育局
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工作管理办
主 办: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主 编: 刘光文
编 委: 陈 文 郝碧娅 孟海军 曾兆熙 杨 漪
蒋 瑛 罗 昊 孙晓玉 刘玉婷 黄 强
工作室: QQ交流群:66459484
本 期: 策划、编辑:蒋瑛
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
是什么风
把这金色的稻穗,吹拂
到谷粒饱满的校园
知识翻滚
是什么样的雨
把追赶了远距离的叮咛
滴落成打结的绳索
不绝于耳
九月,注定是收获的
序:
九月…………………………………………………………………………2
本月概况………………………………………………………………………4
主题活动:
1.科学规划引领奋斗方向,拾级而上勇攀研修高峰
——记研培中心研讨活动(9月7日)…………5
2.立足课堂,深研课程,助推教师成长
——记研培中心研讨活动(9月14日)…………7
3.写作交流促成长,论文评比论英雄
——记艺体中学研讨活动(9月21日)…………12
文章推荐:
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14
研修时间研修地点课程内容研修人员9月7日双流研培中心1.班长陈文公布本学期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2.工作室学员汇报个人学期研修计划
3.导师刘光文就个人学期研修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研修要求
工作室全体成员9月14日双流研培中心1.名师工作室各位学员就暑期阅读布鲁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2.刘光文导师就PPT的呈现方式、评价表述的结构化等方面对各位学员的读书分享做评价和指导
3.研培中心高老师就工作室的读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工
作室的后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工作室全体成员9月21日双流艺体中学1.工作室成员蒋瑛老师和曾兆熙老师展示高三复习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后对自己的本堂课进行了说课
2.工作室成员分别从集体备课、学案情景化教学、学生活动等不同教学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探讨
3.导师刘光文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指导,并提出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应注重尺度问题、学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工作室全体成员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科学规划引领奋斗方向,拾级而上勇攀研修高峰
活动时间:2018年9月7日
活动地点:双流研培中心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陈文、孙晓玉、罗昊、刘玉婷、孟海军、杨漪、蒋瑛、曾兆熙、黄强等名师工作室成员。
活动形式:学期研修计划探讨
阔别一个暑假,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活动在这金秋九月如期举办。导师和学员们齐聚双流研培中心,共同探讨本学期的研修计划。本次活动由三部分构成:①班长陈文公布本学期工作室的研修计划。②工作室学员汇报个人学期研修计划。③导师刘光文就个人学期研修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研修要求。
本着使刘光文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享受教育的家园”的宗旨,本学期工作室的工作目标拟定为:把工作室建设成为“研究的基地、成长的平台、辐射的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学员们将从:①细化个人计划,确定发展方向;②重视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③强化实践指导,塑造风格特色;④加强学习交流,实现共享发展;⑤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学术素养等五个方面去努力。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使工作室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工作室成员基于导师对本学期的规划和畅想,各自阐述了本学期个人规划和研修活动建议。陈文老师结合上一届高三的教学实践,将优化学科看课程设计、研究高考题和命题、提升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曾兆熙老师认为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应该将自身擅长的地理教育技术与地理日常教学充分融合,突出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杨漪老师提出从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试题的甄选和改编能力等方面入手“细化”教学工作的观点。孟海军老师对过去的研修活动形式,提出了建议,认为可以从现实优秀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课堂实录、读书交流、电影等多种方式开展日常研修活动。刘玉婷老师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了以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的个人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课堂技能训练和教学反思的实施路径。孙晓玉老师从听课评课、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期预期达成的具体目标。黄强老师认为必须加强对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罗昊老师则结合自身教学和带班的情况,总结了上学期工作的得失,将每天进行教学反思、深入研究高考题和研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刘光文导师指出,研修计划应上升到研修课程计划德邦高度,使个人计划可检测,可达成。研修计划的内容划分要注重逻辑,大致可划分为教育教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教学策略、班主任研修等方面。针对每位学员的新学期规划,刘老师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帮助解决学员困惑,使各自新学期的规划更加明确、可操作。刘老师还强调,在平常的教学中,要逐步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课堂中应注重可视化思维的呈现,要有个人的学术追求和学术坚持。活动最后,刘光文导师对全体工作室成员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首先,站位要高,换位思考,跳出自己的圈子看问题。其次,要对自己高要求,珍惜和重视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研修要有规划,不盲目,学员之间相互引领,共同进步。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阅读,让自己更美好;分享,让我们更美好
活动时间:2018年9月14日
活动地点:双流区研培中心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研培中心高老师、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
活动主题: 暑期读书经验交流
活动内容:
