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校的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养……黄超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建立起校长专业标准,其中有的国家还根据形势的发展,对原来的专业标准进行了修订。[1]2013年2月,我国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教师[2013]3号);2015年1月,印发《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教师[2015]2号)。各界希望借助校长专业标准提升校长队伍素质,指导校长全面促进学校发展,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在《中国中小学校长专业标准》(草案)的内容中提到,校长专业标准的构建应该以校长的核心目标为统领,以校长的基本职责为依据、充分反映校长职业角色必须具备的基本专业素养,包括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
校长的专业素养要求,是由校长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基本职责决定的,是校长专业标准构建的基本依据。在校长的专业素养中,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相互依存:个人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基础和前提,而职业素养是个人素养的体现和提升条件。职业素养的六大领域涵盖了校长基本职责的外延,在校长核心目标统领下,个人素养与职业素养共同构成校长的专业素养结构。
个人素养指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具备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和价值追求。职业素养是指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拥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具体包括规划学校发展、保障德育实施、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提升组织效能、协调公共关系等六大领域。
一.个人素养标准
校长良好的个人素养是实现校长专业化发展和教育家办学理想的前提条件、也是校长达成核心目标和履行基本职责的思想道德基础。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教育者和管理者,其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和价值追求应该符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相一致,并有利于校长负责制的完善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
(1)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①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②落实科学发展观;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④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成功;⑤提供每个学生平等发展的机会;⑥具有追求公平而卓越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
①遵守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
②强调民主、平等、参与;
③提倡信任、沟通、分享;
④鼓励竞争、合作、创新;
⑤尊重学校每个成员的个性;
⑥善于发现和发扬学校每个成员的优点;
⑦勤于和善于听取教师的意见与建议;
⑧时刻保持危机意识。
(3)要有崇高的价值追求
①恪守公正、廉洁、效率的行为准则;
②维护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权利;
③承认和赞赏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成就;
④关注和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⑤注重公正、进取、合作、开放的学校文化的创设;
⑥具有批判精神和自我反思能力。
作为一名现代校长,要非常注重自身的品质修养,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影响人。一位校长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受不受拥护,不但要看他的能力和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品质。
同时强烈的责任感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重要内在因素,也是履职尽责、创一流业绩必须具备的基本品格。因此,校长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紧紧抓住大事,敏锐关注小事,牢牢把握全局,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树立亲民、务实、清廉、创新的形象,并在实践中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勤勉敬业、扎实苦干,真正发挥核心领导作用。
二.职业素养
(1)能准确而又有科学规划学校发展的素养
A、以专业精神追求学校规划的意义
B、以专业视野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包含以下两点:
第一、学校组织愿景与发展目标的确认。首先,校长应以教育家的理想、信念和视野,去体认现代学校的使命、性质与只能;其次,校长应认真体察社会与政府对自身及其领导学校的具体要求;再次,校长应体验学生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学校发展的愿望。
第二、学校发展条件与特点分析
C、以专业能力提升学校的规划水准
制定与实施学校发展规划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如何将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落实在学校的未来发展方案和规章制度中。
二是如何将对学生的平等发展机会和全面发展负责的理念变为学校未来实际工作的行动纲领与方案。
三是如何额将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成为激励师生员工学习和工作上的精神追求与行为指向。
四是如何在学校发展制定过程中对具体方案作出正确选择。
五是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保持对落实规划的领导力,对规划及其实施进行自我评价与完善
校长领导角色的关键是通过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职工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融合校长个人的教育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确立学校的发展目标,制定与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以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的可持发展。
①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
通过对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政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规章制度的了解熟悉国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变革与创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学校发展的过程、特点与机会;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技术与策略。
②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制定与实施学校中长期发展门标及其规划;明确学校工作计划及其相应的实施方案;
激励师生发展规划落实的领导力;保持学校发展规划落实的领导力;评价与完善学校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2)保障德育实施的专业素养
保障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校长必须按照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整合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力量,努力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成长。包含以下三点:1、以专业知识领导德育工作2、以专业精神追求德育境界3、以专业能力获取德育成效。
①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
党和政府有关学校德育工作的方针政策;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与规范;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特点与规律;
