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
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象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知,而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秘密。"对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目的的语文教学来说,要破解的当然就是这个秘密。我们不仅要深入内容看情感,更要跳出内容看表达。我们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关注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提升孩子的语文能力。这节课我是这样设想的:重在诗意的品味,旨在学习并尝试运用古诗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通过目标的重新定位力求将诗歌的诗意感知和诗歌的感情朗读以及写法的模仿迁移融合在一起。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尝试着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华丽转身。用课文这一例子去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
第一,把握“基础目标”:习得词句,积累语言。不管是教课文还是教语文,字词教学那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是凸显“核心目标”:一课一得,习得新法。即通过“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使学生获得新的语文读写方法与技能,习得语言表达的形式,提高学生新的语文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古诗教学重在读和悟:在读中积累词句,在读中想象画面,在读中感悟诗意,在读中感悟情感,在读中感悟表达。
第三,达成“终极目标”:迁移运用,练习表达。语文教学的最高、也是最终的价值就体现在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上。教学中,我们在让学生学习了课文或作者的表达方法后,不但要学生记住这些方法并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以形成阅读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语境,把习得的方法进行迁移运用,练习表达。
泰戈尔说,天空中没有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我想说,我们也飞过了,希望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点痕迹……
工作室介绍
<p> 2012年4月24日,双流县名教师“吴明渠工作室”在东升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