在这平分秋色,大雁南飞之际,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齐聚双流区研培中心,参加2018暑期读书经验交流研修活动。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读书交流活动
今天的研修活动:首先,由名师工作室各位学员就暑期阅读布鲁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孙晓玉老师利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原理,通过设计《热力环流》教学案例的形式给我们分享了结合自己对于本书的理解;
孙晓玉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黄强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习目标的设计,对比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前后的变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罗昊老师通过对第十二章《“火山在哪里?”教学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估等教学环节的评析来为我们大家呈现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刘玉婷老师则从课程标准出发,展示了自己对于“运用地图说出窝工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这一课程标准在目标分类中的应用;
曾兆熙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曾兆熙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对《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的分享,在分享中曾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和理解;孟海军老师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综合题设问方式中,梳理出常见的设问动词,从认知过程维度出发,阐释了常见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如分析(区分、组织、归属)、理解(解释、说明);陈文老师首先从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角度阐释了分类学的意义、方法、重点、运用等,然后从实践分类学的角度体现了自己对于教学实践的思考,最后给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疑惑和反思。
陈文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然后,刘光文导师就各位学员的读书分享做评价和指导:如高度赞扬了陈文老师的分享结构化程度高,逻辑关系清晰,案例分享恰当,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思考和反思值得我们大家学习;黄强老师和曾兆熙老师的分享都给大家呈现了自己的思考,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但促进了自己的成长还准确地找到了自己的观点和位置;孙晓玉老师分享的《热力环流》案例利用进阶的思维设计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值得大家借鉴;同时导师也给我们指出了一些问题,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交流活动中做的更好,如:PPT的呈现方式、评价表述的结构化、表述的完整性避免出现碎片化等等。
刘光文导师就读书活动进行评价和指导
最后,研培中心高老师就工作室的读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高老师认为我们的读书活动:阅读有难度,分享有层次,反思有深度,特别是对于陈文老师的高度结构化的分享、思考的条理性;同时也对我们工作室的研修活动提供了一些建议:如积极参加教师阅读活动、更好的读书方法的分享等;对工作室的后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精彩课堂展师生风采,深入评课促有效教学
活动时间:2018年9月21日
活动地点:艺体中学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陈文、罗昊、刘玉婷、孟海军、杨漪、蒋瑛、曾兆熙、黄强等名师工作室成员、艺体中学地理教师。
活动形式:课例研讨
金秋九月,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刘光文导师带领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艺体中学进行有效问题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工作室成员蒋瑛老师和曾兆熙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精彩的示范课。
蒋老师从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出发,围绕海上的冰川移动轨迹,让学生动手画,张嘴说,根据实际情景分析洋流对人们的影响。曾兆熙老师和蒋老师就同一个问题,同一张学案,但是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完整的围绕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理清了暖流寒流的分布特点。
课后,两位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说课。工作室成员分别从不同的教学纬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探讨。
两节课的优点都很明显: 1.备课组集体备课,统一学案。 2.学案情景化教学,围绕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3.课堂上学生活动充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但两节课也存在一些缺点:1.刘光文导师指出了尺度的问题,洋流作为一种地理现象,被抽象到地理课堂中,失去了原本的空间尺度。洋流多长,多宽。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这个尺度。2.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应该基于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角度去思考。能量包括动能与热能,洋流的动能影响船只航行,热能影响高低纬热量平衡。物质迁移改变水量分配,影响污染物。整份学案立意不高,所以停留于表面现象的分析,没有探究根本。3.学生活动中关注度不高,学生动手画洋流示意图,先动笔画哪一个,怎么把洋流图画出来,都代表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高低。课堂上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画图的结果,没有关注学生的认知状况。
本次的活动扎实有效的举行,不仅使工作室成员在专业上收获颇丰,也为两位老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增添了一份前行的力量。
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一一以气旋和反气旋的学习为例
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 王晨光