课程教学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等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艺术和体育对学生良好个性成长的作用;
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对培养合格公民的意义;
学校、家庭和社区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与作用;
学生综合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②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建立学校德育工作组织体系、优化育人环境;规范、培育与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的制度与措施;指导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体现德育因素;开发与实施体现优秀文化的校本课程;组织各类文艺、体育和专题教育活动;实施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个性;开展个性化的德育工作和个别教育;指导少先队、共青团、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建立完善德育工作监督、检查、考评和奖励制度;创建学校、家庭和社区有效合作的德育工作网络;创设以培育人文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恪守道德行为规范;借鉴其他学校先进的德育工作经验。
(3)领导课程教学的专业素养
校长负有按国家标准设置与实施课程的责任。校长应当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建立稳定的教学秩序,推行有效的教学活动,实施监督和评价教学的制度与方法,养成学生独立的学习行为与习惯,使之形成终身学习的意愿与能力。
A、以专业视野聚焦课程教学
首先,必须理解学校中相关课程设置的意义
其次,领导课程教学,专业化的要求更多地反映在对课堂教学行为的理解与把握方面,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体现有效教学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准则。
再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向课程教学领域的渗透,信息技术正日益显现出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效用。
B、
以专业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中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校长在领导课程教学方面的首要职责,是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及其标准。
其次稳定有序的教学环境与秩序是保证课程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前提
再次作为学校领导者,校长在领导课程教学上需要有广阔的视野,根据自己学校师生的实际情况,确立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甄别各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选择达到课程质量标准的合理策略,有效地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教学。
①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课程设置及其标准;学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原理与构建;课程实施和管理的基本原则与程序;有效教学的一般原理与基本准则;课堂教学行为及其管理的有效方式;提升学生学业成就的多样性策略;监控和评价教学的原理与方法;信息技术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及其效果;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与一般原理;家庭与社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②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及其标准;确保学校教学秩序达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保障教学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组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创设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学校环境与制度;制订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的行动方案;分析与解释教学质量的数据和事例;选择达到课程质量标准的合理策略;创设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条件;选择与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课程教学改革的政策与资源;组织与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建立课程与教学实施状况的评价机制;形成与实施提高教学质量的激励制度和措施;研究和借鉴其他学校提供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
校长要努力实施教学工作的“一、二、三、四、五工程”,即一个核心: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抓好两法:教法改革,学法指导;三种课程:必修、拓展型、研(探)究型课程;四项措施:“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以纲为纲,以本为本,全面打好基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为主渠道”;五个环节:备、教、辅、改、考。实施三项改革:管理体制、课程体系、评估体系。从而形成“严谨治学、务实创新”的优良教风。注重教育科研,促进教学改革。引导老师重视学生和学法的观念,即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作用,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作用,使教师的教学真正由“主讲”转变为“主导”,充分挖掘“导”的内涵,又注意丰富“导”的形式的延伸和运用,努力创设“温馨课堂、情趣课堂、有效课堂”,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使他们在教学中不再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而应该是主动的探索者,实现“为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的理想。
(4)引领教师成长的专业素养
校长负有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建设教师队伍的主要责任。校长应当培育促进教师学习的文化氛围,建立与实施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选择与推选、评价教师专业品质与成就的有效方法,引领所有教职工的行为达到专业标准。校长应致力于自身专业的不断发展,从而有能力承担领导学校的职责。
A、以专业视野导向教师的成长,作为校长首先必须清晰地了解与把握教师专业的性质与特点。
B、以专业能力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①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
教师专业的性质与特点;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途径与支持条件;教师专业发展互助合作团队的意义与策略;校本培训的策略与方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的组织管理理论与专业知识。
②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创设满足教师专业发展愿望与需求的条件;建立与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绩效评价制度;制定与实施激励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和措施;选择与开发校本培训的资源、策略与途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互助合作机制;指导与激励教师的相互尊重、理解与欣赏发现与矫正教师的工作失误与不足;制定和实施校本培训的制度与措施;提供教师继续学习的资源与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随着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校长对于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对该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愈发凸显。作为校长,要履行好“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之职责,其自身必须是一个专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教师和管理水平较高的指挥者,拥有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如果校长仅重视自己的行政级别,专业意识淡薄,缺乏对教育理论视野的把控能力,不懂得当代的领导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并运用于教育实践,就不能通过自己的理念和品行来引领学校教师专业成长。
