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导师是干什么的?_黎国胜工作室_双流名师工作室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首页>成果展示

导师是干什么的?

文/黎国胜  时间:2015-11-10  浏览数:1095

  此文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13年12月11日

http://paper.chinateacher.a785b.a785b/zgjsb/html/2013-12/11/content_101071.htm

□ 黎国胜  

近年来,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名师工作室在基础教育界快速扩张。建立名师工作室意在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更多的青年教师在名师的引领下更快成长,让名师资源能够在一个区域内学校之间共享,以此缩小学校之间师资的不均衡。这不失为一种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良策,也不失为一剂加快教师成长的良药。

然而,如何更好地发挥工作室导师的辐射、示范、引领作用?根据自己近4年担任名师工作室导师的实践,我认为发挥导师的作用关键在“唤醒、浸润、引领”。

 唤 醒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20世纪德国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唤醒。”教育不是给予,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潜能。

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深藏着一颗种子,它盼望着发芽,盼望着开出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硕果。正因为这颗种子的萌动,我们才强烈地渴望成功,热切地盼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好成就人生的精彩。有谁愿意虚度年华?有谁甘愿平庸?只是由于现实的无奈、道路的曲折、生活的平淡,让人慢慢地将这颗种子深深地埋藏心底。因此,导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将学员内心深藏的“种子”唤醒,给这颗“种子”提供土壤、空气与水,让它们慢慢地发芽、渐渐地生长,在生长的过程中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如何唤醒?冬眠的动物一到春天就慢慢地醒来。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们醒来?不是夏季的狂风暴雨、雷鸣电闪、炎炎烈日,而是春天和煦的阳光和微微的春风。作为导师要唤醒学员心中自主成长、追求卓越的“种子”,应该是一种和缓的、静悄悄的、春风般惬意的力量——导师的言行。导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导师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导师宽广的胸怀,导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导师对知识的孜孜以求,都会深深地感染学员,无声地唤醒学员心中成长的“种子”。

 浸 润

教育好比春风、春雨和春天的阳光。春风吹拂着小草,春雨浸润着大地,温暖的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在不知不觉中,万物自然苏醒,小草绿了,花儿开了,大自然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教育就是浸润,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导师,好比春风、春雨和阳光,浸润学员的心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静静地影响学员的思想、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人的成长如禾苗的生长。嫩绿的幼苗经不起狂风的扫荡,也经不起暴雨的洗礼,更经不起烈日的烘烤,幼苗的生长只能是微风轻拂、细雨滋润。这个过程也许是漫长的,它需要倍加呵护、耐心等待。

 因此,导师对待学员就要像对待幼苗一样和缓,不能急躁,不能追求“立竿见影”,不能“拔苗助长”。

 引 领

 作为名师工作室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大家既是同行,也是人生路上的朋友。

面对生活的艰辛,工作室成员彼此深深理解,没有隔阂;面对教育的困境,工作室成员共同努力,不遗余力;面对现实的无奈,工作室成员相互鼓励,呐喊加油;面对工作中的一点成就,工作室成员共同分享,没有保留。

但是,作为导师,不仅是工作室的一员,更是平等中的首席,肩上有着沉甸甸的重担——那就是“引领”。

面临教育难题,导师应该走在前面;面对科研课题,导师应该提出方案;针对专业问题,导师应该有自己的见解;对教育理想,导师应该始终坚定不移;对教育现实,导师应该理性地思考。导师要用自己的观点、思想、习惯、行为方式带领学员们在教育探索之路上匍匐前进。

只有这样,导师才能把工作室成员紧密团结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智慧,引领学员快速成长。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市双流中学)

工作室介绍

黎国胜工作室成立于2009年12月底,是双流县首批成立的5个工作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