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教师培训,如何减负增效?
暑假教师培训,如何减负增效?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8月
成都双流中学(610200) 黎国胜
寒来暑往,花开开落,季节轮换,一年一度的暑假老师们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终于盼到。本来想通过暑假的休整,褪去一学期的疲劳,换来身心的放松。可是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却在策划着如何利用这个长假安排老师们进修培训,于是很多老师不得不拖着疲惫的身体又走进各种培训班。心不甘、情不愿,无奈、无奈……
某校重金聘请了国内名牌师范大学的著名教授星期天来办讲座,不一会教师陆续离场,听众越来越少,中途休息后超过2/3的人已悄然离去,报告厅里稀稀拉拉的人让教授尴尬地坚持到最后.
为什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培训经常基层老师却不接受呢?如何让劳心费力的培训既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增强培训的实效呢?
一、强化动机,明确主体——我培训,我成长,我快乐。
培训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主体不明确:主管部门和学校都不是培训的主体,培训的主体应该是教师自己。在基层学校,一些教师自身没有成长的动力或动力不足,老师被迫参加培训效果当然不好。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在激发教师成长内在动力方面下功夫,让教师主动发展,自觉地要求提高。如果教师有进修提高的内在需要,自然就会克服一切困难主动参与培训。如果仅仅发个文件,规定不参加培训就要扣奖金、就不能评先进、就不能晋升职称等等,这样虽然省事,但是这只能吓住那些想评先进的人和即将晋升职称的人;对不想当先进、职称已评过的人却丝毫没有威慑力。如果教师被迫坐在了培训教室,未必全身心投入到培训中,只是应付一下而已,这样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
我们知道人的行为具有自主性、起因性、目的性、持续性和可变性。人的行为受态度的左右。态度是个体对某一事物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份。认知成份是对事物真假好坏的认识,是态度的基础。情感成份是对事物喜欢或厌恶情感反应的深度,是态度的稳度,也是态度中最主要的成份。行为成份是指对行为的倾向,行为的准备状态。态度来自于价值,价值观是态度的核心。
因此要让教师心悦诚服地参加培训,必须从态度的转变开始。要营造一种氛围,让教师们接受终身学习的理念,喜欢接受新事物,渴望自身素质的提高,有成长的内在动力。
其次要激发教师的成长动机。
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动机所引起的。动机是引起行为的内部原因。它直接推动个体的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使活动持续下去。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动机与需要是一回事。他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不同的需要驱动不同的行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在教育系统内要花大力气激发教师的成长动机,让广大教师热爱教育事业,追求事业成功,帮助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愿望,从而激发教师不断进修提升的内在动机。
二、培训内容菜单化——正视差异,满足多元需求。
多年来,一些主管部门想当然地举办各种培训讲座、设置培训课程,对优秀教师、合格教师及入职教师搞一刀切。各类教师的需求是不同的,入职教师需要尽快站稳讲台,希望接受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优秀教师可能进入了人生的高原期,他们需要理论的提升,需要有人施加一个助推力,需要高人的指点走出彷徨期,需要把自己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实现自我的超越。因此,真正有效的培训必须正视教师的差异,满足不同教师的培训需求。
对性格各异、人生阅历不同的教师采取整齐划一的培训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饭店、餐厅的服务值得培训者借鉴。有效吸引顾客的方法就是尽量多地提供各种口味的菜品,满足各种口味的顾客需要。你不能强制顾客吃什么,你只能让顾客自主地选择。培训也是如此,如果能开设许多课程,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工作需要来选择课程,我想效果一定会显著提升。
三、培训方式多样化——自主参与、同伴互助、改进行动
长期以来,组织者习惯于把老师们集中起来听专家报告,这种只听不做的单向传输的培训方式很难引起老师们的兴趣。
近年来参与式培训很受一线教师欢迎。在培训过程中,让受训老师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包括课程的开设,教学中的互动等等各环节都让老师们参与进来,了解教师的需求,制定教师们认同的培训方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同伴互助、交流的培训方式也很受一线教师的欢迎。这种方式更容易让教师们接受,因为同伴之间有相似的经历、需求、经验,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相互启发,互助共享,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理论培训还应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培训的问题应源于真实的教学情景、培训的结果要促进教师改进自己的教育实践。如果通过培训,教师在实践中的困惑得到了解决,处理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我想这样的培训教师们一定会不请自来。
四、培训时间灵活化——统一安排与自主安排相结合
假期是教师们法定的休息日。不能过多地占用,否则就会引起老师们的反感、抵触。因此培训时间的安排就要尽量减少集中学习,让老师们通过网络、自学等方式在家放松心情,悠闲地看书学习,灵活安排时间,见缝插针,把零散的时间利用起来。这种方式更能调动老师们学习的积极性,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也更能受到老师们的欢迎。
五、培训反馈及时化——改进与激励
培训结束一定要有反馈。从信息论与控制论看,没有反馈的系统就是一个开环系统,输入一个信息,有没有信息输出,输出的信息是否与预设相符合都不知道。这样,就无法了解结果,更无法自动地监控过程和改善行动。培训过程中、培训结束都应该及时地听取教师们的意见,调整培训方案,改进培训方式,激励受训教师。甚至还可以跟踪受训教师通过培训后理念、行动方面的变化,以评估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利于改进今后的培训工作。
总之,培训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培训教育者的教育。当然它也是科学,是科学就有规律可循,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就有一个探索深化的过程,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就会收到收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工作室介绍
黎国胜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12月底,是双流县首批成立的5个工作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