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学单的深度学习研究”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2018年11月15日,初冬时节,天气骤冷,冯之刚工作室迎来了来自北京市海淀区 客人,一场关于南北数学教学主张的研讨活动就此展开。冯之刚工作室的两位学员侯志鹏和曾鑫老师分别展示了《路程、时间与速度》和《百分数的应用》两节课。
侯老师课前收集了班上孩子回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先以雷雨天气的视频引出本节课——比一比回家的快慢。然后呈现三组班上同学回家的路程与时间的数据。让孩子们思考:怎样比回家的快慢?在这个环节,侯老师巧妙地通过设计导学单,引导学生去观察数据的特点,然后尝试不计算比出结果。当学生比出谁最慢后,要比剩下两个同学的快慢时,不得不采用计算的方法。孩子们在独立学习时,自己的思维过程在导学单上有了清晰地呈现。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为了更好地学习,我们可以互相交流。”侯老师建议孩子们大胆地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井然有序,不仅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还能认真倾听同组伙伴的方法并作出合理的补充。孩子们的交流遇到瓶颈,侯老师赶紧上前“救急”:“这样的比较合理吗?有什么依据呢?”引发小组孩子共同思考,孩子们群策群力,积极动脑,到最后终于舒展眉头,并且露出了欣慰自豪的笑容。侯老师退到“舞台”后面,把展示的机会全留给孩子们,孩子们个个像极了小老师,自信流利地表达并且进行总结:表格上虽然有三位同学的路程与时间,但可以看出其中两位同学的路程相同,因此可以比较他们俩的时间,时间短的走得更快;两位同学的时间相同,直接比较他们俩的路程,路程长的走得更快;但还有一种情况,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我们就得计算出“每分钟走多少米”,然后再比较出结果。
侯老师不急于揭示“速度”的概念,而是又出了一道练习题,让学生比较客车和火车谁更快。有了之前的学习活动,孩子们都能够计算出两种交通工具每小时走多少千米,然后比较它们的快慢。这时候,侯老师才通过智慧老人语音的方式,告知学生:每分钟、每小时、每秒走的路程就是速度。学生对速度的概念再次进行了理解与巩固,并自己总结出速度的计算方法。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各种“速度”,侯老师结合生活实例,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速度。本节课学生思维活跃,师生交流融洽,学生充满了求知欲。
第二节由曾鑫老师直角《百分数的应用》。曾老师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回家以后,进行将水冻成冰的实验,并测量冻之前水的体积和冻之后冰的体积。学生对这样的操作活动充满兴趣,并激发了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曾老师先让学生汇报了他们实验的结果,然后直接出示自己做这个实验的数据:水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冻成冰后体积变为50立方分米。然后问学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两个数学问题: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多百分之几?‚水的体积比冰少百分之几?本节课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曾老师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问题的解决方法。
交流完成后,曾老师选了一个小组的学生进行汇报。小组汇报时,谁画图、谁汇报、谁补充、谁总结学生分工明确。曾老师只充当一个引导者的角色,通过不断追问,得出最后的结论:水的体积增加了11.1%。这时候,曾老师又提问:还有其他方法吗?班级的同学又分享了其他方法。曾老师让学生们观察这两种方法,找到两种方法的共同点:都是以水为“整体1”。然后,曾老师又让学生算一算,自己实验得到的冰,体积增加了百分之几,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生活性。在学生掌握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后,曾老师提出:问题‚怎么解决呢?学生有了之前的活动经验,知道应该先找到“整体1”,然后再比较。
最后,曾老师让学生们总结本堂课的收获。学生们有的谈到了找准“整体1”,有的谈到了水结冰后为什么体积会变大等。曾老师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层层推进,给予学生独立学习和交流汇报的时间很充分。
北京来的老师们,对这两节课给与了高度赞扬和评价。他们认为生活化的问题串,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两位老师幽默亲切,教学设计很用心,学生参与度很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两节有味道的课”,海淀区的老师评价道。这种味道,既是数学思考的味道,也是学生幸福成长的味道。有缘千里,相遇幸福,与海淀区老师的研讨活动圆满成功。
工作室介绍
<p> 双流区“研培员冯之刚工作室”于2015年4月经双流教育局批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