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爱”需要理解

读《童年的秘密》有感

文/机关幼儿园  图/  时间:2018-05-24  浏览数:5010

证书查询

蒙台梭利是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但是自己却没有认真读过她的教育著作,她有哪一些教育的观念,我确实不是特别清楚。暑假,在导师的推荐下我买了《童年的秘密》一本书,闲适之余,翻看本书,本书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却有很多论证作者观点的鲜活例子。让人感受到了作者严谨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叙述方式才让能让人信服。认真阅读,内心却有中种说不清楚的悲哀,同时又夹杂着一种庆幸。悲或许是联想到了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人渴望被爱,被理解。然而,爱他的人却给了他很多的自以为是的“爱”。庆幸或许源自于还没有做母亲的我,看到了不被理解的爱给予孩子和父母的伤害,有了去深入了解孩子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我读懂了“爱”需要被理解,童年的秘密需要成人去发现。

一、不被理解的爱是尘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悲哀。

生活中的案例:我给予我认为最好的,你为什么不买单?

一天下午,一个特别要好的朋友在我家玩,我买了一些核桃准备和他一起分享。因为他准备考试,最近经常用脑。我认为核桃是很好的补品,吃了对他身体很好!于是,在他休息的时候,我怀着满心的爱心剥了很多核桃仁,自己都没舍得吃,准备他起床的时候吃。待他起床的时候,我开心的招呼他过来吃,可是,他却说了一句:“你吃吧,我不怎么喜欢吃核桃”当时,我心里想:“核桃这么好吃,我为你剥了那么多核桃,你怎么不领情。”顿时心里就不开心了。朋友感受到了我不高兴,继续说:“我真的不喜欢吃核桃,你又不是不知道,你非要我吃,不是在为难我吗,要不我就吃两个?”气氛突然变得非常尴尬。

细想事情为什么变成这样,我认为最好的,别人就一定认为好吗?偏见中的爱包含的自以为是,是对别人的不理解。这样的爱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更可悲的是,在成人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不仅仅存在这样的偏见同时还夹杂着成人权威至上的傲慢。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中提出成人应该受到控告,她明确的指出了:“成人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判断儿童行为正确与否,以自己的标尺来衡量儿童的善与恶。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儿童必须以他们为样板进行塑造。一旦儿童有任何行为偏离了成人的方式,就会被认为是邪恶的,错误的,必须马上加以纠正。”

同样的,经常听到这样的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妈妈、爸爸这样做都是为你好,不希望你走妈妈爸爸的老路!”等等,有多少的梦想在甜言蜜语中禁锢,有多少的生机从此堕落。

看过央视特别节目《镜子》,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武汉一所教育机构接受“改造”。从孩子与父母的言语中,我感受到了孩子想被理解,然而,现实却让人很绝望,家长没有真正的走进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想法。当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和家长倾述时,家长只会认为孩子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正确的,但是,他们却不会深入了解孩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反而采取指责、打骂的这种霸道的行为管教孩子,禁止孩子这样的产生这种错误的想法,孩子不被理解,感受不到爱,变得叛逆、冷漠,家长不懂反思、变得抱怨、指责!这或许就是偏见与傲慢下的真实产物,实在悲哀!

二、爱“他”就应该去理解他。

《童年的秘密》中蒙台梭利用医学方面的研究为例子向人们提出“当新生命降生时,他自身就具有一种神秘的本能,会告诉自己该怎么活动,形成什么样的特性以及怎样适应坏境等”还提出了“心灵胚胎”“敏感期”的概念,我感触最深的是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的论述,她提到:“儿童在敏感期拥有一种特殊的内在活动力,能够以惊人的方式自然而然的吸收和学习,当儿童的敏感性受到外界的干扰和阻碍时,他们就会产生抑郁和愤怒的情绪”。这要求我们成人承认孩子的生命内在的力量,尊重孩子的发展。同时,她也告诉我们要去爱孩子要,真正的做到理解孩子或许应该去关注孩子抑郁、愤怒背后的原因。然而,我们成人往往不关注孩子抑郁、愤怒背后的原因,不理解孩子为什么有这样的表现,就认为他们是在无理取闹,或者认为孩子只是想得到成人的安慰,因此将他们这些表现视作“发脾气”或“任性”。这样的偏见之下,导致成人不关注细节,忽视了孩子内心情感需要。对待孩子的不良情绪时不是去帮助疏导,反而去责备孩子情绪表现的不适宜,这或许也是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原因。

上学期,幼儿园表演节目,我们班上小朋友都上台了,可是有个小男孩就是不上台,刚开始妈妈态度还挺好的说:“你看你今天好漂亮嘛,上去表演嘛!”孩子不愿意,然后,妈妈推了推小孩,说:“快跟到小朋友去,你要自信嘛!”,小孩马上开始大哭,妈妈显得有点烦躁说:“你咋每次都这个样子喃,一到关键时候你就扯拐!”“你男子汉怕啥子喃,还胆小嗦”孩子继续哭,妈妈说:“就晓得哭,你哭你就不要挨到我。” 于是,到最后孩子还是没有上台。这样的画面在身边经常看到,小孩在旁边大哭,大人就在旁边指责。家长希望孩子自信,大胆适应社会生存,可是,家长的行为却是数落孩子,打击孩子。没有关注孩子内心的需要,每个人心中都有胆怯的地方,孩子需要感受胆怯的情绪,然后战胜它,这才是成长!当他们胆怯的时候需要别人理解他,安慰他,给他鼓励。然而,成人没有关注意识到孩子的行为,没有满足孩子内心需要,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样的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伤害。所以,爱孩子,需要去理解他,理解孩子行为、情绪背后的真实需要!

“爱”需要理解,作为成人,我们需要清除内心深处的偏见,保持心中的宁静和平和。孩子的童年潜藏着成长的秘密,潜藏着生命的伟大奥秘,我们需要向敬畏生命一样去敬畏孩子的成长过程,严谨的对待孩子的成长,或许我们现在不了解他,那就请我们保持一种谦虚的态度去对待他,去发现他。

0.02468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