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儿童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夏雪梅)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视野指通过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理解世界和感受世界,表现为带上儿童的经验,关注儿童的关注,快乐儿童的快乐,幸福儿童的幸福,它常常具有感性、直觉、逻辑性不强、纯真、亲近自然等特点。而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和成人的思维来认识儿童,判断儿童,常常将儿童的纯真思想判定为“无知”。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所谓的生活化课堂,老师尽管兴致盎然,而学生却兴趣索然。细细分析,原来在教学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儿童的认识、尊重与信任,课堂所呈现的生活很大程度上仍是教师自己熟悉的、喜欢的、关注的成人生活,与真正的儿童生活相差甚远。事实上,儿童是自己生活的主体,他们有着不同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所以,我们提出基于儿童视野的生活化,就是教师要研究和体察儿童生活,具体地说,就是要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实践去体验、用儿童的视角去分析生活,特别是要引导儿童把眼睛投向生活、把耳朵贴近生活、让心灵触摸生活,从而使儿童的思想与真实的生活进行对话,使儿童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去进行积极的课堂构建。那怎样才能解决好儿童从“无知”到“有知”再到“识知”的矛盾呢?
重构儿童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处理好师与生,教与学的关系,是我们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所在。
一、重构儿童视野下的课堂教学,须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东方文化中的表现是“师道尊严”,如荀子所言是“天地君亲师”因而传统教师的形象也是威严的长辈特征,即使在对充满了教育爱的老师的形容中,我们惯常使用的比喻也是“母亲”。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并非理想主义地融洽和谐。由于双方的年龄、价值观、任务及各种不同,加之儿童文化和成人文化之间的隔膜,冲突也是经常存在的。以理解,从儿童的视角移情性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
传统的师生关系文化下衍生的传统教育是权力教育,儿童经常屈服于成年人的权力之下,不需要理解也能达到控制。而当今提倡的是民主的教育,老师们之所以觉得难题重重,一个很大的理由是单纯的爱或单纯的控制没有效力了。现在的孩子更需要的是理解,不喜欢课堂上老师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更多的希望方向的引导和策略的帮助,以及陪伴成长的感觉。所以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严师到良师,由良师到益友。良师是孩子成长方向的引导者,走在学生的前面。益友是成长过程的陪伴者,走到孩子中间。像陶行知先生曾说的那样要蹲下身来同孩子说话,把自己变成小孩子,才能更好地教小孩子。
怎样才能走到孩子中间?
(一)教师要拥有儿童般的情感。
教师只有把自己当做儿童,才会真正理解儿童。儿童的失落可能源自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儿童的伤心可能源自失手打破一个泥娃娃;同样,儿童的欢乐可能源自您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儿童对幸福的理解,我想绝对没有成人世界中含有过多的功利成份。
执教《我与动物交朋友》后,学生们特别喜欢动物,教室的生物角里又多了好几样品种。一天,一位女生带来了一缸金鱼,学生们开心地聚拢在一起观察。可是因为一位同学不懂得金鱼饿得起撑得死的喂养规则,多喂了几颗食物,一条金鱼竟因吃得太多而撑死了,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从高兴跌到悲伤。为了排解学生的悲痛心情,老师决定在校园一角,与学生们一起为小金鱼举行了庄重的“葬礼”仪式。小金鱼“葬礼”过后,老师发现学生们与他的心贴得更近了,随后他在执教《我与动物怎样交朋友》时,学生们的认真劲儿空前高涨,这是他未曾想到的。(把这个实例换了,生命教育)
可见,能与学生们同欢笑共悲伤的老师,特别赢得学生的欢迎,其中的秘密就在于老师能以儿童般的情感去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
(二)教师要拥有儿童般的兴趣。
教师有一颗童心,拥有儿童般的兴趣,就会努力地构建童趣课堂,创意出不一般的教学环节。例如,设计“作业超市”,让不同程度的儿童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把“喜羊羊”、“灰太狼”、“马小跳”带进教室,让卡通人物、热点人物成为儿童们学习的好伙伴;把课桌拼起来,让儿童三个、五个围坐一块热烈地讨论,思维在碰撞中得到锻炼……宽松的学习氛围,加上活泼的形式,给了儿童无限的学习动力,儿童们学习着、快乐着、成长着。
(三)教师要拥有儿童般的纯真。
面对儿童提出“教室外的雪人不怕冷吗?”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区分教师是否拥有儿童般纯真的试金石。只有拥有童心的教师,才会组织儿童去给“雪人”穿上棉衣,才会用赞赏的目光去呵护儿童的善良心。教师只有拥有了一颗童心,就会理解课间跟你唠叨的儿童,就会宽容好动甚至淘气的儿童,因为这样的儿童才是最真实的。我们要记住,打开童心密码的金钥匙只有一把——永远懂儿童。只有这样,我们才会真正获到课堂教学的智慧。
二、重构儿童视野下的课堂教学,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习惯用自己的设计思路去统一学生的学习,课堂中只有一些比较积极的学生配合着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单生问答”式让课堂成了少数学生的舞台,大部分学生得“一切行动听指挥”,既不能在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细嚼慢咽”,也无法在没兴趣的地方“囫囵吞枣”。教学过程没有基于儿童的视野,只在成人的世界里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鲜活蓬勃与缤纷多彩,压抑学生创新的欲望,挫伤学生探索和创造的信心和热情,教学过程成为演“教案剧”的过程,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有效地体现出来,教学方式采用的都是灌输式。传统的教与学关系文化下,学生的样态是:缺乏创造力,没有责任担当,没有理想信念。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要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的客观条件,积极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将课堂的舞台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只有基于儿童的视野扎实地改变教的方式和学的方式。
(一)教的方式其核心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作为基本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没有进行任何教学提示和暗示的情况下,让学习个体围绕教学内容开展自我阅读、自我反思、自我探究等自学活动。最终的价值指向,试图让学生凭借自我能力开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列活动,在收获知识的同时,提升自我诸方面的能力。“当堂训练”是在学生经历自我先学、将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探索后,为了巩固学习的效果,检验学习情况而进行的专项练习与提升。
