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赋能促成长,策略支持助推断。
成都市双流区学前教育教研联组(科学组) 2024—2025学年第3次(总第3次)活动
证书查询
为深化幼儿园科学教育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2025年4月11日,双流区学前教育科学教研组在东升蓓蕾幼儿园开展“科学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专题研讨。活动聚焦“预测与推断”主题,通过专题分享、课例展示、互动研讨等形式展开深度教研,区教科院学前教育研究室主任叶美蓉、区学前教研联组(科学组)组长张厚贵老师、副组长周杨晟老师等专家领导及30余名教师参与。
一、专题引领
活动伊始,余柳春老师作了《中班幼儿预测与推断能力提升策略》专题分享:重点介绍园所 “三主七环” 教研模式,在选题上,精准把握中班幼儿思维过渡期特点与教师现实困境。中期实施中,通过丰富材料、趣味设计、适配操作等策略,以 “有趣的沉浮” 等活动为例,切实提升幼儿兴趣与探索深度。后期复盘成果丰硕,教师对科学概念理解加深,幼儿在因果关系认知、预测能力上显著进步,还形成有效引导策略表等成果。
此次分享亮点突出,为联组幼儿园提供实操性强的经验,有力推动幼儿教育教研发展,助力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
二、课例示范
陈山山老师执教《转动的陀螺》展示课,展现出三大突出亮点。首先,以开放式提问 “不同形状陀螺转动轨迹会怎样”,瞬间点燃幼儿预测兴趣,为探索之旅拉开序幕。接着,通过对比实验,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圆形、三角形陀螺转动时的差异,在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实证意识,让他们学会用事实说话。最后,巧妙抛出 “哪种陀螺转得久” 的问题,成功促使幼儿从单纯观察现象,向逻辑推断过渡。
活动中,幼儿妙语连珠,“三角形像会变的花”“圆形不绊脚转得稳” 等生动表述不断涌现,充分展现了思维发展的关键过程。这堂课通过精心设计的提问与实验,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助力其思维成长,为幼儿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优秀范例 。
三、互动研讨
在教研环节,活动创新性地运用盲盒分组选组长,打破常规组合,让不同园所的联组教师迅速融合。过程中,采用雪花片积分的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教师们的参与热情,营造出热烈非凡的教研氛围。教师们围绕“预测与推断活动指导策略”,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在你来我往的互动式交流中,思维碰撞出绚丽火花。经过深入探讨,联组教师们形成了三点重要共识: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精准贴合幼儿最近发展区,以激发其探索欲;二是实验材料务必具备变量控制的教育价值,助力幼儿科学思维发展;三是材料选择要多元,同时确保选材与活动高度聚焦,提升教学效果 。
四、专家指导
副组长周杨晟园长建议教研案例要突出典型性和可迁移性;张厚贵老师肯定活动“研有实效、讨有深度”的组织成效;叶美蓉主任提出双维提升建议:内容上要聚焦核心经验关键点,教师要善于在活动中多向幼儿追问,形式上应从展示性教研转向问题驱动式教研,真正实现从“兴教研”到“真教研”的转化。
本次教研活动构建了我园理论—实践—反思的专业学习闭环,为园所科学领域教学提供了范式参考。下一步,我园将建立课例跟踪指导机制,推动教研成果在园内的辐射应用,持续助力科学教育质量提升。