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四有教师_廖洪森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四有教师

文/吉白  时间:2018-06-27  浏览数:725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国家栋梁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对自身观念、技能不断更新提升,方能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关键词】知识经济 新课改 核心素养 学习 行动 反思 创新 提升 使用iPhone手机以来几年中,几乎每隔几个月手机都会提醒系统更新以便使手机性能更加稳定提升。蓦然回首我发现自己走上讲台也已数年,到了青年教师向成熟型教师的转型阶段。在这个手机系统都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作为一名奋斗在教学一线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面对着一届又一届“流水的兵”,我不断地扣问着自己的内心:“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是否能用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一条道走到黑,我内在的“系统理念”是否在不断更新提升呢?” 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差异性创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创新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创新,创新本身就成为了知识驱动社会的主导力量;这个时代亦是一个数据大爆炸的时代,据估计在2012年时全球就已经产生四千万兆位组的全新咨询,比过去五千年人类积累的还多,新科技的咨询量每两年就增长一倍,这对于四年理工制学生的意义是:一年级学习的知识有一半到了三年级就已经过时了。因此,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从教变成学,教需要现成的东西,学就是创新,培养创新意识。作为思想品德课这样的德育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在于知道什么知识,而在于能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并且运用这一知识解决问题,是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教师就如同一部iPhone,是知识的传递媒介,如果内在系统不能升级更新就满足不了使用者的更高需求,意味着停步不前,被颠覆,被淘汰。更何况教育哪只能是简单地教授知识,时代在发展,在当下这个瞬息万变、对人才要求更高的时代,传道、授业、解惑三个词已不能完全囊括教师责任。所以,在时代的召唤面前,在高贵的职业良知面前,在一个个如花般的生命面前,我们岂能消沉懈怠?我们岂能容忍自己的人生在“两点一线”的奔波中萧条?于是,我决定以一个学习者的角色开启努力不懈的心灵系统升级模式! 一: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为“升级系统”储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育不仅仅将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成长为一个会学习的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身作则,首先自己要扮演好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角色。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习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习力是现代人,特别是教师必备的一种能力。首先,多向名师学习,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看的更远。名师,往往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精深的理论造诣,有卓越的教学技能,是同行业受人敬仰的佼佼者。他们的一番经验之谈,会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他们的一次精心引领,会使我们走的更远。因此我们要主动靠近名师,向名师学习。 其次,向同行学习。同行是我们的战略伙伴,是鞭策彼此的竞争者,也是团队中携手共进的兄弟姊妹。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人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可取之处,迸发着闪亮的智慧。多听课,多评课,多探讨,哪怕在每一次探讨中激烈争论,各抒己见,但思维的碰撞出的火花都是值得珍藏的经验。 最后,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是教育的理想状态,过去曾经是“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现在是年轻人在教老年人怎么用新软件。有时候关于一些电脑技术问题,都还需要向学生请教。新时代的学生,他们的接受的价值观是多元化,开放式的,更适应于这个年代。从学生身上可以了解新的社会视点,了解他们的内心需要,这样也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脱离学情,陷入枯燥说教的“独角戏”中。学生也能带给我们许多新鲜的力量,促进教师的成长。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多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学生,向学生学习。 二:成为有行动能力的学习者,为“系统升级”提供实践论证。 实践是证明真理的唯一标准。以核心素养为中心的课程是活动型课程,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或动表现加以测评。学习的关键就在于有无行动能力。如果教师都没有行动能力,又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传统教育培养的人不乏“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做的能力不如说的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敢于将理论转化为行动。 如果在有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教学设计和准备后,教师可以将具体的学案中的活动在课堂中开展开来。比如在讲授的七年级下册《法律初探》时,恰逢学校为初一年级的学生举行了一次真实的法庭审判大会。大会结束后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写观后感,心得体会和感悟,很有可能引起学生反感,甚至流于形式。那可不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结合学生实际在课堂上开展一次模拟法庭活动呢?此想法一出,获得学生的一致赞同。整个过程学生参与度很高,积极查阅法律资料,了解法庭审理程序,活动结束后甚至有学生立下要当法官,律师和法警的职业理想。 也许每一次理论到实践的转化都会是成功的案例,但是只要敢于付诸行动,哪怕失败也是一次收获。成功固然可喜,那么失败后更值得反思,所以要更上一层楼,那么学会反思就是必不可少的楼梯了。 三:成为有反思能力的学习者,完善“系统升级”的过程。 超越自己需要反思自我的局限性、有限性,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自我。教师之所以有职业倦怠,是不停地重复性教学造成的,缺乏创新意识和自我反思。一个人不断反思、不断改进自己、不断提升自己,实际上也就培养了创新意识。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成为一个有创新能力和反思能力的学习者。反思可以结合自身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做好教学前的反思。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并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和分析能力。在此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需要和满足这些需要的目的和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的和目标所需的动机、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等做出反思。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需要教给学生哪些关键的概念、结论和事实?怎样深度和范围的材料对学生是合适的?哪些学生需要特别的关注?哪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达成目标?如何组织学生和材料,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哪些条件会影响课的效果? 例如:讲七年级下《少年的权力》前,我反思教材中的案例:家长偷看子女的日记,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互联网定的今天,手机功能强大的今天,写日记的学生人数比例还有多少?取而代之的是发微信、微博、QQ等朋友圈。沿用教材难以引起情感共鸣。用什么切入点,一定要结合实际,反复斟酌。 其次,做好教学中的反思。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中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监控性、同步性,能使教学高质量地进行。具体包括对教学过程中的诸要素、诸行为进行反思。 最后,做好教学后的反思。教学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学经验理论化,并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为了做出必要的反思,教师必须决定需要信息的类型,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形成判断,在整个评价、反馈过程中,教师可以问自己下列问题:这节课是怎样进行的?是否如我所希望的发生了什么?怎样用教和学的理论来解释我的课?怎样评价学生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标?上课时改变了计划的哪些内容和方法?为什么?是否有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我怎样才能找到答案?根据这些问题,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成功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还是需要重新计划或试一试新的策略。 反思是一个去其糟粕,留下精华的过程。淘汰老化的观念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就为创新做好了思想准备和基础。所以,还要加强理论学习,潜心教育科研;勤思多记,撰写反思札记;听课观摩,相互交流,以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 四:成为有创新能力的学习者,为“升级系统”提供充足动力。 现代社会是知识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快,仅仅依靠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是永远无法完成的任务。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创新的人才,教师首先自己要树立创新性意识,不能仅仅作知识的跟随者,而要立足于学科前沿,做自身的创新者,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唯有自己不断地主动学习、更新观念、升级自己的内部系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激情去引导我们的学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 黄开久.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EB/OL] 【2】 祝凤英.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 【3】 喻明凤.浅议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

工作室介绍

<p> &nbsp;&nbsp;&nbsp; 廖洪森名师工作室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