1、凸显价值,树立学生第一思想
学习是为了谁?要依靠谁?我们的一切活动都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在“先学”阶段,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在没有他人参与的情况下有效先学,挖掘出自我的潜能。其次,“后教”环节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全班学生围绕自学中的共性话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对话。在“当堂训练”的环节还是要让学生唱主角,练习的设计要围绕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重点问题,通过练习活动巩固学生已有的正确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自己讲评作业,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
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时,在自学阶段,学生都能完成如“240÷4=60”“80÷2=40”的口算,而对于“200÷4”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拿不定主意,有的等于50,有的等于5。经过集体的讨论,大家认为结果是50才是对的,因为通过验证50×4=200。也有学生指出,我们可以先遮住200中的最后一个“0”,用20除以4得5,再添上遮去的“0”就是50。
数学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有时看似简单的儿童行为,却蕴藏着丰富的数学哲理。遮住一个“0”的想法是学生思维“求同”的成果,因为在计算“240÷4=60”“80÷2=40”时,学生就是这样想的。其次,遮住一个“0”,实则上就是算20个十除以4,得到5个十的过程。如果没有先学后教活动,哪会有如此丰富的教学收获?
2、重视过程,研究真正的学生问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是在没有任何外力干预的情况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个体在自我的活动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剖析、解读、研究,找出自我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学习群体中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学习活动更具有问题性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使得这一学习模式富有现实的价值。我们在运用这一教学策略时,要围绕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让教学活动走向高效。
从现行的小学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定式,实际操作中表现出诸多的形式。有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在知识的起始阶段,直接开展先学后教活动缺乏必要的支撑,学习难度可想而知,可以开展适当的“先教”活动。也有的知识系统性较强,前后跨度大,学生需要连续进行多节课的“先学”,然后集中进行适当的“当堂训练”,效果更为理想。
当然,“当堂训练”后,每个学生因个体差异学习效果还会千姿百态,我们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效果的完整性,在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上让学生自主安排、自我控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这里略写),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需要在家中听课,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一起解决疑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实现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思想和行为策略的转变,知识的习得是基础,而在其过程中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提升,课堂教学的隐形目标达成情况更为理想。
(二)学的方式其核心是“小组合作,展示探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其中合作学习就是新课程提倡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故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其“芳踪”。因此,基于儿童视野,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其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基于儿童特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低效表现及提高有效性的策略:
1、 课堂喧哗:
“课堂热热闹闹、课后风过树梢”,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出现较大的噪音。在听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停地喊“老师,我……我”,更有甚者用胳膊把课桌敲得咚咚响,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或者当教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此时,教师需采取某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首先,一定要让所有的活动都停下来,是全班绝对安静,小声提醒学生要小声说话,特别是学生在汇报的时候,提醒学生要尊重别人,其实也是在尊重自己。或也可以利用某些信号来提醒大家,比如“拍掌两下”等。实验表明,课堂中最好的状态是教师难以从中听出某个人的声音。
其次,培养学生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在交流时,教师可让其他学生叙述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意见相比较,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让学生逐步明确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既是对别人的尊重,又能从别人的意见中受到启发、提高认识。
2、时机不当:
有时,我们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在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学生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得通过小组合作才能完成,个人学习、竞争学习、教师引领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一般来说,较简单的学习内容,只需要个人独立学习或教师全班教学,而较复杂、综合的内容,比如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的探究性、发散性问题,学生的质疑等,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并且,一节课中合作学习次数不宜太多,以免随意性与形式化。宁少勿滥,注意抓住契机。
3、组内气氛不和谐: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组员之间有时不能友好相处。这主要是由于合作学习小组中的学生彼此是异质的,他们在性别、学业成绩、能力、背景等都存在差异。
