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双流教科院>>研培新闻

准确把握考纲 精心备战高考

四川绵阳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冯永康

文/杜尚兵  图/  时间:2014-03-03  浏览数:5661

证书查询

时值高中新课程的改革已经整整10年,课标版的高考备战也进入八年抗战的关键时刻,2014年的《考试大纲》,以一马当先的导航者,给我们送来了最新的备考信息,指引着成千上万的考生,以万马奔腾的态势,朝着火红的六月,继续睿智前行。

静下心来,认真研读2014年的《考试大纲》,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平和中促奋进”的指导思想,也彰显出“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相对稳定、有所创新”的鲜明特点。

冲刺2014年高考,有必要明悉《考试大纲》的要求,从而把准备考的方向。

作为具有高考指南作用的《考试大纲》,明确了考试性质,框定了考试范围,指明了考试形式,给出了试卷结构,列举了题型示例。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主要是“能力要求”和“考试范围”两大部分。下面着重考纲中提出的4项能力要求,联系高三备考复习的实际,选用最新的、较为合适的题例,试作简要的解读,期望给奋战在高考一线的学子,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能力要求”是《考试大纲》中最核心的内容,它引领着高考的主流方向。《考试大纲》在具体阐述这4项能力要求时,将其明确地细化并界定成为10个层次分明的条目。

1.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在高考试题的权重中,一般占60%左右。该项能力要求又细分为既是递进关系又是包含关系的3个层次。可具体表述为: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理解能力的第一层次是侧重知识要点的考查。它要求考生不但能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其中“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主线。落脚在平常的高考复习中,就是要通过对高考考试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进行一个有步骤、有层次地熟悉,构建高考必备的知识体系。

例如,人教版教材必修三个模块中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个“自我检测”,其中最重要的题例就是画概念图。这样的概念图共有18个,它从一个侧面代表了高考生物学的重要概念,需要我们有目的地重新温习。而2013年四川卷第1题,就是通过诱导离体菊花茎段形成幼苗过程中发生的生命活动,将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光能的吸收与转化、ATP的合成与分解、基因的突变与重组等基础知识(重要概念),进行了有机组合,体现了对第一层次的理解能力的考查。

理解能力的第二层次,则侧重学习的基本技能的考查。它要求考生能运用文字、绘图(柱形图、折线图等)、图解(如遗传图解)等形式,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内容。

例如,2013年全国卷Ⅰ第4题,就是以坐标图承载了实验动物感染HIV后所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的信息,穿插了逆转录、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跨模块知识的考查。解答此类题时,需要考生通过分析过程图解和变化曲线图,从中获取HIV的RNA逆转录过程、HIV浓度变化,宿主体内抗HIV抗体水平,T细胞数量的变化规律等信息,来回答提出的问题。

理解能力的第三层次,是从更高一个层面上,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理解能力中的3个层次要求之间的关系既有递进性,又明确体现包含性。也就是说,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题目,同时也考查了考生把握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例如,2013年安徽卷的第29题,该题以靶向治疗肿瘤的新情境材料,跨模块、跨章节地考查了三个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的相关知识内容,并突出了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等最基本的能力要求──理解能力的重点考查。考生需要认真读懂题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本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才能顺利求解问题。

2.实验与探究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是高考生物学科中的专项能力要求,是对“倡导探究性学习”等课程理念考查的具体落实。该项能力可细化成下述4个层次: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作为第(1)层次的实验能力要求,其目的是引导考生通过教材的有序回归,注重对每一个实验操作的亲身经历,理解和记住这19个实验的基本内容。这主要包括: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器材的选择、作用和使用方法,设计实验的思路和实验步骤的程序,以及实验数据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与总结,等等。

例如,2013年北京卷第5题,就侧重了对教科书中几个实验的原理进行考查,横跨了必修模块1中“第一章有关病毒的问题讨论”和“第四章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部分的延伸知识;选修模块1中“专题5-课题1的方案一”和“专题5-课题2的基础知识”等,由此较好地注重了对实验原理的考查面。又如,2013年四川卷第4题,则抓住“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这个命题,也多点考查了考生对必修模块1“第五章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和选修模块1中“专题4-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专题6-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等实验的原理。

