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蒋建平工作室学员专题讲座 陈媛_蒋建平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研修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研修动态

蒋建平工作室学员专题讲座 陈媛

文/陈媛  时间:2017-11-24  浏览数:459

换个角度看教育

                            ——《教育面面观》读后感

有人说教育可以培养人才,有人说人才从来都不是培养出来的,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总是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寻和追问。教育是人的教育,却异化为物的教育;教育可以改变命运,也可以捉弄命运;教育可以开启智慧,也可以愚弄才智;教育本应教人聪明,却不时使人愚蠢;教育理应培养人才,但人才常常拒绝教育。人才成长是一个非人力操纵的随机性过程,但教育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它深深嵌入并影响人才成长的过程。所以教育的现实与成才理性总是处于认知矛盾和实践冲突中,人才教育关键在教育人才,基础在人才理念,重点在育才模式,核心在育人氛围,保障在制度建构。

纪大海,四川省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用他独到的见解,换个角度去分析了当下中国的教育,让我们一线教师能挑出框框,去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正在做的事情。

 本书分成上下篇:上篇《人才教育与教育人才散论》分成九章:1. 教育真性:人本教育与实践人学2.教育与人才之关系3.教育为人才奠基4.种种认识澄清5.人才教育与教育人才6.“名”与“实”之倒置7.教育中的“马太效应”8.围绕“教育家办学”说开9.中国教育学派的难产

下篇:分成十二章:1.阅读教育泛说2.素质教育的实践悖论3.教育之殇:伪科学泛滥4.围绕“阳刚教育”的思考5.市民理性与教育市场6.教师需要什么样的人性关照7.“制度作用论”中的二律背反8.教育情感生活:悄悄地渐行渐远9.苦海无边之极端功利教育10.教育国际化:趋势与误区11.游学与研学旅行12.论教育顶层设计。

在这里,给我感触较深的是上篇第7章:教育中的“马太效应”。20年前,人才学引用“马太效应”概念时,人们对它还比较陌生,现在它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个故事。国王要出远门,临行前给三个仆人各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去做生意,待他回来后再上交银钱。国王回来后,第一个仆人上交10锭银子,国王给予了重奖;第二个仆人上交了5锭银子,国王给予了一定奖励;第三个仆人将保存的十分完好的那锭银子上交国王,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那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并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拿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便是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是一种具有普适性的社会现象,各行各业都存在这种现象。我们不难看出,马太效应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现实中如何发挥其积极的效应,抑制消极效应,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马太效应就是现在所说的“”奖优罚劣“奖勤罚懒”“能者多劳多得”“按劳付酬,不劳不得”,这种积极的马太效应应任何社会都是倡导并推广的,因为它能推动社会进步,驱动人们奋进,增加社会财富。马太效应的消极一面表现为现代中的“贫富差距悬殊”‘分配不公’“资源分配失衡”“过度剥削”“不人性作为”等。这种消极的马太效应无疑是社会的严重问题,导致社会动乱,加深社会矛盾,加速社会分层。

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主要表现为:

1. 受教育者中的马太效应。优生因其成绩好可以获得一好百好的优越条件。上级部门的好事、社会上的好事、学校的好事、班级的好事都几乎与优生们直接相关。

2. 教育者中的马太效应。学校干部中的马太效应最为突出。所谓的领导,就是什么好事都可能都轮到他们了,比如职称评定他们比其他人占有很大的优势,条件不够没有关系,他们可以利用其它资源去弥补,上也得上,不能上也得上。在教师中的马太效应也存在。在利好资源的竞争中,教师之于领导肯定是弱者,但是,作为弱势群体的老师,他们中间也客观上存在强弱之分,存在利好资源分配上的马太效应,尽管差别较大,程度不一。

如何规约教育中的马太效应,这的确是一个很有实践价值的话题。规约马太效应的基本目的是扬其正能量抑负能量,规约的主要路径是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规约的主要手段是科学评估。教育中的各种评选推荐首先是在民主的基础上形成相关的制度和程序,并据此形成具体的科学评估体系,评估结果再经规定程序通过民主方式给予公示。倘若没有这种规约,那么“跑关系”“找后门”“关系出效益”“关系决定命运”就成了教育中的真实写照。我们一方面要主张多出先进、多出模范、多出精英以及重奖贡献突出者,但也要主张设定“度”的规约,不能盲目加给他们;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主张共同进步、均衡发展,公平公正,但也要绝对平均主义,反对齐步走。

当然,在纪大海的这本书还有许多的令人思考的教育看法。他对当下现实的教育所面临的困扰、问题有着自己理性的思考,也在不断努力中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虽有苦不堪言的感受,但他不舍不弃,持之以恒,就像他所说的一样“到底是有苦才有甜还是有甜才生苦,不论怎样,对教育的那片痴情或许早已定格于生命的全部生机之中”。


                                                  蒋建平工作室学员:陈媛

                                                    2017.11

文件下载:专题讲座 蒋建平工作室学员陈媛

工作室介绍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