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
2018年暑期曹俐读书心得交流——《为了理解而设计》_黄洪刚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2018年暑期曹俐读书心得交流——《为了理解而设计》

文/曹俐  时间:2018-09-28  浏览数:525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在我加入黄洪刚工作室的第一个暑假,我拜读了格兰特·威金斯博士的书《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不得不承认格兰特博士不愧为哈佛大学的教育学博士,他的独到见解我认为正是现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所缺失的。

在这本书中,格兰特博士提到了两类传统教学设计的误区:第一种是“灌输式学习”,也就是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也常用的讲授法,即学生根据教材或老师的讲解,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所有的要求的知识点;第二种是“活动导向的设计”,也就是现今的赛课以及公开课的课堂上经常使用的一种带表演性质的教学方法,活动虽然有趣,但未必能让学生获得智力上的成长,也就是可能“只动手不动脑”。虽然这两种教学设计,在实际课堂上的表现来看完全不同,前者的课堂很安静,几乎就是教师讲学生记,后者的课堂有丰富的活动,整个过程显得非常热闹,但他们可能都共同存在一个问题:没有引导性的智力目标,或者是没有清晰的优先次序来架构学习体验。这就造成了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没有把目标聚焦在到底这个学科或者这节课学下来,学生到底掌握了什么?

这里,我想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格兰特博士倡导的逆向设计。逆向设计首先就要求我们摆脱以前的惯性思维,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要详细阐明预期的结果,也就是学习优先次序,按我的理解就是要一开始制定学习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按照习惯,确定目标后就是进行教学设计,但在逆向设计中,确定目标以后接下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可以用来证明学习目标的达成?达到这些目标的表现形式是什么样的?最后一步才是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也就是说逆向设计分为三个阶段:(1)阶段一:确定预期结果,需要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2)阶段二: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3)阶段三: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方法,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哪些活动方式可以使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选择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虽然展现在眼前的是一连串的问号,但随着这些问号,我觉得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三训二融”教学模式有了另外一种思考方向。

在这本书中有一句最打动我的是:我们根据最终的结果提供有用的流程、模板、工具和设计标准,凭借设计而非运气使教学计划和学生最终的表现更有可能成功。总的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我去学习的内容还非常多,在此自我鼓励,希望努力前行!

                                         曹  俐

2018年9月1日

工作室介绍

<p> 黄洪刚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4月27日,是双流区第一个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