探究式学习是围绕着一定的问题、文本或资料,在教师的帮助或支持下,自主寻求答案、自主建构意义或理解、自主寻求所需信息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有三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即问题解决式探究式学习、文本解读式探究式学习、材料分析式探究式学习。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探究式学习,是课程改革中的一大目标和重点。目前,探究式学习已从理论思辨层面,逐步深入到实际操作阶段。就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来说,课堂是实施探究式学习的主阵地,如何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有效组织探究式学习,既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习目标,顺利应对升学与考试,同时真正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地说,地理课堂上实施探究式学习,怎样确定探究主题?如何开展探究?探究学习中教师要发挥什么作用?本文试以气旋反气旋的学习为例,探讨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 一、依据课标确定探究学习的目标和过程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准确解读课程标准,遵循课程标准是有效教学的前提。该部分内容课标要求“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低压、高压特点”。“高压、低压的特点”是要达到的知识目标,包括气压分布形势、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方向以及相应的天气状况。“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则指出所要采取的方法和途径。探究学习的目标和基本过程需要与课标的要求保持一致,即探究的知识目标是“高压、低压的特点”,学生要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相应的天气图,通过系列问题的引导,从气压结构、气流运动、天气状况诸方面分别考察高压、低压的特点。
二、创设能调动学生探究兴趣的情境
相比于接受式学习中学生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地位,探究式学习是以学生的主动探究来推动学习进程的,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探究学习顺利开展的前提。教师需要精心设置探究学习的情境,提出有吸引力的探究活动主题。
情境学习理论指出,只有当学习镶嵌在该知识的运用情境中,才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遵循“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新课程理念,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把学习活动抛锚在真实应用的情境中,给予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能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地理知识的现实意义,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会吸引剧烈的天气变化,对生产生活有巨大影响。苏州地区几乎每年都经历强台风影响,学生对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恶劣天气有深刻印象。笔者选择以不久前苏州经历的台风“海葵”和美国刚刚经历的超强咫风“桑迪”为例学习气旋。首先展示台风边旋转边移动的卫星云图,引起学生注意力。请学生说说对暑假军训期间袭击苏州的台风“海葵”的印象,再借助图片和视频展示咫风“桑迪”给美国带来的巨大破坏,进而提出要认识台风实质、了解防御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范的学习任务,将地理学习贴近学生的生活与身心特点,有效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在探究如何应对台风的环节,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分享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从认知角度看,探究学习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作为支持性条件。此前通过热力环流、风的形成、大气环流、气候的形成与分布、锋面知识上空气从高压向低压运动,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大;近地面风还受到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斜穿等压线;降水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较丰富的水汽,二是空气有上升运动,水汽达到过饱和而凝结。这样,学生依据卫星云图上台风形成的漩涡状云系、带来的狂风暴雨现象,可以认识到台风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的气压形势,以及中心区域空气强烈上升的气流运动状况。也能在学习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基础上,利用风与等压线关系等知识,自主绘制出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示意图。
四、提供适时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教师适时、必要、有效的指导与帮助,是学生探究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支架”。“支架”原意为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心理学家借用这个术语来描述同行或有成就的人对某人的学习过程所施予的有效支持。在探究学习中提供支架,犹如为学生解决问题搭建扶梯。
1.图表支架
地理图表直观形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和地理学习的特色工具,也是地理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支架。对于气旋、反气旋这类宏观抽象的地理事物,课标明确指出要“运用简易天气图”进行学习。笔者将不同时刻的卫星云图按顺序连续播放,做成台风边旋转边移动的动画,学生可以观察到台风的漩涡云系,直观认识从四周向中心辅合的气流。并对台风的空间尺度、台风移动造成各地天气变化有形象认识。考虑到城市学生日常生活中缺乏对气旋、水漩涡的感知,笔者在学生探究完成气旋的气压结构和水平、垂直气流状况后,还播放龙
卷风的视频,帮助学生感知空气在近地面向中心辅合,中心空气强烈上升的运动机制(要指出龙卷风与台风在空间尺度、持续时间等方面有巨大差异)。再让学生参考形象立体的气旋示意图,如人教版图2.22“气旋与天气(北半球)”,自己动手绘制出北半球的气旋,从而让大脑意象系统和言语系统紧密合作加工信息,从气压结构到气流状况,全面把握气旋的“特点”。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气旋的有关知识,以教材图2.23“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为支架,认识反气旋(见探究四)。最后通过举一反三绘制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的活动,再次落实本节课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2.间题支架
问题是探究学习中最为常见的支架。当教师预期学生可能遇到困难时,可在最近发展区内设置系列问题作为支架,引导学生小坡度、分步骤地解决问题,问题的数量与密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水平相适应。
探究活动一
【准备知识】(观察教材图2.21)在等压线图上,等压线闭合,且中心气压四周称为高气压;中心气压____四周____,称为低气压。从高气压伸出的_____,叫做高压脊;从低气压伸出的狭长区域,叫做____。
【探究台风的气压结构】
(1)从卫星云图中可以看到,台风控制下空气从四周向中心运动,形成_____时针方向旋转的漩涡状云系,这说明水平方向上气压的分布状况是_____
(2)台风带来有巨大破坏力的狂风,说明什么情况?