(5)校长具有提升组织效能的专业素养
校长负有对学校进行有效地组织和管理的责任,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学校的职能,建立与实施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合理配置学校的各种资源,落实教职工的岗位职责,评估教职工的工作业绩,激励教职工的进取精神与行为,不断提升学校的组织效能。
A、以专业视野认识学校的组织效能
B、以专业能力激发学校的组织效能
①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
党群组织和教代会在学校中的地位与作用;学校内部组织的构成、职能与管理规则;学校组织优化原则、策略与基本方法;学校涉及的教职工和学生的权益保障;学校人员聘用、辞退与绩效考核的制度与程序;学校财务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的制度与程序;学校设施设备安全与使用的制度与程序;校园危机处置的法律、专业常识与程序;学校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的意义与程序;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②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构建公正、进取、合作、开放的学校组织文化;建立民主科学的学校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落实学校各部门与教职工的职责;依法与按专业标准招聘、续聘和辞退教职工;明确与落实学校优先发展的事项;确定与分配教师团队与个人的工作任务;制订与改善学校设施没备的使用方案;指导、制订与解释学校的财政预算方案;推行、评估与改进学校各部门与教职工的绩效管理;监控、检查与评估学校各种事务及预算的实践效果;指导与选择信息技术运用于学校管理;检查与改进学校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要求;制订、演练与评估校园危机处理的预案;推进与落实学校校务公开和信息公开。
当前,校长要提升组织领导力,需要做好如下方面的工作:
第一,提升综合素质。校长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品质与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按照校长专业标准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要转变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非职位性领导力的作用,并且把领导力的提升看成是伴随终身的过程。
第二,加强团队建设。学校组织领导力的提升,决不是校长个人的事情,而应成为学校所有人的职责,应逐步树立“人人都是领导者”的理念。校长要充分关心激励每一个人,注重领导团队、教师团队等不同团队的建设,重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共同作用,密切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联系,逐步把学校建立成道德的共同体、学习的共同体和关怀的共同体。
第三,关注组织变革。适应学校的特性和教育工作的特点,构建适合的学校文化和支持变革的环境。改变科层制下金字塔式的组织框架,推进扁平式的组织模式,推行基于学校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方式,营造和谐的组织氛围,并不断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主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与协调,建设开放的学校系统,鼓励并推进学校的持续变革。
(6)校长具有协调公共关系的素养
校长负有协调学校公共关系的责任,建立学校与政府部门、学生家庭、其他学校及机构的合作关系,为社区提供必要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支持,也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获取机会与资源,创设学校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校长应当指导和帮助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为社区服务,参与同其他学校及机构的合作活动,不断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A、以专业视野审视学校的公共关系
B、以专业知识理解学校的公共关系
①引导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目标与价值的认同
②启迪社会公众对学校教育理念与办学特色的接受
③以专业能力构建学校的公共关系,其中包含以下三点
第一、要家长以及社区公众成为办学过程的评价者与监督者
第二、使家长与社会公众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者与欣赏着。
第三、要让社区公众成为学校发展成就的享用者与受惠者。
另外,在建构学校公共关系方面,校长还应当了解当地其他学校的状况、特点与发展目标,注意同当地其他学校之间建立合作,组织学校之间多种合作型的教学及其他活动,共同分享资源与经验。
①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专业知识:
社区的历史文化传统、现状及发展趋势;社区人力、物力等资源以及可利用方式;学校与学生家庭、社区及相关机构合作的方式与途径;学生家庭、社区及相关机构支持学校的方式与途径;社区资源和学校课程的开发与整合;家庭教育的功能、特点与多样性;学校、师生的成就获得社会认同的意义、条件与途径;当地以及国内外其他学校的状况、特点与发展趋势。
② 具备此项专业素养校长需要具有以下专业能力:
建立和维护与家长、社区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关系;构建学校、家长、社区共同为学生成长负责的机制;指导和帮助家长理解、接受与认同学生的学业成就;指导和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家庭以及同家长的沟通;选择家长和社区满意的行动以改善学校教育行为;选择家长和社区机构参与学生学习与活动的条件;提供社区建设所需的学校设施设备以及人员;创设家长和社区认同的学校文化与校本课程;寻求、发掘与整合学校发展所需的社会资源;把握与选择向社会展示学校及师生成就的时机和方式;帮助教师获得上级部门、学术机构以及校外同行的支持与认同;帮助学生获得校外交往的态度、技能、经验以及高一级学校的认同;开展与当地以及国内外学校之间的多种类型合作。
公共关系实际上是做“人”的工作,涉及到态度、情感等复杂的心理领域。必须掌握好其规律,使其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要搞好公共关系,要树立公共关系观念,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必须首先在思想上树立公共关系的观念,并将此种观念付之于自己的行动之中。没有正确的公共关系思想,在开展公共关系中,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要树立自身形象,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地工作,树立起整体形象;另一方面是使自己的学校在教育教学质量、社会效益、办学方向上在社会树立起美好的形象。自身形象是学校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石。要加强社会责任感。学校是社会大家庭的成员,应该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的社会各方面需要的人才,使社会和家长把自己的子女送上学校读书,有进学校放心,毕业信得过的安全感。学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建功于祖国、造福于人类。要始终如一。开展公共关系活动,重在平时,贵在始终。“不能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一个学校良好形象的建立,决非一朝一夕。必须立脚足长远,事无巨细,持之以恒。要加强联系,双向沟通。有的把这叫做情感联络,或叫感情投资。就是说,在平等的基础上,经常互相交流情况,沟通思想,有来有往。要赤诚相见,热诚待人。在公共关系活动中,诚恳、真实、信义、热情,都是十分重要的。
西澳大利亚校长专业标准
苏格兰校长专业标准框架
通过对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小学校长专业素养标准比较研究,他们都有以下五个共同特点
(一)校长应是学校的领导者与管理者
(二)校长应是学校的教育者
(三)校长应是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者
(四)校长应成为校外环境的有效合作者
(五)校长应成为师生品德的示范者
总之,教育现代化需要高素质、有能力的校长。作为一位新时期学校的校长,既要在政治思想、品行修养、业务能力、心理素质,知识结构等方面具备很高的素质,又要具有管理、决策、组织、创新、协调等各种能力,才能够有效整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容应对各方面的挑战。
工作室介绍
<p> 高志文校长工作室于2015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