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孩子心灵,促进健康人格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心得
文/孙晓晖 时间:2017-09-28 浏览数:674
关怀孩子心灵,促进健康人格
——读《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心得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引领者,组织者,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身心健康的公民,所以班主任的工作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文化氛围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吞噬了道德成长所需要的那种心平气和。在城市,人的孤独感日益增强,压力、焦虑、紧张和不安感弥漫,而在农村,对城市文化风潮的盲目崇拜和对物质文明的片面追求正不断侵蚀着传统文化的根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各种文化、价值与信仰的交织、冲突使得学生内心的焦灼、不安以及不满足日益严重。这些内心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得不到疏解,极具破坏性。因此自己在从事班级管理的时候,遇到很多迷茫的事,常常令自己叹息、扼腕甚至火冒三丈。幸好,今年,看了朱晓曼老师的《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一书,在这本书里,国内著名的教育专家朱小曼认为:在婴幼儿时期建立起来的依恋感受、安全感受、归属感受,是儿童社会性、合作性行为的最重要的源泉。在依恋感、归属感、认同感以及同情、分享和友谊感的基础上,人才有可能进一步生成责任感、使命感、敬畏感、崇敬感,以及由于不断地进行道德反思而升华出的道德尊严感和人生幸福感。俄罗斯20世纪初的大哲学家索洛维约夫在他的一篇论文中提到,人为了区别于其他种群生物,发展出羞耻感;人为了发展与同类的关系,衍生出同情感;人为了发展比自身更高尚的品质,生长出敬畏感和仰慕感。索氏认为,人类个体最早的三种感情构成了道德的原材料。从上述的研究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家庭教育重视孩子的情感的培育和开发,那对以后的德行影响至深。但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存在这样的问题: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心灵的施暴,扼杀孩子独立人格的树立;物质刺激,变相拜金主义的诱导;动辄体罚,缺乏耐心的引导和关怀;朝令夕改,缺乏教育目标的远景性和阶段性;精神方面,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事业方面,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生活方面,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在这种家庭中成长,孩子的精神得不到引导和关怀,就会滋生各种负面心理。
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合理想象,是一种抽象的意识方面的概念,而现实是当前存在着的客观实际,理想与现实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中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和冲突。如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超过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产生怀疑自己的力量,对理想发生动摇,陷入苦闷和彷徨的境地。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我们所接受的宏大的教育方略总是要孩子从小树雄心、立大志。为了什么什么成为什么什么。与之相匹配,我们强调榜样的力量,把榜样成长描述为什么什么、含辛茹苦的过程。我们的师长也不时地推出一些榜样供我们效仿。然而这种效仿使活得生命个体成为僵硬的工具,使思想全无乐趣可言”。理想性的需要是一个人生命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导引着生命的航程,但是不能忽视甚至离开当下的孩子现实的需要。正是因为真实的生活会使人有很多的尴尬、压力、恐惧,所以如果抛开了现实的当下的需要,而一味地进行理想性的教育,这与学生来说是是虚幻空洞的,那么这种教育永远无法走进孩子内心,也永远不会满足孩子的内心诉求,那么孩子就不会清醒的认识到自身,也无法真正正确的关切他人。
在《关注心灵成长的教育—道德与情感教育的哲思》提到,人生有三部曲:从出生到入学应属童年时期,是启蒙阶段,主要是教育家庭环境和父母;从入学到毕业属青少年时期,是成长阶段,主要受教育学校环境和教师;从学校毕业以后是成年时期,是工作阶段,主要受教于社会环境和自我教育,以至终身。学校课程占用着学生大部分时间,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现状,必然引发和形成学生的各种情感、态度,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都会直接或间接参与孩子的人生,我们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且初中生大多处于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初中时期是一个关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时期。这时孩子的思想处于动荡时期,具有不稳定性,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但这个时期的可塑性也是极大的,这就给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拉尔说:“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正是看到这些文字,我才真正理解到班级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及时性。
自己在工作中,常常会感叹为什么有的孩子,有些问题一犯再犯,不管怎么沟通交流都不见效。后来看了朱晓曼老师的书才发现,我的德育引领因为内容枯燥抽象,教学方式单调乏味,而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不喜欢,甚至排斥我的“教育”。值得高兴的是,正是在朱晓曼老师的引领下,我改变了自己那种落后的德育理念,更加强调以人为本,追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追求学生主动地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追求学生生命活力的展现。并努力让自己的德育工作回归学生的生活,关注新时代学生的具体的内心需求,并切实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德育课程。
在朱晓曼老师的专著中,朱晓曼老师十分推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方式,我把这八个字用在自己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叫唐倩,这个女孩已经留了两级,使我们班级年龄最大的学生,但却是最黑最矮的。来自一个离异家庭,跟着爸爸,长期得不到关怀,初来班级时,身上散发着难闻的臭味,而且脾气大,动不动就骂人。那时候班级很多学生都排斥她。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却在初一的下半学期的一次运动会上给了我深深的震撼。那一次运动会,她选择了跳远,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相信,但后来还是支持她,给她加油鼓气,因为我不想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终于,到了比赛那一天,我看着她站在起跳线,两脚分开,双手用力摆动,膝盖一弯一直,然后用力的蹬地,像一只笨重的鸟,向前上方腾空而起,在天空留下匆匆的弧影,而后重重的摔在沙堆上,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唏嘘声和嘲笑声,我班自己的啦啦队也在叹息,不忍直视。裁判老师担心她会受伤,建议取消她的比赛资格,我问唐倩:“你要退出比赛吗?”她说:“我想再试一次”。于是,她重新站在起跳线,但还是急速摔倒了,嘈杂的人群安静下来。我赶紧跑过去将她扶起,问她:“你怎么样?”她说:“没事,还有一次机会。”她再次站在起跳线,这时,我喊了一声“唐倩,加油!”,接着我班的啦啦队也跟着齐喊:“唐倩,加油!”,接着围观的人也跟着高喊“唐倩,加油!”只见她眼睛死死的盯着前方,深深的呼吸着,然后调动全身的劲,借助腿的力量,猛地弹跳起来,落地的一瞬间,身体还是控制不住地摇晃了几下,扑倒在沙坑上。她哭了,说:“老师,对不起,我失败了”。我心疼的抱着她,轻轻的摸摸她的头说:“不,你敢于挑战自己,你在我心里,就是冠军!”。后来我问她,为什么那样坚持,她说:“杨老师,我不想让您失望。从小我就没有妈妈,爸爸天天上班很少关心我。还记得冬天我去擦走廊的瓷砖,红着手走进教室,你都会用双手紧紧捂住我的双手,还给我擦护手霜,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是存在的,我觉得自己是被爱的,在我的心里,我早就把你当成了姐姐,所以我要努力”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爱是对学生的尊重与鼓励,爱是对学生的不抛弃,不放弃,有了爱,就能再塑生命。
教育是人的教育,教育必须要目中有人,要看见学生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最核心的是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面对处于青春期急剧变化的学生,教育必须唤醒学生对于生命的尊重,这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学会了尊重他人。教育绝不能忽视学生的内心诉求,绝不能忽视身心健康,绝不能急功近利,我们的教育应该关怀孩子心理,促进健康人格,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去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社会,让孩子们悦纳自己,悦纳他人。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关怀孩子心灵,促进健康人格才是教育最本真的目的。
工作室介绍
<p> 孙晓晖工作室成立于2014年3月。确立工作室理念十二字: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