探究活动二
【准备知识】降水的形成有两个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较丰富的_____;二是空气有_____运动。
【探究台风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运动情况】
(1)由于__________,台风中水汽非常丰富。
(2)台风过境带来暴雨,说明台风中心附近空气有强烈的运动。
(3)参照教材图2.22,画出北半球气旋与天气的立体示意图。
探究活动三
【如何应对台风】
台风来临时,一个人在家里要注意什么?外出如何注意安全?结合你从电视、网络上获得的信息,说说人类应该如何防御台风灾害?
探究活动四
【认识反气旋】
根据气旋的有关知识,结合图2.23“反气旋与天气(北半球)”,分析反气旋的特点并完成表格1
探究活动五
【绘制南半球的气旋与反气旋】
依据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图,小组合作绘制南半球气旋、反气旋图。
探究活动六
【判断下列天气现象与何种天气系统有关】
(1)我国北方的秋高气爽。
(2)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份的伏旱天气。
五、优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与接受式学习相比,探究式学习中知识的组织和呈现顺序发生了变化。教材按照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来组织,先介绍气旋的气压结构,再说明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空气运动情况以及相应的天气,最后举例台风。传统的教学也循此顺序,首先用等压线图说明气旋的气压结构,再依据风形成的原理“画”出水平气流状况,“推理”出气旋中心气流的垂直运动及其带来的阴雨天气。上述组织方式更关注知识而非学生本身,探究学习中教学内容组织不仅要重视内容结构,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的认知过程,要将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
笔者安排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首先获知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天气,再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有关天气图,从现象到本质认识气旋的特点,进而利用自主建构的知识完成对反气旋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降低了难度,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的新课程理念。相比于传统教学以知识的传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探究学习围绕着学生的经验、认知规律而展开,更关心课堂上每一位学生是否喜欢学?会不会学?能否自我纠错等,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探究是一种本能,儿童天生就是探究者。探究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途径,是人的生存之本,贯穿人的一生。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信息,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有重要意义。
课堂上的探究式学习不同于儿童自发的探究,也不同于科学家的探究,关键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探究学习中教师的任务是探究前设置好情境,提出真实、有意义,学生能探究、愿意探究的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提供指导、引导、质疑、提醒等各种帮助、支持和服务。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活动简报
2018年9月
主 管: 双流区教育局
双流区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名师工作管理办
主 办: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主 编: 刘光文
编 委: 陈 文 郝碧娅 孟海军 曾兆熙 杨 漪
蒋 瑛 罗 昊 孙晓玉 刘玉婷 黄 强
工作室: QQ交流群:66459484
本 期: 策划、编辑:蒋瑛
九月,又是一年开学季
是什么风
把这金色的稻穗,吹拂
到谷粒饱满的校园
知识翻滚
是什么样的雨
把追赶了远距离的叮咛
滴落成打结的绳索
不绝于耳
九月,注定是收获的
序:
九月…………………………………………………………………………2
本月概况………………………………………………………………………4
主题活动:
1.科学规划引领奋斗方向,拾级而上勇攀研修高峰
——记研培中心研讨活动(9月7日)…………5
2.立足课堂,深研课程,助推教师成长
——记研培中心研讨活动(9月14日)…………7
3.写作交流促成长,论文评比论英雄
——记艺体中学研讨活动(9月21日)…………12
文章推荐:
地理课堂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方法…………………………………………………14
研修时间研修地点课程内容研修人员9月7日双流研培中心1.班长陈文公布本学期工作室的研修计划
2.工作室学员汇报个人学期研修计划
3.导师刘光文就个人学期研修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研修要求
工作室全体成员9月14日双流研培中心1.名师工作室各位学员就暑期阅读布鲁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2.刘光文导师就PPT的呈现方式、评价表述的结构化等方面对各位学员的读书分享做评价和指导
3.研培中心高老师就工作室的读书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工
作室的后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工作室全体成员9月21日双流艺体中学1.工作室成员蒋瑛老师和曾兆熙老师展示高三复习课《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之后对自己的本堂课进行了说课
2.工作室成员分别从集体备课、学案情景化教学、学生活动等不同教学维度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入探讨