这一问题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解决。刚开始,学生可能会对现有的分组不太满意,但当他们得到他们小组的第一次小组分数后,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整体,有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必须合作才能成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慢慢地,他们就会和睦相处了。这也是保持小组相对稳定的意义所在。
4、教师监控不到位:
学生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教师的监控。尤其是实施实验之初,他们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还较低,如果没有教师适当的监控,其合作学习有时很可能会放任自流,流于形式,成为无效劳动。因此,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切不可袖手旁观,无所事事,而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除了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还要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1)防止过度依赖。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或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原因,可能会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而自己不去积极主动地努力。对这样的学生,应当让他明确个人责任,引导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鼓励他积极创造条件,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帮助同伴。
(2)消除误解。研究发现,关于学习内容学生经常有误解,这
些误解在小组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可能会增强。这就需要教师进行监控,及时消除学生的误解,以免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步入误区。
(3)防止冷场。在开展合作学习初期,有的合作学习小组可能
缺乏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不能相互配合,出现冷场的局面。另外,合作学习小组在讨论问题时,有时也可能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教师应当分析冷场的具体原因,或指导合作技巧,或激活学生的思维,或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4)纠正偏颇。合作学习小组在开展讨论时,当学生思维的闸
门打开后,有时可能会偏离讨论的主题。教师应注意观察,进行引导,把学生的讨论引到讨论的主题上来。
(5)关注消极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六种类型的消极学生:沮丧的学生,未被承认的学生,灰心的学生,缺乏动机的学生,厌烦乏味的学生,炫耀聪明的学生。教师对这几种类型的学生应予以关注,加强监控和指导,为他们提供情感动力,使他们在合作学习小组中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
(6)问题预测:
小组活动出现了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虽然小组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方式都不相同,但老师如果事先在准备阶段做出问题预测,并采取一些相应措施,也能避免临时的手忙脚乱。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旨在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使学生与新知之间的矛盾得到解决。教师不再把自己视作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一服从”关系逐渐变成了“指导一参与”的关系。
5、时间不足: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或者不到几分钟就叫“停”。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个体需求的基础上的,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有成效。否则,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讨论,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就容易被别人的观点同化,造成人云亦云现象。所以,在合作学习前,特别重要的是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以便独立思考。有时,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教师给学生的合作时间不够。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所以,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合作交流。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1、小组的建立:
合作学习小组的大小与构成可以随活动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当然,最常用的就是4人小组。分组时要考虑的有:(1)、成绩:一名成绩好的学生、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和两名成绩中等的学生,应使各小组的学生平均成绩大致相同。(2)、性别:两男两女。因为不同性别的混合小组合作学习比相同性别的小组合作合作效果更为显著。(3)、家庭背景等。允许学生相互选择,老师适当调控。
2、小组的分工:
根据组内学生的相对特长,进行合理分工。如作文水平高、文笔优美者的同学充任“记录员”,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文字加工;胆子大些、语言组织能力强、表达条理清晰的同学当“汇报员”,对小组学习结果向外发布信息,并随时解答别人提出的疑问;动手操作能力强些的同学当“操作员”;严于律已的学生担任小组纪律监督员的职务,随时提醒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随意讲题外话或做其他与讨论无关行为的学生;绘画特长者充任小组美工工作,为展示小组的学习结果进行美化加工,以期图文并茂一目了然。
成员职责的分工不是固定的,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小组间就不存在合作的可能了。而由于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成员之间的分工任务可经常性地进行轮换,以期使每一位学生能感受小组每一份“工作”的艰辛与乐趣。并使每位成员知道如下规则:
(1)每位学生都有责任保证他们的小组成员学会教学内容。
(2)只有所有小组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后才算完成学习任务。
(3)在请教老师之前要先请求小组所有成员的帮助。
教学中,老师们还可以通过“预约式合作学习”“助教式互动学习”“导学式自主学习”“任务驱动式合作学习”“问题式探究学习”等基于儿童视野的自主合作讨论式学习方式,让教师变身为课堂的引领者、组织者、协助者、参与者和解惑者。老师们把课堂还给孩子,把时间让给孩子,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孩子们通过自主、合作、互动、展示、分享、交流、探究、拓展等活动,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学会基本技能形成核心能力和学科素养。
工作室介绍
<p> 毛凤鸣校长工作室于2014年3月经县教育局发文同意成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