实验与探究能力的第(2)层次较之第(1)层次来说,则有了明显提高。它要求考生能从教材中的“实验”、“探究”等具体学习活动中去提炼、归纳出一些共同的实验与探究的思想。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验的基本原则(设立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二是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取材分组编号、单一变量处理、适宜条件培养、观察预测解释)。在通过对新的情境材料或源于课本中经典实验内容的变式实验分析中,重点考查考生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怎样考虑实验步骤,对实验现象和结果怎样进行预测、解释、分析和处理等。

例如,2013年全国卷Ⅱ第29题,通过提供某同学为验证“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能产生a-淀粉酶“的结论,设计了如题中列表所示的实验这一新情境材料,重点考查了考生对实验步骤的预设是否恰当,实验数据的处理是否正确,实验原则和和方法(如该题中设问提到的”设立对照的原则“)的迁移、运用是否到位。

第(3)层次是“实验与探究”能力中较高层次的要求。这里所说的探究能力,在高考中主要指的是对未知答案或不确定答案的问题进行探究,借用实验操作、调查等多种方式得出比较合理的答案。

在高考试题命制中,第(3)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常常与第(4)层次的“实验与探究”能力联系在一起,作为最高层次的实验能力要求,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所学生物学知识、实验方法的综合运用。考生审题时,要对题中已提供的实验方案进行判断,在自己头脑里比较清醒地呈现出一个求解该题需要的较为完整、正确的实验方案轮廓,然后与试题提供的方案进行比较,再作出正确的评价和恰当地修改。

例如,2009年的四川卷第30题Ⅱ(4)①题,通过提供“根细胞合成的某种化学物质X运输到叶片,能调节气孔的开闭“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数据表,要求考生指出实验方案中的不完善之处并加以修正。

考虑到全国大范围的学校生物学科的教学现状和更多考生的学习现状,这类试题在能力要求的考查上,虽然有它灵活多样、注重思考和分析的特点,但因命制和求解的难度都较大,试题的区分度也不易体现,因此在试卷中出现的机会并不多见。由此,考生在高考复习中,对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认知,应重点放在(1)、(2)两个层次内容的把握上。

3.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高考生物学中一种灵活变式的能力要求。该项能力要求具体分成了下面的两个层次: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第(1)层次的考查在高考试题中,主要以各种图表(模式图、示意图、装置图、曲线图和数据表格等)形式提供相关生物学信息。而第(2)层次中所说的生物学新进展一般是指,全社会关注的、新闻媒体大量报道的重大热点问题。高考命题常以这些材料作背景,其最终仍然是落脚在考查考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

例如,2013年北京卷第30题借用了斑马鱼实验研究的材料,考查考生对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基因操作中所需要的工具酶以及遗传定律中基因型的判断等基本概念类的知识。解答这类题时,需要首先从试题题干的文字表述中提取蕴含的信息,再从相关图表中挖掘出有用的信息(包括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加工或换算),然后运用这些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问题作出准确判断、合理解释和符合逻辑的推理等。也就是说,在提供的反映生物学科最新进展的新情境材料中,考生能分析和解决一些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4.综合运用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是《考试大纲》中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在高考中试题难度也最大。具体可解读成:

理论联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该项能力要求是考查考生能否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更明确地说,该项能力要求更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并能灵活、变通应用在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所面对的实际问题等能力的考查,它涵盖了前面所述的各项能力要求。在高考生物学试题中,该项能力考查的知识支撑主要是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孟德尔遗传定律、以及种群和群落等主干内容,并常以图表数据、实验研究结果等新情境材料命制成非选择题。

例如,2013年天津卷第9题,通过获得抗黑腐病的花椰菜杂种植株流程图的形式,承载了多种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考查了植物细胞工程、细胞分裂装片的制作观察、PCR 图谱的识别以及生物进化原理等相关知识内容,而且突出考查考生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能将这些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等能力的考查。同时,也较高层次地考查了考生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中可以看出,深刻领会《考试大纲》中4项能力要求的精髓和实质,将其贯穿在整个高考复习过程中,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考试单元或知识板块或知识考点上,从而取得参与高考竞争的主动权,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原载《试题调研》2014年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