3.导师刘光文对两节课进行了评价指导,并提出在进行自然地理教学应注重尺度问题、学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工作室全体成员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科学规划引领奋斗方向,拾级而上勇攀研修高峰
活动时间:2018年9月7日
活动地点:双流研培中心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陈文、孙晓玉、罗昊、刘玉婷、孟海军、杨漪、蒋瑛、曾兆熙、黄强等名师工作室成员。
活动形式:学期研修计划探讨
阔别一个暑假,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活动在这金秋九月如期举办。导师和学员们齐聚双流研培中心,共同探讨本学期的研修计划。本次活动由三部分构成:①班长陈文公布本学期工作室的研修计划。②工作室学员汇报个人学期研修计划。③导师刘光文就个人学期研修计划进行点评,并提出研修要求。
本着使刘光文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成长的摇篮、享受教育的家园”的宗旨,本学期工作室的工作目标拟定为:把工作室建设成为“研究的基地、成长的平台、辐射的中心”。为实现这一目标,学员们将从:①细化个人计划,确定发展方向;②重视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③强化实践指导,塑造风格特色;④加强学习交流,实现共享发展;⑤加强课题研究,提升学术素养等五个方面去努力。同时,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使工作室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工作室成员基于导师对本学期的规划和畅想,各自阐述了本学期个人规划和研修活动建议。陈文老师结合上一届高三的教学实践,将优化学科看课程设计、研究高考题和命题、提升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提出相应的实施路径。曾兆熙老师认为自己在新的学期里应该将自身擅长的地理教育技术与地理日常教学充分融合,突出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杨漪老师提出从提升课堂教学能力、试题的甄选和改编能力等方面入手“细化”教学工作的观点。孟海军老师对过去的研修活动形式,提出了建议,认为可以从现实优秀课堂教学、优秀教师课堂实录、读书交流、电影等多种方式开展日常研修活动。刘玉婷老师对自己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情况确定了以提升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为主的个人发展方向,并提出加强课堂技能训练和教学反思的实施路径。孙晓玉老师从听课评课、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提出本学期预期达成的具体目标。黄强老师认为必须加强对新课改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罗昊老师则结合自身教学和带班的情况,总结了上学期工作的得失,将每天进行教学反思、深入研究高考题和研究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点。
刘光文导师指出,研修计划应上升到研修课程计划德邦高度,使个人计划可检测,可达成。研修计划的内容划分要注重逻辑,大致可划分为教育教学理论、地理教学理论、教学策略、班主任研修等方面。针对每位学员的新学期规划,刘老师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帮助解决学员困惑,使各自新学期的规划更加明确、可操作。刘老师还强调,在平常的教学中,要逐步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教育转变,课堂中应注重可视化思维的呈现,要有个人的学术追求和学术坚持。活动最后,刘光文导师对全体工作室成员提出了要求和期望:首先,站位要高,换位思考,跳出自己的圈子看问题。其次,要对自己高要求,珍惜和重视每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研修要有规划,不盲目,学员之间相互引领,共同进步。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
简 报
阅读,让自己更美好;分享,让我们更美好
活动时间:2018年9月14日
活动地点:双流区研培中心
参加人员:刘光文导师、研培中心高老师、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
活动主题: 暑期读书经验交流
活动内容:
在这平分秋色,大雁南飞之际,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齐聚双流区研培中心,参加2018暑期读书经验交流研修活动。
双流区刘光文名师工作室读书交流活动
今天的研修活动:首先,由名师工作室各位学员就暑期阅读布鲁姆的《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孙晓玉老师利用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原理,通过设计《热力环流》教学案例的形式给我们分享了结合自己对于本书的理解;
孙晓玉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黄强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学习目标的设计,对比学习教育目标分类学前后的变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罗昊老师通过对第十二章《“火山在哪里?”教学案例》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评估等教学环节的评析来为我们大家呈现了自己的阅读思考;刘玉婷老师则从课程标准出发,展示了自己对于“运用地图说出窝工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这一课程标准在目标分类中的应用;
曾兆熙老师作读书经验分享
曾兆熙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对《做一个会“偷懒”的班主任》的分享,在分享中曾老师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班主任工作的思考和理解;孟海军老师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综合题设问方式中,梳理出常见的设问动词,从认知过程维度出发,阐释了常见的具体的认识过程:如分析(
文件下载:刘光文名师工作室2018年9月简报集
工作室介绍
<p> </p> <p> <br />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