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陶西平《课改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专题报告_孙晓晖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研修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研修动态

陶西平《课改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专题报告

文/孙晓晖  时间:2018-05-18  浏览数:886

2018年5月16日,双流教育“瞿上讲堂”第25次讲座在双流中学实验学校多功能厅举行,双流区各公办学校、幼儿园、全日制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双流区名教师工作室、名班主任工作室、教育局机关各科室及研培中心参加并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家、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世界联合会荣誉主席陶西平为大家作了题为《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教师观念与课堂改革》的专题报告。

 陶西平先生在讲课时表示,改革最终必须发生在课堂上,在新时代基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上,应当进一步深化课堂文化建设,活化教师专业发展和催化教育技术整合。 陶西平先生特别提到,比起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堂文化更要重视。课堂教学水平是学校教育水平的集中体现,而课堂文化又是课堂教学水平的集中反映。这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又一关键。 课堂文化建设,就是创造培养好习惯的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反应倾向。个人对事物的反应倾向体现人的价值判断习惯。培养良好的反应倾向就是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刻印在脑海里,落实在行动上,成为评价事物,和践行的自然的根深蒂固的价值标准,这才能取得立德树人的实效。二是思维习惯。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其中重点是审辨能力的培养。审辨能力的培养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质疑,善于比较,善于分析,善于综合,善于实践,从而构建课堂的审辩文化,使课堂充满三声:笑声、掌声、辩论声。三是行为习惯。行为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总之,积极向上的课堂文化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一种尊重学生、尊重不同意见的环境,这和阳光与空气对于万物生长的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样,是学生人格、智慧、能力生长必要的环境与氛围。 

整场报告中,陶西平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验、深刻的思考与真诚的态度给参会者授业解惑,让大家对课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今后教学工作中,双流区名教师孙晓晖工作室将把陶西平先生所讲授的知识,运用到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为不断提升双流区教育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工作室介绍

<p> 孙晓晖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确立工作室理念十二字: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